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山門有契玉立所署的“泉南佛國”四字。契玉立字世玉,畏吾(新疆)人,是當時設在泉州的“福建平海行中書省”的達魯花赤(官名),位高相當於知州事節度使。他見諸路兵亂,子城只有行春、肅清、崇陽三門,曾命人增修譙樓,取名威遠,又南拓羅城,砌壕溝石自通淮繞德濟過南薰門,浚疏皆契玉立與總管府孫大英立功。契玉立興學校,修橋樑,賑貧乏,舉廢墜,考示圖志,搜訪舊聞,聘三山吳鑒成《清源續志》20卷,培養14歲神童蔡元。他所署的“泉南佛國”,應是取自朱熹手書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據說開元寺原來有120支院,設117區,和尚成萬,為煮僧粥設有粥院,鑄人可沒頂的百僧銅鑊。元代晉江人廖恆白(僧名釋大圭)出家開元寺,曾驚嘆:“熔銅百沸可沾唇,慚愧楊歧斗釘新。甘露作羹雲作飯,全開鼎鑊陷平人。”
《開元寺》建置篇云:“三門始創自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有石柱生牡丹之瑞。”傳說這種“牡丹”黃、紅皆有,可治病。石柱如何能生“牡丹”呢?這與泉州的地理環境有關。1000多年前的泉州,丘陵、森林、阡陌占大部分,開元寺原為黃守恭桑園,至宋象峰巷與甲第巷之間還是小山丘陵,氣候潮濕,常有雲霧低垂(紫雲覆寺)。三門原為土質地面,石柱底下生出“牡丹”色狀苔蘚植物,不足為奇。《本草綱目拾遺》“禹穴石”條云:“產四川龍安府石泉縣石紐鄉,以紅如噀血者佳。四川通志:出石泉禹穴下,石皮如血染,氣腥,以滾水沃飲之,能催生,治難產。”倘若當時石柱有類此者,看上去就有點像“牡丹”了。《柑園小識》還提及一種叫“桃花鹽”的石頭,春紅似桃,秋冬轉白,入春乃紅,可治胃病,跟“石上牡丹”也有點像。
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寺僧果照在三門之外左修“八吉祥”坊,右修“六殊勝”坊,記有開元寺“石生牡丹”神瑞。山門幾經火災,宋紹興二十五年、元泰定四年春均遭火災而復建,明洪武、萬曆又重修。現存建築為1925年所修。
相關詞條
-
牡丹[花卉]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
植物學史 生長環境 形態特徵 植物變異 花系 -
牡丹
牡丹:毛莨科芍藥屬落葉小灌木,被譽為“花中之王”,原產地中國,有三十多種。牡丹根皮入藥,名曰“丹皮”。1972年甘肅省武威市柏樹鄉考古發現的東漢早期壙墓...
基本信息 生長環境 形態特徵 花系 品種 -
洛陽牡丹[中國名花]
洛陽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其栽培始於隋...
形態特徵 產地 套用 栽培歷史 科研成果 -
長安牡丹
牡丹(拉丁學名: Andr.)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 牡丹在唐朝尤...
牡丹簡介 牡丹起源考證 長安牡丹唐詩 唐代牡丹興盛 牡丹文化節 -
牡丹石
牡丹石是一種天然形成的奇石,其產地是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寇店鎮五龍村。牡丹石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有資源,或白或粉綠的花朵隨意分散在黑色的大理石中,狀如牡丹,渾...
簡介 特點 價值 -
牡丹之鄉
對於牡丹之鄉可能還有爭議,一般來說所指以下四個城市:山東菏澤、河南省洛陽、重慶墊江和四川彭川。“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
河南洛陽 山東菏澤 四川彭州 重慶墊江 -
荷澤牡丹
簡介 牡丹,雍榮華貴, 美艷絕倫是花中之王, 歷來被奉為庭園珍品,中國國花,並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千百年來,它不但以其天姿國色...
菏澤牡丹 菏澤牡丹栽培歷史 菏澤牡丹科研成果 菏澤牡丹經濟價值 菏澤牡丹生產方式 -
牡丹文化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藥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藥物學。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
牡丹四大名種考 牡丹之最 起源 簡介 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