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惠能

盧惠能,出生於638年,河北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

盧惠能(638~713年)唐代新州(今新興縣)夏盧村人。祖籍河北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其祖父已在新興居住,父盧行韜唐武德三年(620年)任職新州(今新興縣)州府,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索盧縣,盧行韜被降職,安置在索盧縣,與榔村女子李氏結婚,居住夏盧村,唐貞觀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誕生。惠能三歲喪父後,家境貧困,從小以賣柴為生。有一天,他在金台寺(今新興縣人民醫院)聞《金剛經》,頗有領會,便問此經從何處得來,客人告以得於黃梅弘忍大師,並助銀十兩囑他往訪。他把母親安頓後,即北行。龍朔元年(661年),惠能到達湖北黃梅東山東禪寺,在碓房舂米。有一天,弘忍為了考驗東禪寺七百人禪解的淺深,準備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驗。神秀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看後對大眾說:“後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勝果。”惠能聞此偈後,也作一偈,請人寫在壁上,偈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此偈,甚是驚異,親自至碓房臼旁暗示惠能晚上三更到方丈堂。是晚三更,弘忍向惠能宣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弘忍便傳頓教及衣缽,並對惠能說:“你為禪宗第六代祖,善自護持,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即送他離寺往九江渡口,臨別又叮囑他南去暫作隱晦,待時行化。惠能回到廣東後,隱遁於四會、懷集等地。儀鳳元年(676年)正月十五日,惠能至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在法性寺內菩提樹下剃髮。翌年二月八日,印宗與僧俗千餘人,送惠能往寶林寺。此後,惠能在曹溪寶林寺說法30餘年。其間,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遣內侍薛簡召他入京,他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中宗贈摩納袈裟一領(今存南華寺)、絹500匹、寶缽1口以為供養,詔改寶林寺為中興寺。神龍三年(707年)十一月十八日,中宗敕賜新州報恩寺為國恩寺。延和元年(712年)七月,惠能命門人回新州國恩寺建報恩塔,次年夏末落成。開元元年(713年)七月八日,惠能帶領門下弟子回到新州國恩寺。是年陰曆八月初三日,圓寂於國恩寺,世壽七十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