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即溫腎陽(火)以補脾(土)陽的方法,適用於腎陽衰微而導致的脾陽不振之證。在五臟配屬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門學說興起,對機體的溫煦多指為命門之火的作用,即腎陽的作用。
益火補土法:火,在此是指命門之火,而非心火。益火,是指補益命門之火,或稱補益腎陽,故又稱溫腎健脾法,是溫腎陽以補脾陽的治法。主要用於腎陽衰微而致脾陽不振的病證。臨床可見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腹瀉,完谷不化,或五更泄瀉,舌淡胖邊有齒印,苔白滑,脈沉無力等症。
相關解釋

此外,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係又可稱為母子關係,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
“水生木”即腎為脾之母,脾虛寒,則需補腎陽,以治脾虛,則為補腎(母)陽以治脾(子)虛。可謂,虛則補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