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番

又稱"十歡"、"十番伬",是福州主要地方音樂。 又有"賭棋山莊"、"五音樂社"、"醉太平"等。 民國20年農曆三月廿五,"三聽月樓"班赴港及新加坡演出。

又稱"十歡"、"十番伬",是福州主要地方音樂。清乾隆初年,侯官鄭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詞》云:"閩山廟裡夜人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檳榔牙齒生菸袋,子弟場中較'十番'。"其樂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鑼、大小鈸、雲鑼、狼丈、木魚、檀板、清鼓等13種。
"十番"曲調,常奏的有《萬年歡》、《千秋歲》、《朝天子》、《西江月》、《五鳳吟》、《蟠桃會》、《北雲璈》、《水底天》、《將軍令》、《美人嬌》、《金索掛梧桐》、《石榴花》、《雁來紅》、《一枝花》、《柳搖金》、《昇平樂》等100多首曲牌。打擊樂曲牌有"福套"、"祿套"、"壽套"、"喜套"及"文乾"、"武乾"、"滴水"、"流水"各套。既粗獷、熱烈,又優雅抒情、節奏明晰、頓挫分明。"十番"每社(隊)的20~30人。其演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又分為室內與室外兩種。室內分為前後兩堂。前堂以金箏為主,後堂以絲竹為主。"十番"之組合,清乾、嘉處間有"大鑼天";鹹、同年間有"鶴鳴皋"、"盛世元音"、"聽月樓";光緒、宣統年間有"樂樂樂"、"普天樂"(北門新店鄉人所組織);"新聽月樓"(為西郊洪塘鄉人所組織)。又有"賭棋山莊"、"五音樂社"、"醉太平"等。光緒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慶賞花朝,舉行十番比賽。民國11年(1922年),福州茶亭"鶴鳴皋"班赴香港,為慶賀英國女王加晚演出。民國20年農曆三月廿五,"三聽月樓"班赴港及新加坡演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省音樂工作組得到台江區茶亭"聽月樓"十番班社珍藏的清鹹豐七年(1857年)的樂譜,這個樂譜與現在的十番樂譜一樣。十番音樂輕鬆活潑、節奏感強,音律和諧、悅耳動聽。流行於福州、閩侯、福清、長樂、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榮、福鼎、寧德、古田以及南平等縣市,還曾巡迴演奏於上海、香港、南洋群島等地,深受民眾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