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周期性腿動

睡眠中周期性腿動

睡眠中周期性腿動為刻板的屈曲運動,是在睡眠中重複出現的下肢肌肉收縮,多見於老年人,又稱夜間肌陣孿。每夜可達數百次,每次約2秒,使病人經常被驚醒。是不寧腿綜合徵的臨床特點之一。不安腿綜合徵(restlesslegssyndrome,RLS)又稱多動腿綜合徵或不寧腿綜合徵。RLS在各年齡組皆可發病,但多見於40歲以上的壯年。症狀主要發生在兩下肢,但亦可累及大腿和足部,可以一側為重,或僅限於一側下肢,但上肢和手部則很少受累。受累的患肢深部酸、麻痛灼熱、蟲爬樣、瘙癢樣等多種痛苦感覺為主要表現的發作性疾病。症狀在休息時出現,而在白天工作,勞動或運動時不出現症狀。

原因

本綜合徵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現認為與神經、精神等多種因素有關,有人根據安靜時發病及運動後症狀可以緩解的特點,推測是與足部的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組織代謝產物的蓄積有關。另有人認為本綜合徵多見於貧血、糖尿病、酒精中毒以及維生素缺乏症等引起的末梢神經病變,所以推測與代謝障礙有關。

中醫認為本病系由邪客肌膚,淤滯脈絡,或陰血虧虛,經絡、肌膚失養所致。其病位主要在經絡、肌膚,與心肝腎有關;其病性為本虛標實。本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其中原發性病因不明,兒童患者常有家族遺傳史。繼發性者多有神經系統疾病。

檢查

根據臨床表現及特點可以做出診斷。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1.不安,休息時常走來走去,或不停地搓腿,躺在床上時常翻來覆去或搖動身體。

2.感覺異常,在休息尤其清晨與夜間時大腿深部有爬行樣不舒感,常為雙側受累,迫使患者要經常活動其兩腿。

3.睡眠中周期性腿動,為刻板地屈曲運動,在6h的睡眠中至少發生40次以上的腿動。

4.醒時的不自主腿動,在臥位或坐位休息時常發生下肢的不自主屈曲運動。

5.睡眠障礙,由於感覺異常和腿動,常導致患者失眠。

6.夜間加重,儘管白天休息時也可有異常、腿動和不安症狀,但夜間有明顯的加重趨勢。

鑑別診斷

⑴、靜坐不能症(akathisia):多為長期使用抗精神疾病藥物和安定類藥物人所出現的不良反應,有時即便少量使用也可以出現,患者常主訴自己焦慮不安,腿腳不能著地,嚴重的患者常反覆站立,來回走動,症狀表現夜間比白天明顯。使用抗焦慮治療有效。

⑵、下肢疼痛足趾運動症(painfullegsandmovingtoes):下肢和足部疼痛,伴有不適感,足趾出現特徵性的不隨意運動,一側肢體或者兩側肢體均可以出現,這種病人下肢可以出現異常性疼痛,常可以持續存在。下肢的不隨意運動主要表現為足趾的伸曲和內外旋轉、足關節的屈伸,與不安腿綜合症疼痛的性質、特點不同。常見於跟痛症、腰痛、坐骨神經痛等脊髓和神經末梢疾病。

⑶、肢端感覺異常(acroparesthesia):夜間睡眠中手指和足指出現麻木,針刺般的疼痛,由於疼痛而經常覺醒。成年女性多見。好發於下肢的末端。

根據臨床表現及特點可以做出診斷。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1.不安,休息時常走來走去,或不停地搓腿,躺在床上時常翻來覆去或搖動身體。

2.感覺異常,在休息尤其清晨與夜間時大腿深部有爬行樣不舒感,常為雙側受累,迫使患者要經常活動其兩腿。

3.睡眠中周期性腿動,為刻板地屈曲運動,在6h的睡眠中至少發生40次以上的腿動。

4.醒時的不自主腿動,在臥位或坐位休息時常發生下肢的不自主屈曲運動。

5.睡眠障礙,由於感覺異常和腿動,常導致患者失眠。

6.夜間加重,儘管白天休息時也可有異常、腿動和不安症狀,但夜間有明顯的加重趨勢。

1995年國際不安腿綜合徵研究委員會(IRLSSG)制定出4條診斷標準(石巧雲,2000):

1.因感覺異常、感覺減退不由自主地活動患肢。

2.運動不寧。

3.休息時發病或加重,活動後緩解。

4.夜間入睡後症狀加重。

緩解方法

1.消除和減少或避免發病因素,改善生活環境空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感染,注意飲食衛生,合理膳食調配。

2.注意鍛鍊身體,增加機體抗病能力,不要過度疲勞、過度消耗,戒菸戒酒。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慮緊張情緒。

3.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治療。切記急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