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藍

發藍

鋼鐵零件的發藍可在亞硝酸鈉和硝酸鈉的熔融鹽中進行,也可在高溫熱空氣及500℃以上的過熱蒸氣中進行,更常用的是在加有亞硝酸鈉的濃苛性鈉中加熱。發藍時的溶液成分、反應溫度和時間依鋼鐵基體的成分而定。發藍膜的成分為磁性氧化鐵,厚度為0.5~1.5微米,顏色與材料成分和工藝條件有關,有灰黑、深黑、亮藍等。

基本介紹

將鋼材或鋼件在空氣-水蒸氣或化學藥物中加熱到適當溫度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藍色或黑色氧化膜的工藝。也稱發黑。黑色金屬表面經“發藍bluing”處理後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層主要是四氧化三鐵,內層為氧化亞鐵。

基本簡介

鋼鐵零件的發藍可在亞硝酸鈉和硝酸鈉的熔融鹽中進行,也可在高溫熱空氣及500℃以上的過熱蒸氣中進行,更常用的是在加有亞硝酸鈉的濃苛性鈉中加熱。發藍時的溶液成分、反應溫度和時間依鋼鐵基體的成分而定。發藍膜的成分為磁性氧化鐵,厚度為0.5~1.5微米,顏色與材料成分和工藝條件有關,有灰黑、深黑、亮藍等。單獨的發藍膜抗腐蝕性較差,但經塗油塗蠟或塗清漆後,抗蝕性和抗摩擦性都有所改善。發藍時,工件的尺寸和光潔度對質量影響不大。故常用於精密儀器、光學儀器、工具、硬度塊及機械行業中的標準件等。

鋼製件的表面發黑處理,也有被稱之為發藍的。

發黑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傳統的鹼性加溫發黑和出現較晚的常溫發黑兩種。

但常溫發黑工藝對於低碳鋼的效果不太好。

A3鋼用鹼性發黑好一些。

鹼性發黑細分出來,又有一次發黑和兩次發黑的區別。

發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亞硝酸鈉。

發黑時所需溫度的寬容度較大,大概在135攝氏度到155攝氏度之間都可以得到不錯的表面,只是所需時間有些長短而已。

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發黑前除銹和除油的質量,以及發黑後的鈍化浸油。發黑質量的好壞往往因這些工序而變化

A、發藍液配方(與水溶解):

1# 配方 苛性鈉 600-700克/升 硝酸鈉50-70克/升 亞硝酸鈉180-220克/升

2# 配方 苛性鈉 700-800克/升 硝酸鈉100克/升 亞硝酸鈉100克/升

3# 配方 苛性鈉 600克/升 亞硝酸鈉60克/升 磷酸三鈉20-40克/升

B、皂化溶液配方:肥皂30~50克/升,將肥皂溶解水中,80度以上。

去油液配方:氫氧化鈉10克,碳酸鈉50克,矽酸鈉50克,水1升。

C、工具:

1. 電爐(1500W以上,電爐能夠很好的控制溫度)

2. 0~200玻璃溫度計1支。

3. 塑膠桶一隻,酸洗時用,我是用有手把和蓋子的塑膠痰盂,便宜又實用。

4. 鐵制(最好是不鏽鋼)罐子數隻,如果是一次性使用,可以用廢舊的油漆桶。

5. 方便清潔的自來水源。

D、發藍工藝流程

1. 去油:零件在去油液中煮20~30分鐘,溫度80~100 ℃。

2. 冷水清洗:選用流動清水漂洗。

3. 酸洗:使用鹽酸溶液清洗,常溫,時間不長於30秒

4. 發藍(將發藍液裝在鐵或不鏽鋼容器中,底部用電爐加熱)

①一般碳素鋼 136~138 ℃入槽,142~145 ℃出槽,時間90-120分

②鉻矽鋼 138~142 ℃入槽,145~146 ℃出槽,時間90-120分

③碳素工具鋼、合金鋼、高速鋼 142~145 ℃入槽,146~148 ℃出槽,時間90-120分

5. 水洗:流動冷水或溫水清洗,時間30-60秒

6. 沸水清洗:時間2-5分鐘

7. 皂化處理:溫度80~90℃,時間2-3分鐘。

8. 浸油:在80℃左右變壓器油或錠子油中浸1-3分鐘,油空淨後成品。

相關介紹

鹼性氧化法“發藍”藥液

採用鹼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以防止金屬表面被腐蝕,此處理過程稱為“發藍”。 1.配方: 硝酸鈉50~100克氫氧化鈉600~700克亞硝酸鈉100~200克水1000克

2.製法:按配方計量後,在攪拌條件下,依次把各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勻即可。

3.說明:

(1)金屬表面務必洗淨和乾燥以後,才能進行“發藍”處理。

(2)金屬器件進行“發藍”處理條件與金屬中的含碳量有關,“發藍”藥液溫度及金屬器件在其中的處理時間可參考下表。 金屬中含碳量%工作溫度(℃)處理時間(分)開始終止>0.7135-13714310-300.5-0.7135-14015030-50<0.4142-145153-15540-60合金鋼142-145153-15560-90

(3)每隔一星期左右按期分析溶液中硝酸鈉、亞硝酸鈉和氫氧化鈉的含量,以便及時補充有關成分。一般使用半年後就應更換全部溶液。

(4)金屬“發藍”處理後,最好用熱肥皂水漂洗數分鐘,再用冷水沖洗。然後,又用熱水沖洗,吹乾。

酸性氧化法“發藍”藥液

1.配方: 磷酸3~10克硝酸鈣80~100克過氧化錳10~15克水1000克

2.製法:按配方計量後,在不斷攪拌條件下,依次把磷酸、過氧化錳和硝酸鈣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勻即可。

3.說明:

(1)金屬器件先經洗淨和乾燥後才能進行“發藍”處理。

(2)此法所得保護膜呈黑色,其主要成分是由磷酸鈣和鐵的氧化物所組成,其耐腐能力和機械強度均超過鹼性氧化法所得的保護膜。

4.“發藍”工作溫度為100℃,處理時間為40~45分鐘。在處理碳素鋼時,藥液中磷酸含量控制在3~5克/升;處理合金鋼或鑄鋼時,磷酸含量控制在5~10克/升。應注意定期分析藥液磷酸的含量。

5.“發藍”處理後金屬器件的清洗方法同上。

“發藍”主要以碳鋼為主,45#鋼“發藍”後為黑色;30Crmnsi“發藍”後為棕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