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古代嬪妃等級]

皇貴妃[古代嬪妃等級]
皇貴妃[古代嬪妃等級]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皇貴妃,中國古代皇帝妃嬪的等級之一,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設皇貴妃一人。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續後孫氏。 孫氏自小被接入宮中撫養,宣宗即位後冊封為貴妃,依例,貴妃只有金冊,沒有金寶。因宣宗寵愛孫氏,破例讓她得享像皇后一樣的金冊金寶,“皇貴妃”之稱由她而始。宣德帝駕崩,其子朱祁鎮即位為明英宗,因土木堡之變被扣留,其弟郕王朱祁鈺即位為明代宗,年號景泰。景泰帝冊封寵妃唐氏為皇貴妃,由此延續下來。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

皇貴妃,見於《明史》記載的第一任皇貴妃是明憲宗的寵妃萬氏,實際上最早獲得這一個尊號的是明宣宗宣德皇帝的寵妃孫氏(孝恭章皇后)。宣德帝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孫,頗受愛重,在他為皇長孫和皇太孫期間,孫氏就被接入宮中撫養,與朱瞻基情投意合。朱瞻基即位後,冊封孫氏為貴妃,胡氏為皇后,依例貴妃只有金冊,沒有金寶。因朱瞻基寵愛孫貴妃,破例讓她得享像皇后一樣的金冊金寶,“皇貴妃”一稱由她而始。此後,皇貴妃享有像皇后一樣的金冊金寶成為慣例。不久,宣德帝以胡皇后無子,皇貴妃孫氏育有朱祁鎮(英宗)而廢掉胡皇后,改立皇貴妃孫氏為皇后。

此外,明代宗朱祁鈺的寵妃唐氏也當過一段時間皇貴妃,但比較特殊。事見《明英宗實錄》所載:“景泰七年八月(1456年)戊戌朔, 遣旗手衛官祭旗纛之神 命武清侯石亨為正使禮部尚書胡濙為副使持節冊封妃唐氏為皇貴妃。”

數月後,明英宗復辟(代宗是英宗的弟弟,英宗因土木堡之變被扣留,郕王朱祁鈺即位為代宗,年號景泰),明代宗暴死且又被廢為郕王,他的原配皇后汪氏只被當作郕王妃,繼皇后杭氏被削去皇后封號,陵墓被毀,唐氏也被革去皇貴妃封號,降級為郕王侍妾的身份殉葬,不被承認。

這一事實在《彤管拾遺》也有所印證:【唐氏者,景帝妃,都督唐興女也。以景泰七年進宮,八年封皇貴妃,寵幸冠後廷。嘗乘馬隨帝游西苑,馬驚妃墮,帝乃命中官劉茂,選御廄之最良者,日控習以待。天順元年二月革封號。郕王死,群臣議殉葬。及妃,妃無言,遂殉之,葬金山。】

明憲宗寵妃萬貞兒則是明代首任得到認可的皇貴妃,萬氏於成化十二年(1476年)被冊封為皇貴妃。之後,皇貴妃用於冊封明朝後宮最得寵、尊貴的妃子。清朝,皇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等級,為順治帝冊封他所寵的董鄂妃時所設,此後漸成定製。後來的妃嬪如欲繼立為中宮時,一般會先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暫攝後宮,待先皇后喪期滿再封為皇后。

歷史沿革

皇貴妃[古代嬪妃等級] 皇貴妃[古代嬪妃等級]

皇貴妃正式成為名號是在明朝景泰年間,明代宗封寵妃唐氏為皇貴妃,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設皇貴妃一人。

到了清代,最先受封皇貴妃的是順治帝的愛妃,即在皇貴妃中最著名的孝獻皇后董鄂妃,當時滿人入關時間不長,後宮制度不完備,順治之所以加封董鄂妃,和明代無異,都是表示特殊寵愛的意思.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保存了冊立董鄂妃為皇貴妃的《詔書》。冊立董鄂妃為皇貴妃賜之冊寶冊文曰:【朕惟乾行翼贊。必資內職之良坤教弼成。式重淑媛之選。爰彰彝典特沛隆恩。咨爾董鄂氏、敏慧夙成。謙恭有度。椒塗敷秀。弘昭四德之修。蘭殿承芬。允佐二南之化。茲仰承懿命立爾為皇貴妃。錫之冊寶。其尚只勤夙夜。衍慶家邦。雍和鍾麟趾之祥。貞肅助雞鳴之理。欽哉。】

歷朝皇貴妃

明代宗

皇貴妃唐氏,即唐貴妃:景泰七年八月庚戊封皇貴妃,寵幸冠後廷。唐氏實際上是明朝最早冊封的皇貴妃。一年多之後,天順元年二月明英宗復辟,革唐氏的皇貴妃封號,令其殉葬,葬金山,無諡號。

明憲宗

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萬氏,即萬貴妃:《罪惟錄》載小字貞兒,山東諸城人。明憲宗朱見深寵妃。 歷史上得寵的妃子很多,但若論情況之離奇卻誰也比不過明憲宗的愛妃萬貞兒。一個大皇帝十七歲的女人卻牢牢占領了丈夫的心,並且擁有他一生的寵幸,這真是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萬氏是明朝首任得到認可的皇貴妃。《明史稿·嘉禮》:冊妃之儀。自洪武三年冊孫氏為貴妃(孫貴妃),定皇帝不御殿,承制官宣制曰:“妃某氏,特封某妃,命卿等持節行禮。”但授冊,無寶,餘並如中宮儀。永樂七年,定冊妃禮。皇帝皮弁服御華蓋殿,傳制。至宣宗立孫貴妃,始授寶,憲宗封萬貴妃,始稱皇,非洪武之舊矣。

明世宗

1,端和恭順溫僖皇貴妃王氏,即王貴妃。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莊嬪,十五年生皇次子朱載壑,晉昭妃。十八年,因皇次子立為皇太子,十九年正月晉為皇貴妃。三十一年太子病故,謚莊敬太子。次年她亦病死。謚曰端和恭榮順溫僖皇貴妃。葬於“"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賢妃墓)。

2,榮安惠順端僖皇貴妃閻氏,即閻貴妃。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麗嬪。十二年八月生皇長子朱載基,兩月夭折,追封“哀沖太子”。十三年晉麗妃,十五年晉貴妃,十八年薨,追贈皇貴妃,謚曰榮安惠順端僖皇貴妃。葬於“"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賢妃墓)。

3,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沈氏,即沈貴妃。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僖嬪。十三年晉宸妃,十五年晉貴妃。十九年,與莊敬太子生母王氏、哀沖太子生母閻氏,同時晉升皇貴妃。無子女。萬曆九年十月薨,年60多歲,謚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葬在孝潔肅皇后原先所葬的悼陵。

明神宗

1,溫肅端靖純懿皇貴妃王氏,即孝靖皇后,初為宮女,萬曆十年六月封恭妃,三十四年封貴妃、皇貴妃,三十九年薨,年47歲,葬於東井附近。因群臣、李太后擁護立她的兒子為皇太子而失意於神宗,一生受盡冷落和欺凌。育有一子一女,明光宗朱常洛、雲夢公主。明熹宗即位,追尊皇太后,遷葬定陵。全謚”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

2,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鄭氏,即鄭貴妃。萬曆九年(1581年)冊選的九嬪之一,為淑嬪,1584年生女兒雲和公主後晉封德妃,生皇二子後晉封貴妃,1586年,鄭氏生皇三子朱常洵後進封為皇貴妃。當時神宗未立太子,朝臣懷疑貴妃想謀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爭言立儲,章奏累數千百,皆指斥宮闈,攻擊執政。神宗概置不問。由是門戶之禍大起。明末著名的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皆與其有關。崇禎三年七月,薨,年六十多歲,謚曰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葬銀泉山。崇禎十七年秋七月戊子,明安宗追尊皇祖妣貴妃鄭氏曰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聖太皇太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生稱也;沒而加之,非名也。)

3. 恭順榮莊端靜皇貴妃李氏,即李敬妃。萬曆二十二年十一月封敬妃,二十五年三月薨,追封皇貴妃。生二子:惠王朱常潤、桂端王朱常瀛。明朝滅亡後,李氏的孫子朱由榔在1646年於肇慶登基,既是南明永曆皇帝,追尊李氏“孝敬恭順榮莊瑞靖敬天光聖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生稱也;沒而加之,非名也。)

明熹宗

1,皇貴妃范氏,即范慧妃:天啟二年因生永寧公主朱淑娥,被封慧妃。天啟三年生太子朱慈焴,封皇貴妃。但兩個孩子皆夭折,她自己也失寵被斥往偏宮。1644年明朝滅亡,范氏逃離皇宮。清朝入關,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資贍養其生活。

2,皇貴妃任氏,即任容妃:權閹魏忠賢的侄外孫女,一說為義女。初封容妃,天啟五年因生獻懷太子朱慈炅,封皇貴妃,為人“麗而狡”。明朝滅亡時她逃離皇宮。清朝入關,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資贍養其生活。

3,皇貴妃王氏,即王良妃:天啟元年(1621年)選美的前三名,入宮冊為良妃,無子。明朝滅亡,王良妃逃出了皇宮,不知所終。(《國榷》記載她後來被封為皇貴妃,可能有誤,待考證)。

《宸垣識略》又有承乾皇貴妃某氏,事跡待考。

明思宗

1,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即田貴妃,名秀英,祖籍陝西,後來移居揚州。田氏纖細嬌妍,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蹴鞠騎射無所不能。但她性格內向,不苟言笑。朱由檢做信王時的妾室,崇禎元年封禮妃,後進皇貴妃。生四子:永王慈炤、悼靈王慈煥、悼懷王、皇七子。崇禎十五年(1642)七月去世,謚“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葬天壽山。後來明思宗、周皇后與之合葬,田妃墓亦升格為帝陵,即思陵。

2,皇貴妃袁氏,即袁貴妃,崇禎帝妃,曾封淑妃、貴妃。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李自成揮軍攻陷北京後直搗紫禁城,明思宗見亡國在即,便命周皇后與袁貴妃自盡。袁貴妃領命後,回宮懸樑自盡,但繩帶卻斷裂,袁貴妃遂墮地昏去,許久後才甦醒。思宗見狀,便拔劍對她亂砍了幾劍,袁貴妃暈死在血泊中,思宗以為她死了,沒有再砍。其實只是傷在肩部,後來被救活。清政府入關後,賜居所膳養袁貴妃,但她終因傷勢過重、又傷心國破家亡,當年(1644年)逝世,並於同年五月己酉入葬,但葬地未詳。明末《北游錄》等書記錄她於1654年逝世,葬金山。

清世祖

皇貴妃董鄂氏,即孝獻皇后:滿洲正白旗,內大臣鄂碩之女。祖籍在遼寧佟佳江流域,18歲入宮,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晉為皇貴妃。次年生皇四子,僅三月夭折,未命名,封和碩榮親王。 董鄂氏於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崩。世祖哀痛至極,追謚”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六月,葬於清東陵的孝陵。

清聖祖

1,皇貴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滿洲鑲黃旗人,為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女。康熙第三任皇后,也是他的嫡親表妹。康熙十六年封貴妃;二十年晉皇貴妃;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為皇后,次日崩逝,實際上只當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為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全謚“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2,愨惠皇貴妃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孝懿仁皇后之妹。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冊為貴妃,清世宗雍正二年尊晉皇考皇貴妃,清高宗乾隆元年尊晉皇祖壽琪皇貴太妃。乾隆八年癸亥四月初一年去世,終年七十六歲;五月謚為愨惠皇貴妃;十二月十一日辰時,奉安於景陵皇貴妃園寢,即雙妃園寢。

3,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即和妃:(1683年-1768年),三品協領祜滿之女。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清聖祖時為和嬪、和妃,清世宗雍正二年尊晉皇考貴妃,清高宗乾隆元年尊晉皇祖溫惠貴太妃、溫惠皇貴太妃,與壽琪皇貴太妃等同,形成平級的雙妃。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三月十四日,卒於寧壽宮,年八十六。五月,謚曰惇怡皇貴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雙妃園寢。

4,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即敏妃,參領海寬之女。本滿洲鑲黃旗包衣,初為宮女,康熙朝時無冊封,為庶妃。生一子二女:和碩怡親王允祥、和碩溫恪公主、和碩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閏七月初二被追封為敏妃。《陵寢亦知》記:(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奉安。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雍正下旨將敏妃家合族人等由包衣撥出編一佐領,連升兩級追贈其為皇考皇貴妃,並且開了妃子從葬清帝陵的先例,將章佳氏從景陵妃園寢遷葬於景陵。《清史稿》記追封遷葬敏妃緣由:“ 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親王允祥賢,追進封。” 清朝皇貴妃從葬帝陵系由雍正開創。

清世宗

1,敦肅皇貴妃年氏,即年貴妃: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妃,三年十一月七月初二晉皇貴妃,同年七月二十五日薨。妃薨逾月,妃兄年羹堯得罪死。謚曰敦肅皇貴妃。乾隆初,從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殤。女一,亦殤。

2,純愨皇貴妃耿氏,即裕妃: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歲。謚曰純愨皇貴妃。葬妃園寢,位諸妃上。子一,弘晝。

清高宗

1,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高宗潛邸的侍女,後被雍正超拔提為側福晉。乾隆初封貴妃。薨,謚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

2。哲憫皇貴妃富察氏:事高宗潛邸,為格格。雍正十三年,薨。乾隆初追封哲妃,進皇貴妃。謚曰哲憫皇貴妃,葬勝水峪。子一,永璜,為高宗長子。女一,殤。

3,皇貴妃輝發那拉氏:即純帝繼皇后,佐領那爾布女。後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二年,封嫻妃。十年,進貴妃。孝賢純皇后崩,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冊為皇后。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蘭,命喪儀視皇貴妃。自是遂不復立皇后。子二,永璂、永璟。女一,殤。“攝六宮事皇貴妃”頭銜由她而始,清朝皇貴妃中只有她和孝獻皇后冊封時頒詔天下。

4,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事高宗潛邸,為格格。乾隆初封貴人,累進嘉貴妃。薨追封皇貴妃,謚曰淑嘉皇貴妃,葬勝水峪。

5。純惠皇貴妃蘇氏:事高宗潛邸,為格格。即位,封純嬪,累進純皇貴妃。薨,謚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側。子一,永瑢。女一,下嫁福隆安。

6,令懿皇貴妃魏佳氏:即孝儀純皇后,內管領清泰女。事高宗為貴人。封令嬪,累進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進令皇貴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謚曰令懿皇貴妃,葬勝水峪。六十年,仁宗立為皇太子,命冊贈孝儀皇后。嘉慶、道光累加謚,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7,慶恭皇貴妃陸氏:初封慶嬪。累進慶貴妃。薨。仁宗以嘗受妃撫育,追尊為慶恭皇貴妃。

清仁宗

1,皇貴妃鈕祜祿氏:即孝和睿皇后,禮部尚書恭阿拉女。事仁宗潛邸,為側福晉。仁宗即位,封貴妃。孝淑皇后崩,高宗敕以後繼位中宮。先封皇貴妃。嘉慶六年,冊為皇后。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熱河崩,後傳旨令宣宗嗣位。宣宗尊為皇太后,居壽康宮。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甲戌,崩,年七十四。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喪哀毀,三十年正月,崩於慎德堂喪次。鹹豐三年,葬後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謚。鹹豐間加謚,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后

2,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即如妃:嘉慶初選入宮,為如貴人。累晉如妃。宣宗尊為皇考如皇妃,居壽安宮。文宗尊為皇祖如皇貴太妃。薨,年七十四,謚曰恭順皇貴妃。子一,綿愉。女二,殤。

3,和裕皇貴妃劉佳氏,即諴貴妃:事仁宗潛邸。嘉慶初,封諴妃。進諴貴妃。宣宗尊為皇考諴禧皇貴妃。薨,謚曰和裕皇貴妃。子一,未命名,殤。女一,下嫁索特納木多布齋。

清宣宗

1,全皇貴妃鈕祜祿氏:即孝全成皇后,滿洲鑲黃旗人。蘇州駐防將軍頤齡女,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三位嫡妻,清文宗鹹豐皇帝的生母。全謚: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后。極受道光帝的寵愛,初封全貴人。晉全嬪、全妃、全貴妃、全皇貴妃,道光十四年立為皇后。二十年正月十一暴崩,死因至今眾說紛紜,成為清宮疑案之一。

2,靜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靜成皇后。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女,原為蒙古科爾沁左右翼人,死後抬旗入滿洲正黃旗。她育有3子1女,是恭親王奕訢的生母,鹹豐帝的養母。受寵。初入宮為靜貴人,十四年為貴妃,二十年晉為靜皇貴妃。鹹豐帝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鹹豐五年七月尊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崩,享年44歲。她雖然身前未成為皇后,但死後被鹹豐帝追封為皇太后,同治帝時改謚。全謚為“孝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聖成皇后”。

3,莊順皇貴妃烏雅氏,即琳貴妃:筆帖式靈壽女,光緒帝的祖母,生有3子1女。初為琳貴人,十七年降為秀常在,十九年復晉為琳貴人,二十年十一月封琳嬪,二十二年五月晉琳妃,二十六年十二月晉琳貴妃 鹹豐帝即位,進尊為皇考琳貴太妃。同治帝即位,進尊為皇祖琳皇貴太妃。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二十六逝世,年四十四,謚莊順皇貴妃。葬慕東陵。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光緒帝即位,特詔增加陵寢祭品,十九年又加崇其園寢的規制。

清文宗

1,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即麗妃:主事慶海女,鹹豐帝後宮第一美女,鹹豐二年五月初九封為麗貴人。四年十二月二十四封為麗嬪,五年五月初七,生下女兒榮安固倫公主,成為第一個為皇帝生兒育女的妃嬪,晉封麗妃。鹹豐十一年十月初十,同治帝尊封麗妃為麗皇貴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光緒帝尊封麗皇貴太妃。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五逝,年五十四歲,葬入定陵妃園寢。諡號莊靜皇貴妃。

2,端恪皇貴妃佟佳氏,即祺嬪:頭等侍衛裕祥之女。鹹豐八年(1858年)三月二十五日入宮。佟佳氏並非通過八旗選秀進入皇宮,而是直接由母家接入皇宮。在清朝可說是特例,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封為祺嬪。佟佳氏出身高貴,不苟言笑,雖然容貌美麗,但很快就失寵,在鹹豐一朝未再進封。同治帝時才被尊封為皇考祺妃。光緒帝尊封祺貴妃。宣統帝尊封為祺皇貴太妃。宣統二年逝世,諡號端恪皇貴妃。宣統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入葬地宮, 始時距清皇朝滅亡只有九十四日。她是清朝唯一一位歷經五朝的皇貴妃。

清穆宗

1,淑慎皇貴妃富察氏,即慧皇貴妃:員外郎鳳秀女,同治十一年選入宮。慈禧太后本矚意立她為皇后,未成功,封為慧妃,無生育。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晉封皇貴妃,同治帝剛死半個月,慈禧又封富察氏為敦宜皇貴妃。光緒二十年正月封“敦宜榮慶皇貴妃”。皇貴妃得到四個字的封號,在有清一代僅此一例,足證她在慈禧心中的地位。光緒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逝世,終年四十五歲,是同治帝的所有妃子中享年最短的人。謚為淑慎皇貴妃。入葬惠陵妃園寢第一行正中(其他都葬第二行)。

2,恭肅皇貴妃阿魯特氏,即珣妃、莊和皇貴妃:蒙古鑲藍旗人,同治帝孝哲毅皇后的姑姑,同治十一年封為珣嬪。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晉升為珣妃,無生育。光緒二十年正月晉珣貴妃。光緒皇帝死後第四天,宣統皇帝尊她為皇考珣皇貴妃。清朝滅亡後,1913年農曆二月初五,溥儀尊封她為莊和皇貴妃。1921年4月14日(農曆三月初七)病死,終年六十五歲,謚為恭肅皇貴妃,同年十二月初七入葬惠陵妃園寢。

3,敬懿皇貴妃赫舍里氏,即瑜妃、獻哲皇貴妃:知府崇齡女。據說她是同治四妃中最美貌多才的,自號懶夢山人。同治十一年封為瑜嬪,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晉瑜妃,無生育。光緒二十年正月晉瑜貴妃。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慈禧挾持光緒出逃,同治帝四妃被留宮中,由她處理宮中事務。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宣統帝尊封為瑜皇貴妃。1913年3月12日(農曆二月初五),溥儀又尊封她為敬懿皇貴妃。她性格強勢,在隆裕太后死後,她曾企圖以溥儀養母的身分謀取皇太后之地位,但因袁世凱的指令沒有如願。民國十三年同溥儀先後被趕出皇宮。1932年2月5日(陰曆辛未年除夕)病死,終年七十七歲,23日舉行奉移禮。場面空前隆重,也是出現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後一次皇家葬禮。滿洲國朝廷謚為獻哲皇貴妃。1935年3月14日葬於惠陵妃園寢。

4,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即瑨嬪、敦惠皇貴妃:滿洲鑲藍旗人,主事羅霖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封為瑨貴人,十三年十一月晉瑨嬪,無生育。光緒二十一年封為瑨妃,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尊為貴妃,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尊為皇考瑨貴妃。民國二年二月初五日尊為榮惠皇貴妃,十一年稱榮惠皇貴太妃,十三年十月廿五日被趕出宮,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1933年5月18)下午7時卒,享年七十八歲。謚曰敦惠皇貴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1935年3月15日)與獻哲皇貴妃葬雙山峪惠陵妃園寢。

清德宗

部分皇貴妃及園寢 部分皇貴妃及園寢

1,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即瑾妃、端康皇貴妃:禮部侍郎長敘之女。光緒十四年和妹妹珍妃同時入選,初為瑾嬪,二十年晉升瑾妃,不久因妹妹珍妃得罪慈禧太后受到牽連一同被降為貴人,次年復妃子位號,無生育。溥儀登基後,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宣統遜位後,上徽號為端康皇太妃,掌六宮事。終光緒一朝除隆裕皇后外,以瑾妃地位最尊。民國十三年病逝,享年五十二歲,以端康皇貴太妃的身份,葬於崇陵妃園寢,溥儀謚 溫靖皇貴妃

2,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即珍妃,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無生育。端康皇貴妃的妹妹。初為珍嬪,晉珍妃,無生育。以忤太后,諭責其習尚奢華,屢有乞請,降貴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慈禧太后逃跑,命將其投於井淹死。二十七年,還京師。追封皇貴妃。葬西直門外,移祔崇陵。

其他國家

除中國外越南阮朝、大韓帝國也曾出現過皇貴妃的封號。

越南

阮翼宗(阮福時):皇貴妃武氏緣,諡號莊懿太后。

阮景宗(阮福昪):皇貴妃阮友氏嫻,諡號輔天純皇后。

成泰帝(阮福昭):皇貴妃阮氏定,維新帝生母。

維新帝(阮福晃):皇貴妃梅氏黃,離異。

阮弘宗(阮福晙):皇貴妃張如氏靜,出家為尼。

1.

阮翼宗(阮福時):皇貴妃武氏緣,諡號莊懿太后。

2.

阮景宗(阮福昪):皇貴妃阮友氏嫻,諡號輔天純皇后。

3.

成泰帝(阮福昭):皇貴妃阮氏定,維新帝生母。

4.

維新帝(阮福晃):皇貴妃梅氏黃,離異。

5.

阮弘宗(阮福晙):皇貴妃張如氏靜,出家為尼。

東亞最後一位皇貴妃張如氏靜 東亞最後一位皇貴妃張如氏靜

朝鮮

純獻皇貴妃嚴氏 純獻皇貴妃嚴氏

朝鮮高宗(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李熙):純獻皇貴妃嚴氏,本為宮人,得高宗寵幸和信任,在俄館播遷事件中立下功勞,生下英親王(懿愍文仁武莊至孝明暉皇太子)李垠後被封為貴人,累進為皇貴妃,覬覦大韓帝國皇后之位,卻未能成功,反而使朝鮮政局更加混亂。晚年興辦女子教育,賑濟窮人,得到好評。

評價

第一:大家知道滿族發端於遼東的遊牧民族,血液中有著熱請彪悍的一面,同時清規戒律較少,因此即使是皇帝也多是性情中人,他們對待愛人更能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愛戀,而不想漢族那樣內斂,因此在冊封后妃的問題上就更能顯示出自己的主見,從清太宗皇太極到順治,他們最寵愛的人都不是皇后而是妃子,一個是被追封為元妃的宸妃,一個是一上來就升級為皇貴妃的董鄂妃,不論元、宸還是皇貴妃這些都是及其尊貴的字眼,都蘊含著第一、唯一的意思,可見,在皇帝的心目中這才是自己最珍愛的人。

康熙在世冊封過一個皇貴妃孝懿仁皇后,在受封皇后前曾為皇貴妃,可以看出,康熙帝對當時皇貴妃的寵愛,尤其是佟佳氏,她可說是康熙後半生最紅的愛人,既是紅顏知己又是後宮的賢內助,只是因為康熙知道自己命硬怕再剋死佟佳氏而遲遲未冊立她為皇后,直到她彌留之際才得此殊榮。

第二:康熙以後,歷朝皇帝在冊立皇貴妃的問題上基本就延續順治和康熙的慣例了,同時,皇貴妃更多的承載起典範、美德與責任這些更高的道德標準,幾乎與要求皇后無異了。

第三:除了備受皇帝恩寵以外,皇貴妃在清代更多的被賦予副後的職責,尤其是攝六宮事皇貴妃的設立,在後位空缺,而前任皇后喪期未滿時則擔當起主持後宮事務的責任。這個權力已經被制度化了,很多作為皇后候選人的妃子都要在攝六宮事皇貴妃的位置上考察一段時間以後才轉正的,因此,這種制度有效的保障了皇后母儀天下的優秀素質,一個美麗端莊又知書達理同時又具備統攝六宮的辦事能力,這些才是理想皇后的正選。需要注意的是,攝六宮事皇貴妃與普通皇貴妃是有區別的,攝六宮事皇貴妃會在冊文里寫明“攝六宮事”,冊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的,也就是指定的下一任皇后。這個制度由乾隆首創,清朝從乾隆起冊封過的攝六宮事皇貴妃只有兩位:高宗繼皇后那拉氏、孝全成皇后,她們都是在這一位置上幹得不錯並最終得到後位的,清代後宮相對安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