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同光四年(926年),趙在禮作亂,李嗣源奉命討伐,至魏州,發生軍變,眾擁推李嗣源為主。李嗣源正在猶豫之際,接受了石敬瑭的建議,迅速出兵占領了汴州。莊宗自京城洛陽來汴,不得入,返回洛陽,遭伶人射殺而亡,李嗣源即位,是為後唐明宗。石敬瑭在明宗期間,先後任保義、宣武、天雄、河陽、河東節度使。長興四年(933年),明宗死,其子李從厚即位,是為閔帝,加石敬瑭中書令,徙鎮成德。清泰元年(974年),復鎮太原。潞王李從珂反於鳳翔,閔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扣留於衛州(今河南汲縣)。不久,李從珂殺閔帝即皇帝位,是為末帝。末帝猜疑石敬瑭,石敬瑭於清泰三年(936年)反。他一方面上表論末帝不當立,應立李從益;一方面派桑維翰出使契丹,以割讓燕雲十六州、每年獻帛三十萬疋、稱臣稱兒為條件,換取契丹對自己的支持。這年十一月,契丹主在太原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公元936年閏十一月,石敬瑭攻洛陽,末帝李從珂自焚,後唐亡。次年,石敬瑭遷都汴州。他在位七年,給中原百姓帶來了極大災難。死年五十一歲。在位年(93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