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祖庵鎮是夏王啟伐有扈氏“大戰於甘”的地方。座落於甘水中上游,上古時稱“甘野”。
據文獻記載:夏禹死後,其子啟繼王位。這種廢“禪位”而父傳子的王位繼承方式,引起了爭奪王位的激烈鬥爭。同姓邦國有扈氏起兵反對。前2086年,夏王啟率領軍隊西進,越崤山,濱黃河,經桃林,過華山北麓抵達有扈氏國,雙方大戰於甘。有扈氏敗,淪為“牧豎”(即放牧奴隸)。又《尚書甘誓》云:“甘,地名,有扈氏國之南郊也。啟與有扈大戰於甘之野”。《周至縣誌》“甘野圖”註:“甘在戶縣西南。而戶即古扈”。《夏書》大戰於甘即此,“甘野在縣東50里,即古有扈氏國之南郊。夏啟立,有扈不服,大戰於甘,召六鄉、作甘誓。今邑中甘谷水出處,曰甘河,即其地。”甘峪口望仙坪古有夏王廟。古鎮商代為郝國。郝國系商之諸候國。據《陝西地理沿革》記載:“商帝乙之弟期封於郝,即今之祖庵鎮轄之郝村。”今郝村存有一古石樁,刻有“古郝國”字樣。又有廟碑記載:“今之郝村即古號為郝國是也”。
晉、唐年間,古鎮歸戶縣管轄。
宋大觀元年(1107年)設定終南縣,轄於終南縣。
宋、金時期,祖庵鎮境屬宋、金、元反覆爭奪的地區。其間雖戰亂頻仍,但因有東西甘河之水利,農業、手工業發展較快,形成集市貿易,故改劉蔣村為雙溪鎮。
金正隆年間,鹹陽人王重陽來此,築穴建庵修道,創立全真教。後全真教得到金、元朝庭的認可與支持而大興。王重陽被尊為祖師,其弟子馬丹陽、丘處機於此重建祖師之庵,(亦稱“祖庭”、“祖堂”)四方稱為祖庵。雙溪鎮亦因之改稱祖庵鎮,迄今已有800餘年。
元至元八年(1271年)撤銷終南縣建置,劃歸周至縣轄。
1957年,農業合作化期間,古鎮四街與黃堡等3個鄰村組建了祖興社。公社化後,四街分為四個大隊;1977年在“農業學大賽”運動中又合為一個行政村祖庵村,於2000年按東、南、西、北街又分為四個村。
1958年,周、戶兩縣以白馬河劃界,重歸戶縣管轄,設祖庵公社,1984年設鎮。
行政區劃
2015年,祖庵鎮轄祖庵社區1個社區和祖庵北街村、祖庵南街村、祖庵東街村、祖庵西街村、李朱寨、黃堡、奉仙堡、元馬店(分為東南西北四村)、大庵、小庵、石佛寺、養老宮、菜村、莊頭、東莊、雙旗村(分為南北兩村)、魯村、鋪尚、太平莊、梁莊、紙屯、響橋、北市、城道宮、城角、甘水坊、郝村31個行政村,136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祖庵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祖庵鎮位於戶縣西部,距縣城12.6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8°30′,北緯34°07′,距西安50千米,東臨玉蟬鄉,南抵蔣村鎮,西至周至縣,北接甘河鎮,居關中平原腹地。鎮域總面積2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祖庵鎮南高北低,土質鬆散。土地平坦肥沃。
水文
祖庵鎮境域多水,到處泉涌溪流。有“南街透沙水,北街夜潮地”之說 。甘水源出祖庵鎮東南,於鎮南三里處的“前渠”分流,一支向西繞鎮北去,稱西甘河;一支向北穿鎮而過,稱東甘河。兩支流又於鎮北五、六里處合流折向東北入澇河,匯歸渭水。
氣候
祖庵鎮屬典型的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
2013年,祖庵鎮有耕地面積3.4萬畝。
人口民族
2013年,祖庵鎮轄31個行政村,1個社區,7056戶,30625口人。漢族為主。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祖庵鎮財政總收入3987420元,其中非稅收入200000元,全鎮財政總支出3987420元,其中工資性支出3236594元;商品服務支出737266元;對個人家庭補助1356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祖庵鎮累計投資1000萬元,全鎮共發展設施大棚2200畝,獼猴桃2500畝。生豬存欄達1.3萬頭,蛋雞存欄8萬隻,奶牛存欄200頭。
2014年,祖庵鎮完成農業產值2.33億元;實現糧食總產量2.6萬噸;發展設施農業100畝。
第二產業
2014年,祖庵鎮完成規上企業目標任務1.2億,完成中小企業營業總收入9.5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任務2億元。
第三產業
2011年,祖庵鎮商品服務支出737266元。
2015年,祖庵鎮文化旅遊名鎮建設開工項目6項,開工率66.7%,累計完成投資3482萬元,完成率35.2%。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5年,祖庵鎮共有7所中國小:祖庵鎮中心學校,戶縣響橋國小,戶縣郝村國小,戶縣元馬店國小,城道宮信善國小,甘水坊國小,戶縣北寺國小。
醫療
截至2015年,祖庵鎮共有4所醫療機構,祖庵鎮東元村衛生室,祖庵鎮南元村衛生室,祖庵鎮元馬店村衛生室,祖庵中心衛生院。
基礎建設
2011年,31個行政村村內街道水泥硬化基本完成、出村路已全部硬化。
2014年,祖庵鎮有設施大棚300餘畝,31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出村路全部水泥硬化,18個村實施了村內街道硬化,完成了12個村的人畜飲水工程,對7600多畝耕地進行了農業綜合開發,新建沼氣池2000多座。2008年以來,投資1200多萬元實施鎮區建設改造工程。公路總里程22.3千米。1998年以來,先後拓寬改造了南北二號路、重陽路(南北一號路)和戶祖路。
社會保障
2011年,全鎮春荒和冬令救濟共發放麵粉340袋,棉衣60套,棉被100床,救濟款10.06萬元;特困戶無償建房32戶,發放補助款35.5萬元;大病救助33人11.55萬元;發放民政優撫金39178元,所有救濟款項公開透明,全部落實到位。全鎮落實低保戶340戶,五保戶13人,達到了應保盡保的工作要求。
交通
東西四、五號公路和南北一、二號公路通過祖庵鎮。
歷史文化
位於祖庵鎮中心的大重陽萬壽宮是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修道和遺蛻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之尊稱。重陽宮,是為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的開山祖庭,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雖也號稱“祖庭”,其實不過是王重陽弟子所建。王重陽(1112—1170年),名哲,字知明,號重陽。收弟子7人,後世稱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攜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4人返歸關中,卒於途中。葬於終南劉蔣村故庵(今陝西戶縣祖庵鎮)。元代時,重陽宮殿堂建築總計約5048間,東至東甘河,西達西甘河,南抵終南山,北近渭河,全真道徒往往雲集於此,最盛時近萬人。重陽宮保存的40餘通“祖庵碑林”碑石,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具有歷史、人文、語言、文字、書法、氣功等方面極高的史料價值。
重陽宮,自王重陽於金大定三年(1163)棄南時(今城道官)“活死人墓”遷劉蔣村(今祖庵鎮)結茅庵傳道始,經大定十一年(1171)重陽弟子馬丹陽、邱處機等祖庵(亦謂之“祖庵”、“祖堂”)弘道,到承安二年,曾為周至縣“二衙(因距周至縣城較遠,此為衙門分衙)(1197)呂道安、畢知常興建祖庵,朝庭敕名“靈虛觀”,是為全真道最早的一處正規道觀。1236年,改靈虛觀為重陽萬壽宮。從“庵”到“觀”到“宮”贏來重陽宮的鼎盛時期。1251年,重陽宮增修筠溪道院、遇仙宮等建築。此時的重陽宮已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殿堂樓閣多達5000餘間,東至東甘河,西至西甘河,南抵終南,北近渭水,住道士近萬名。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重陽宮奉敕,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
甘河橋遇仙悟道
金正隆四年(1159)重陽48歲,傳說此年六月十五日,王重陽在終南甘河鎮橋頭酒肆首遇二仙道,(“八仙”中之鐘離權與呂洞賓)與之皆出世語,並授以口訣,飄然而逝。自此,其悟道出家。今甘河鄉甘河村“遇仙橋”仍在。
南時村修煉得道
甘河橋遇仙的第二年,即金大定元年(1161)王重陽擇古鎮東北3里之南時村(今祖庵鎮轄之成道宮),自鑿一墓穴,深丈余,築冢數尺,內設“王害風靈位”,自曰“活死人墓”。其獨居穴中,修煉三年。他離絕塵世,感悟“活中得死”與“死中求活”。這種“活”,不是主要靠五穀等物質生活,而是修真養性,煉丹服藥,修煉而成道家的內、外丹。“存神養浩全真性”(王重陽詩句)是全真教丹法的要領。其主要在於煉內功“全真性”來延長壽命,獲得特異功能,即成道。他在“活死人墓”中自埋“四假”,苦修苦煉了三年的成道(即所謂神仙)。他又在墓穴四角各植海棠一株,意在使四海教風為一家耳。他的這個遠大理想,雖然沒有自己親眼看著實現,但經他的高徒馬丹陽、丘處機等的努力,使全真教成為中國道教的一個獨立派系,吸引了眾多的士大夫和民眾,在北方風靡近一個世紀;也贏來極其輝煌的重陽宮。
劉蔣村結庵傳道
王重陽在“活死人墓”修煉成道後,於金大定三年(1163),填了墓坑,遷居劉蔣村(即改名後之祖庵鎮),結茅而居。在居劉蔣期間,四處奔走,廣交朋友,勸道傳教。被周邊民眾視為高人。時有秦州甘泉今陝西甘泉縣)人和玉蟾(名德瑾),京兆終南(今周至終南鎮)人李靈陽等幕名於大定三年來劉蔣,與重陽同庵而居,早出晚歸,傳播教義。後又有乾州禮泉人史處厚,自幼慕道,前來結盟,遂受允納,訓號洞陽子;京兆櫟陽(今臨潼縣)人嚴處常投劉蔣拜重陽為師。他們志同道合,辛苦奔忙,在重陽的指點下,自修以全“真性”,外修以全“真行”,廣傳教義,在關中地區交往了許多人,在社會上頗有影響,初步奠定了“全真教”的根基。
丹陽祖庵弘道
王重陽為實現其“使四海教風為一家”的遠大理想,決定前往山東蓬萊收徒立教。於是於金大定七年(1167)四月,自焚其庵,人們不解其故,他笑而答曰:“三年之後,別有人修”。四月二十六日,他辭別了和王蟾、嚴處常等,又告別劉蔣村眾鄉親,途經鹹陽,與家人話別後,開始了長途跋涉前往山東的傳教收徒活動。重陽離開劉蔣後,和玉蟾、李靈陽等遨遊終南,繼續傳教,而全真教的創立與發展遂東移矣。
王重陽在山東半島寧海等地,宣傳教義,創建教團,發展道徒,發現培養道會骨幹“全真七子”,並在馬丹陽為其安排的住宅題額“全真庵”。由此,全真教正式創立。
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陽攜弟子馬丹陽、丘處機等“四真”,從山東掖縣起程西歸,途徑卞京羽化。臨終時曰:“丹陽已得道,長春已知道,吾無慮也。”又囑丹陽:“可赴終南劉蔣之故居。”言畢而逝,享年58歲。第二年,丹陽等在劉蔣村結庵,為其師制葬所,於大定十二年,率眾赴卞梁遷重陽遺蛻歸葬故居。守幕三年後,丹陽構築一廣庭,書額曰:“祖庭心死”,以表其承師弘道之志。
丹陽在祖庵環居期間,足跡遍及周、戶及關中、隴西等地,傳道收徒。許多官僚士庶,誠心向道者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祖庵。拜丹陽為師,歸依祖庭。不少人經過丹陽傳授道妙,長期修持,成為全真教的中堅力量。如後來的重陽宮主持,一代宗師呂道安、畢知常等皆是丹陽弟子。全真教的興起,實乃重陽創立之,丹陽恢弘之,長春光大之,一代又一代宗師承繼之,他們在古鎮這個地方,為全真道教的創立與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貢獻。
重陽宮碑林
被列入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的“祖庵碑林”,是民族之瑰寶。
很久以來,祖庵民間留傳著重陽宮有七十二個蛟龍碑。為啥這些碑石到處有,是因為碑石會走,當馱碑子的神龜眼紅了,就會馱著碑子走。其實,興盛時期的重陽宮範圍很大,加之周圍屬重陽宮管轄的宮、觀的石碑,更顯其分布範圍之大。根據“石碑分布示意圖”,原所立碑石均有一定的位置。到建國初,重陽宮碑石散置於近十里範圍內的田間、墳頭、宮、觀遺址,遭風雨浸蝕與人為破壞,面臨滅失的境遇。引起了宗教界與政府的關注與重視,1956年,“祖庵石刻”列為陝西省名勝古蹟重點保護單位;1962年,省政府撥專款,集中碑石,立於原玉皇殿舊址;1973年建碑房11間,建成祖庵重陽宮碑林。1986年11月,遷移位於馬村的清陽宮、元馬店、位於奉仙堡村南的“仙蛻園”、祖庵鎮等地的石刻17件,集中重陽宮保護;1991年,於碑林前,建成東西石刻廊房12間。碑廳現保存石碑31通,其中有金、元代蒙古文對照碑石5通。這些碑石具有元代石碑,形體高大,氣勢雄偉,龍首龜座,形象逼真的顯著特徵。若按民間留傳的“七十二通蛟龍碑”,尚有差數,推想可能是已被損毀或尚未發現。
祖庵重陽宮碑林,現共保存碑石48通(件)(其中碑廳聳立巨碑31通),共刻文33篇,詩詞6組(首),畫像二幅、題字兩幀、圖一面。這些金石文字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包括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學、語言文字與書法藝術、養生與人體科學諸多方面。通過碑石記載的文字,可以窺見金、元社會的民族矛盾與階級關係;道教源緣與全真教的創立、發展;全真教與金、元統治者的相互關係,記錄了重陽宮興衰的歷史。
碑林現存有5通元代聖旨碑,為蒙漢文對照合刻。是元世祖時期,以藏文字母為基礎,創造的“八思巴”蒙文,是研究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碑石文墨又多出於名家手筆。《孫真人道行碑》、《大元敕藏御服碑》皆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手跡。如《無夢會》、《全真教祖碑》、《馬真人道行碑》等,則為王重陽、尹志平、李道謙等高道之墨寶,均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