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製鑽孔石鏟

石鏟長22.4、寬12.7、厚0.8-0.6厘米,1997年於奉節縣瞿塘峽口老關廟遺址出土,今陳列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遠古巴渝”展廳。 該石鏟呈長方形,平肩、寬刃、體薄,肩下有直徑0.7厘米的鑽孔。 石鏟器形規整,通體磨光,反映了大約距今5000年前後的重慶峽江地區新石器時代先民嫻熟的石器加工技術水平。

磨製鑽孔石鏟
石鏟長22.4、寬12.7、厚0.8-0.6厘米,1997年於奉節縣瞿塘峽口老關廟遺址出土,今陳列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遠古巴渝”展廳。
該石鏟呈長方形,平肩、寬刃、體薄,肩下有直徑0.7厘米的鑽孔。石鏟器形規整,通體磨光,反映了大約距今5000年前後的重慶峽江地區新石器時代先民嫻熟的石器加工技術水平。
石鏟的實際使用功能是農具,但從這件石鏟加工特別精緻,沒有明顯的使用痕跡分析,原始先民門可能已經賦予了這件石鏟某種神聖的象徵意義,是原始宗教、禮儀探索的重要遺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