著者黃昊老師是這樣講述他繪本的創作初衷的:
《禮物》 是送給我的妻子和我孩子的一份禮物,廣義來講,這份禮物代表一個父親對妻子的愛以及對即將出生孩子的期待和一切美好想像。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禮物,但你會發現有“愛”的禮物最值得期待和保留。
我相信,新生兒的誕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不僅僅是多了一個家庭成員,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誕生代表了家庭中愛的傳遞和延續,而這種對生命的期待,對愛的期待正是《禮物》要表達的。
母親,無疑是《禮物》的主角,懷胎十月,締造生命過程中的母親如此勇敢和偉大,驚喜與恐慌,疼痛與溫暖,期待與焦慮等等這些凝結在一起情感,最終注入到即將出生的孩子身上----母愛,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且很容易忽略的愛。
作為父親,我不想在孩子未出生時就給到他一本“教科書”,但我希望孩子長大後能通過《禮物》這個繪本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這就足夠了。我不想讓孩子認為父母當初的酸甜苦辣是成為當家長的資本,也不願意讓孩子背負愛的包袱。愛,應該是無私的,甚至是幽默和有趣的。
我希望我的孩子看到書時問我,“爸爸媽媽,我就是你們最期待的那個禮物嗎?”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的答案都是一樣的。
我希望孩子看到繪本時不停的提問題,例如:為什麼媽媽懷我的時候必須要左側睡覺?並不停的笑著說,“這個兔子好搞笑”。如果是女孩兒則說“那些衣服好土喔”
人們常說“孩子是家庭的紐帶”,因為有了孩子,爸爸媽媽對生活和工作似乎也賦予了更多的動力和意義。當今,物慾橫流,追名逐利,以成功為目的和標準的社會價值給脆弱的家庭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離婚率不斷攀升的今天,其實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之所以孩子變成了家庭的紐帶,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那份無私的愛正是是回歸家庭的最好理由,所以,《禮物》是本帶有溫度的繪本,我希望《禮物》像一床輕薄的羽絨被,能溫暖有愛的人。
現在常常看到關於父愛對孩子成長影響的書籍,而父親恰恰又是家庭經濟支柱的主要角色,父親在生存和情感間不停的博弈。誰也不敢,也不能下一個確切的結論來衡定作為一個好爸爸在家庭中的標準。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家庭中不能缺少父愛,這種愛,父親不能用金錢來替代,不能用地位來替代,不能用榮譽來替代,不能用其他的任何角色來替代,這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愛。《禮物》以父親的角色來體會生命的誕生,希望這種感受能喚起更多的父親對家庭注入更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