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碧洛雪山下的大峽谷,怒江水在深深的谷底奔騰不息,江邊山上的一個 傈僳族小村莊因木扒的婚禮而顯得熱鬧非常。迪阿魯(汪普則飾)愛著木扒的妹妹吉妮(娜真葉飾),而爺爺多利拔卻要迪阿魯依照傈僳族的傳統守著嫂子阿南恰,撫養小侄女阿亞長大成人。
長久以來,村上的祖祖輩輩都將熊視為圖騰崇拜物,會自覺地供奉牛羊給山上的黑熊。最讓迪阿魯煩心的是傈僳族供奉的祖先——熊,附近山上的黑熊時常出沒毀壞莊稼,咬死牲畜,有時更會傷人。村中人飽受其害,當地政府也希望村民搬去山下,既能不受熊的騷擾,也能給這種國家保護動物一個靜養之所。搬家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事,可村民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土地,不願放棄。迪阿魯這個小組長既要宣講國家環保政策還要跋山涉水去鄉里索要賠償。
木扒 偷剝了國家保護植物紅豆杉樹皮而被抓。為救兒子,木扒的父親三大坡要把女兒吉妮嫁給村裡的混混阿達換取彩禮,吉妮在出嫁的早晨,穿上新娘妝,離開了村子,消失在煙霧迷茫的大山里。
三個月後,村民們依依不捨地搬離了祖祖輩輩居住的大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迪阿魯 | 汪普則/Zepu Wang |
吉妮 | 娜真葉/Zhiye Na |
多利拔 | 積阿迪/Adi Ji |
三大坡 | 黑皮/Pi Hei |
木扒 | 胡春華/Chunhua Hu |
木扒的妻子 | 豐春梅/Chunmei Feng |
職員表
出品人 | 李華榮、劉傑 |
製作人 | 盧瑞祥、劉傑、執行/製片人 |
監製 | 執行/製片人 |
原著 | 存文學 |
導演 | 劉傑 |
編劇 | 存文學、劉傑 |
攝影 | 張昊 |
配樂 | 林強 |
剪輯 | 朱利贇、廖慶松/剪輯指導、周新霞/剪輯指導、程瓏/剪輯指導 |
美術設計 | 於黎海 |
錄音 | 楊昕 |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曲類 | 曲名 |
原創歌曲 | 碧羅雪山 |
幕後花絮
1、影片《碧羅雪山》的拍攝要求是“得特別能喝酒”。導演劉傑說:“當地人熱情,但你要他們幫你拍電影,得把他們喝高興了。在當地最多一次,一桌五六個人一起喝了11斤白酒。”
2、《碧羅雪山》的對白幾乎全部都是傈僳族語言,幾位演員導演和 演員之間靠眼神、笑容來交流,通過翻譯來傳達意思,如果沒有翻譯,導演連演員剛剛念的台詞對不對都不知道。
3、2009年4月,劇組找到娜真葉的時候,她沒有乘過車,也沒看過電影。聽說要演電影后哭著逃走了。後來騙她說要住到她家裡,吃光她家裡的東西,才答應演電影。劉傑說:“女主角是騙來的。”
4、娜真葉拍片的時候,特別沉默特別靦腆,根本說不出國語她告訴我,後來她是特地去學了兩三個月國語。
獲獎記錄
序號 | 獎項名稱 | 年份 |
1 |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劉傑) | 2010年 |
2 |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林強) | 2010年 |
3 |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 2010年 |
4 |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特別嘉獎 | 2010年 |
5 |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 2010年 |
6 | 第七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女演員 | 2010年 |
7 | 首屆“紐約中國電影節”最受觀眾喜愛導演獎 | 2010年 |
8 | 第四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提名(林強) | 2010年 |
9 | 第四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改編劇本提名(劉傑、存文學) | 2010年 |
10 | 第三屆悉尼中國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劉傑) | 2011年 |
11 | 第三屆悉尼中國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娜真葉) | 2011年 |
12 | 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 2011年 |
13 | 第十四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提名獎 | 2011年 |
14 | 廣西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09-2012)優秀作品獎 | 2013年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08年,廣西電影製片廠要拍一部建國60周年獻禮片的“命題作文”。9月,製片廠給劉傑送來了《碧羅雪山》劇本,這是一個關於環保的故事:為了保護灰熊,地方政府號召當地山民搬出村子,山民天天喝酒喝歌跳舞,熱烈地盼望搬出去。劇本需要修改,劉傑找了兩個編劇重寫劇本,直到2009年春節,才正式接拍《碧羅雪山》。
拍攝過程
電影開拍之後,如何調教演員入戲,成了劇組的一個大難題。導演劉傑試圖讓扮演“爺爺”的老演員換換思路,假設熊是當地山民的圖騰和祖宗,老爺子卻認為祖宗是上帝,使拍攝不能按照預期來安排。而男女主角汪普澤和娜真葉在剛開始拍戲時,堅決不肯唱情歌,開導了好久才同意學唱,可是沒學兩天,娜真葉在片場又突然大哭起來,原來那天是周末,按當地的風俗不能工作。導演只好請當地人勸服她,說沒關係,演戲可以破例,才止住了娜真葉的眼淚。
發行信息
2011年4月,《碧羅雪山》在北京MOMA百老匯影院首映,第一場198人的放映廳,賣出100張票,第二場換到108人廳,賣出60多張,從第三場開始,108個座位幾乎場場爆滿。且只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一家影院放映,是一個嘗試,一張票正價40元算,兩個月的票房不會超過5萬元。
影片評價
《碧羅雪山》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刻意誇張的表演、濃妝艷抹的場景,劉傑用了非常樸素的手法,以冷靜、凝練的鏡頭,記錄下青山綠水間發生的故事。他甚至邀請當地村民出演所有角色,片中對白幾乎都是傈僳語,它是一部謙恭地匍匐在大地上的影片。(北京日報)
《碧羅雪山》是一部讓吳宇森流淚推薦的電影,一部由傈僳族山民表演的原生態電影,電影中純淨的世界讓我們去思考如何面對現代與傳統。這部電影堪稱是獲獎最多的中國電影。(搜狐娛樂)
《碧羅雪山》自然純樸,不是那么矯情,歐美評審都被這部電影感動,他們特別喜歡。(網易娛樂)
《碧羅雪山》是一部毫無商業氣息和娛樂性質的純文藝片,其中,幾乎全部都是傈僳族語言的對白更為電影增加了幾分少數民族的原汁原味。(鳳凰娛樂)
作為藝術,光和影是電影非常重要的元素。《碧羅雪山》中的光和影的處理使影片的生命、情緒、造型和風格得以完整展現。(電影評介)
《碧羅雪山》影片有著濃郁的對人與自然的淳樸關懷,對現實矛盾的有意味的展現,同時也在紀實風格與故事敘事的結合方面有重要探索。(中國報導)
在跨媒介文化生產的意義上,《碧羅雪山》小說和電影兩個文本可以看成一個"合成文本"。從現實主義表達的角度看,這個合成文本顯然缺乏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展現,敘事呈現出對少數民族地區現實社會的隔靴搔癢。(民族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