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龍角

百龍角

百龍角,就是蘆薈。又名蕃拉、油蔥等,為百合科多年生肉質草本。中國產斑紋蘆薈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地。

基本信息

概述

百龍角百龍角
 蘆薈屬植物中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酚性物質、萜類、甾體、糖類及生物鹼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蘆薈大黃素及蘆薈甙,後者為我國藥典指定的蘆薈成分含量的標誌物。其藥理活性有健胃、通便、清熱、消炎、殺蟲抗腫瘤、潤膚、治燙傷等。味苦、性寒。
 

植物征特及品種簡介

1.植物特徵 蘆薈葉肥厚多汁,簇生於短莖上,呈蓮座狀。葉長披針形,邊緣齒狀刺,有或無斑紋,總狀花序腋生,花橙紅色,花被筒狀、上端6裂,雄蕊6,子房上位,3室,花柱線形,蒴果,種子不育(圖10-10)。
2.品種簡介 藥用蘆薈有以下品種:翠葉蘆薈(A.veraL.),又稱美國蘆薈、庫拉索蘆薈,是產量高、用途廣的首選品種。木立蘆薈(A.arborescens Mill.)在日本大量種植,最為耐寒,口感稍好。中華斑紋蘆薈 (A.vrra L.var.chinensis)是庫拉索蘆薈在中國雲南紅河河谷地區的變種,喜暖忌寒,口感好但健胃效果差、苦味小,與皂質蘆薈(A.saponaria)一樣多用於護膚美容或食用。好望角蘆薈(A.ferox Mill)是開普蘆薈的代表種,是歐洲藥典中記錄使用的種。
 

生物學特性

1.生長發育 蘆薈12月至翌年3月開花。目前藥用品種均不結籽,只有好望角蘆薈用種子繁殖。從地下莖形成植株或從老莖葉腋處產生側芽繁殖。一般取下部老葉藥用,幼葉基本無有效成分。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蘆薈喜溫暖、怕寒冷,應選終年無霜地區種植、如有霜期,冬季栽培溫度不低於5℃。蘆薈喜光、耐旱,要求土壤潮濕、肥沃,疏鬆透氣,忌澇,忌黏土。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陽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的地段。定植前翻耕土地,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2500千克作基肥。畦寬0.8~1米,長視地形而定。
2.繁殖方法
(1)有性繁殖 蘆薈一般白花授粉不結實。藥用蘆薈中只有好望角蘆薈分櫱差,靠種子繁殖。春季收種子晾乾後秋季點播於苗床並蓋膜保溫保濕,播後1~2個月出苗,苗床見乾見濕,薄施磷鉀肥或奧普爾800倍液。苗長至10厘米以上或5片真葉以上時可移栽。
(2)無性繁殖
①分株繁殖 根莖萌芽分離後定植於素沙床上注意保濕防澇,3周至1個月可生新根。
②扦插繁殖 莖生側芽或莖段(含3~5節),頂芽均可扦插於素沙床(切口晾乾),保溫保濕防澇條件下1個月可生新根。以上管理同種子苗。
③組織培養育苗 取頂芽或側芽經常規消毒後無菌接種於生芽培養基內,2月後可成叢生芽,轉移至生根培養基後1個月可形成根。完整苗移栽於沙、蛭石等基質。注意控制含水量不得高於50%,半遮蔭。
3.田間管理 蘆薈苗定植於大田後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排水 在保持土壤濕潤的情況下注意排水防止爛根,及時摘除爛葉。
(2)鬆土除草 鬆土可保滴防澇,及時除去雜草以保證田間通風及透光。
(3)施肥 每公頃施60000千克腐熟有機肥作基肥。無機肥500~800倍液每季度葉面噴灑1次,氮:磷:鉀大致比為5~10:20:20。
4.病蟲害防治
目前國內發現四種蘆薈真菌病害,它們是褐斑病(Ascochyta tini Sacc.),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葉枯病(Leptosphaeria sp.),白絹病(Sclerotiumrolfsii Sacc)。其中前三種為害葉,後一種為害全株。各種病害均在高溫多雨季節發生。預防可增施磷鉀肥、噴灑波爾多液、治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偶有紅蜘蛛、棉鈴蟲、介殼蟲為害,但一般發生量小,不用防治。個別大量發生時可對症下藥。
5.良種繁育 蘆薈屬植物中多自然雜種或人工雜種、許多種近交或自交不育。利用不結實的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利用結實的種作父本,可進行人工雜交育種,其後代如可結實,可利用花葯培養技術進行單倍體育種。目前較好的藥用品種多為不結實的種類,不易進行雜交,可通過選擇優秀的芽變進行快速繁殖來獲得優良品種,其中庫拉索蘆薈單葉產量最高,木立蘆薈最耐寒,斑紋蘆薈最耐熱,皂質蘆薈最抗病。應首選大量繁殖庫拉索蘆薈和木立蘆薈。

採收加工

 蘆薈種植年限越長,其老葉成分含量越高。一般2~3年後收穫。取生長飽滿的葉,由下自上收穫2~3片葉,收時連同葉鞘一起剝下。加工方法很多。將葉切口向下豎立於容器中,取流出液乾燥即可。另有將葉切片水煮過濾後濃縮成膏的方法。其他深加工方法可得口服液、飲料、護膚膏霜、粉末、浴液、洗髮精、防曬乳、面膜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