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氣腫

皮下氣腫

皮下氣腫,俗稱氣嗉或氣脖子病,由於大量空氣竄入頸部皮下所引起的頸部臌氣。此病多發生於雛鴨和中鴨時期,偶爾亦可見於填鴨。這種病態是由於管理不當、粗暴捉拿,使頸部氣囊或鎖骨下氣囊破裂,或因其他尖銳物刺破氣囊而使氣體溢於皮下,形成皮下氣腫。此外也可因肱骨、烏喙骨和胸骨等有氣腔的骨骼發生骨折時,使氣體竄入皮下。

基本信息

皮下氣腫(subcutaneous emphysema)

胸部皮下組織有氣體積存時謂之皮下氣腫,以手按壓皮下氣腫的皮膚,可引起氣體在皮下組織內移動,可出現捻發感或握雪感。用聽診器按壓皮下氣腫部位時,可聽到類似捻動頭髮的聲音。胸部皮下氣腫多由於肺、氣管或胸膜受損後,氣體自病變部位逸,積存於皮下所致。亦偶見於局部產氣桿菌感染而發生。嚴重者氣體可由胸壁皮下向頸部,腹部或其他部位的皮下蔓延。

病因

這種病態是由於管理不當、粗暴捉拿,使頸部氣囊或鎖骨下氣囊破裂,或因其他尖銳物刺破氣囊而使氣體溢於皮下,形成皮下氣腫。此外也可因肱骨、烏喙骨和胸骨等有氣腔的骨骼發生骨折時,使氣體竄入皮下。

(一)發病原因

胸壁皮下氣腫一般都繼發於胸骨和(或)肋骨骨折伴氣胸,尤其多見於多根多處肋骨骨折伴張力性氣胸病人,也可並發於氣管、支氣管、肺及食管損傷。偶見繼發於內鏡檢查損傷。

(二)發病機制

胸部閉合性損傷和開放性損傷常伴有皮下積氣,空氣通過受損部位進入皮下組織通常有3種途徑:①氣胸同時伴有壁層胸膜受損時,胸腔內空氣即可通過受損部位進入胸壁皮下組織;②氣管、支氣管或食管破裂時,空氣可直接從破裂口進入縱隔,再經胸骨上凹擴散至頸、面和胸部皮下組織;③空氣直接通過胸壁體表傷口進入皮下組織。

症狀

頸部氣囊破裂,可見頸部羽毛逆立,輕者氣腫局限於頸的基部,重者可延伸到頸的上部,並且在口腔的舌系帶下部出現臌氣泡。若腹部氣囊破裂或由頸部延到胸腹部皮下,則胸腹圍增大,確診時胸腹壁緊張,扣診呈鼓音。如不及時治療,氣腫繼續增大。病人表現精神沉鬱,呆立,呼吸困難。

診斷

一般皮下氣腫病人無自覺症狀,惟一對病人的影響是睜眼困難。縱隔氣腫病人常訴胸悶或胸骨後疼痛,也可出現聲音嘶啞。皮下組織腫脹,觸之有海綿樣感覺和捻發音及踏雪感。如果聞及粗糙的嘎吱聲伴隨心跳同時出現,為縱隔氣腫時所見。嚴重的縱隔氣腫可影響靜脈回流,出現頸靜脈擴張、心動過速、呼吸困難,甚至心力衰竭的表現。

胸部損傷後胸壁皮膚腫脹,用手指輕壓若觸到海綿感覺和捻發音,表明有皮下氣腫,一般不易漏診或誤診。仔細的臨床觀察有利於弄清氣腫的來源。氣腫如果首先表現在頸部,則應考慮其來源可能為縱隔氣腫。在胸壁首先出現氣腫的部位往往是肋骨骨折的部位。X線檢查有助於進一步查明氣腫的來源。

防治

通常情況下,對於皮下氣腫無需特殊治療,但應及時控制氣體的來源,包括氣胸的引流,手術治療氣管、支氣管、肺或食管的損傷等。如果及時去除了這些引起氣腫的原因,一般皮下氣腫往往可以在幾天之內自行吸收。一旦縱隔內壓力明顯增高,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和頸部靜脈淤血表現,則應及時做縱隔切開引流術。手術在局麻下進行,做胸骨切跡上緣的頸部橫切口,分開肌肉、筋膜,暴露氣管前壁,用示指緊貼氣管壁向下做鈍性分離,直至主動脈弓平面,然後放置一根粗而不易塌陷、末端管旁多孔的引流管,最後疏鬆縫合頸部皮膚切口。

發生皮下氣腫後,可用注射針頭刺破膨脹部皮膚,使氣體放出來,但不久又會膨脹,必須多次放氣方能奏效。最好用燒紅的鐵條,在膨脹部烙個破口,將空氣放出來。因燒烙的傷口暫時不易癒合,所以可將溢出的氣體隨時排出來,緩解症狀,逐漸痊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