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介素檢測

白細胞介素是由多種細胞產生並介導白細胞間相互作用的一類細胞因子,可調節白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在機體免疫應答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發生某些免疫性疾病時,體內白細胞介素及其受體表達可發生異常,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發生病理損傷有關,因此在臨床免疫學中也越來越重視對白細胞介素及其受體的檢測。

檢查前準備

向被檢測者解釋本操作的目的、方法等,消除顧慮;一般選取靜脈血進行檢測,採血前一天應清淡飲食、晚8點後避免進食和劇烈運動、避免飲酒以免影響結果,採血時避免情緒緊張。

操作方法

1.生物學活性檢測
(1)促進細胞增殖和增殖抑制法:常用檢測細胞增殖的方法有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摻入法、比色法、染色法和直接計數法等,其中測定細胞代謝酶來反映細胞增殖數的比色法常用,將不同稀釋度的待測樣品或細胞因子標準品與培養的依賴細胞株共同培養一定時間,用酶標儀檢測增殖的細胞數。前者的增殖細胞數與細胞因子的含量成正比,而後者的增殖細胞數與細胞因子的含量成反比。
(2)反向溶血空斑試驗:將待測分泌白細胞介素的細胞置於單層經金黃色葡萄球菌A蛋白包被的紅細胞中,抗白細胞介素抗體被金黃色葡萄球菌A蛋白固定在紅細胞表面並結合待測細胞所分泌的白細胞介素。在補體存在時,白細胞介素和抗體的複合物激活補體,溶解附近的紅細胞形成溶血空斑。空斑的大小與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的量成正比。
2.免疫學檢測
將白細胞介素作為抗原進行定量檢測,通過標準品製作標準曲線,再推算樣品的含量。目前用於白細胞介素檢測的免疫學方法主要有:免疫斑點法、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印跡法、酶聯免疫斑點法和反向溶血空斑試驗。
3.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
目前主要有RNA印跡法、核酸保護分析、斑點雜交、原位雜交和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主要通過細胞因子的基因轉錄mRNA的量,推斷細胞因子的合成量。此法敏感度更高,但是有些細胞儘管有基因轉錄,但沒有蛋白質表達,因此分子生物學方法並不能真實反映細胞的分泌狀態,不能完全替代生物學方法或免疫學方法。
4.細胞內白細胞介素的檢測
可採用流式細胞術免疫螢光技術,即從單細胞水平檢測細胞因子,更確切地反映了不同細胞或細胞亞群產生細胞因子的能力,用多色標記的螢光抗體可在一種細胞內同時測定多種不同的細胞因子。

臨床意義

炎症反應或免疫應答時白細胞介素含量常升高。
1.HIV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等各類病原微生物感染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9、白細胞介素10含量升高;慢性活動性病毒性肝炎時白細胞介素8含量升高;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時腦脊液中白細胞介素6含量升高;曼氏血吸蟲、線蟲感染時,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5和白細胞介素9含量升高。
2.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時,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9、白細胞介素10含量升高,而白細胞介素1含量下降。
3.移植排斥反應、預防接種繼發性反應時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5含量升高,而白細胞介素1含量下降。
4.宮頸癌、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等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含量升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