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抽水蓄能電站

白山抽水蓄能電站

白山抽水蓄能電站位於樺甸市與靖宇縣交界的第二松花江上游,距下游紅石水電站39公里。該電站利用已建的紅石水庫做下庫,白山水庫做上庫, 該電站利用已建的紅石水庫做下庫,白山水庫做上庫,由進水口、引水洞、尾水洞、出水口、地下廠房、主變室和輔助洞室組成。裝機容量300MW,安裝兩台15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年抽水量17.65億立方米。年平均耗電量6.24×10 kw·h,年平均發電量4.81×10kw·h,總投資79969萬元。

項目位置

白山抽水蓄能電站位於樺甸市與靖宇縣交界的第二松花江上游,距下游紅石水電站39公里。

修建歷程

1995年2月完成《白山抽水蓄能泵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並能過審查,1998年8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通過審查,2003年7月按照將白山抽水蓄能泵站實現抽水蓄能電站的原則,編制完成《白山抽水蓄能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12月通過審查。總投資79975萬元。2002年復工,2007年完工。

工程建設

該工程批准概算投資8.2億元。工程主要由地下廠房、附屬洞室、引水系統、通風洞、進廠交通洞、上下庫進/出水口等水工建築物組成,投入運行後併入東北電網,擔任系統的調峰、填谷、調頻及事故備用等任務。

據介紹,從東北電網電力系統的現狀及發展情況看,水電比重較小,水電調峰容量明顯不足。為改善東北電網電源結構,緩解調峰、填谷調度嚴峻局面,降低火電機組填谷壓力,東北電網公司、白山發電廠從1994年開始委託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進行白山抽水蓄能泵站預可行性研究階段的設計。2002年7月,東北電網公司黨組在樺甸現場辦公,決定白山抽水蓄能泵站工程繼續進行臨時工程建設,同年12月國家經貿委將白山抽水蓄能泵站工程列入新開工項目,工程正式開工。 工程建設期間,白山抽水蓄能電站工程處認真履行建設單位的管理、監督、服務、協調職能,不斷強化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突出“工序驗收”這一關鍵環節,發揮監理施工中的質量否決作用,開展了質量專項整治活動。他們還強化建設單位在設備設計、製造階段的管理、監督職能,確保了設備製造、安裝和土建施工質量。單元工程優良率達75%,超過了規程規定的優質工程標準。

該工程水工建築物及機組投入運行以來,經受住了2006年、2007年兩個洪水期的考驗。工程在2007年5月~10月,分別通過了消防、環保、水保、質量監督、竣工安全等專項驗收。今年1月17日~1月18日,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院、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國家電網公司等單位和部門的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經過現場考核、論證,一致認為,工程各項指標和規範規程滿足了設計要求,工程可以安全運行,具備樞紐竣工驗收條件。

白山發電廠一位負責人表示,白山抽水蓄能電站建成並投入運行,可以替代火電容量31.5萬千瓦,節省電源建設投資6.3億元,還可減少燃煤消耗量,每年可為系統節約運行費用4055萬元,同時減輕大氣污染。這對於最佳化電源結構、緩解電網調峰矛盾、提高電網運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