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無尾類
無尾類(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簡介 相關文化 始蛙亞目 負子蟾亞目 鋤足蟾亞目 -
異特龍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
簡述 物種特徵 分布範圍 物種分類 生活習性 -
白尾地鴉
白尾地鴉,俗稱“沙喜鵲”、“沙漠鳥”,是雜食性鳥類,也是新疆唯一的特有鳥類。全世界只有4種地鴉,分布區域僅限於中亞地區從伊朗至蒙古一帶。據中科院新疆生態...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分布狀況 生活習性 食物 -
獸腳類
獸腳類是最早的恐龍類群之一,具有快速奔跑和掠食的能力,包括兩類,一類個體較小,身體輕巧,肢骨內中空的虛骨龍類,另一類是個體中等到大型,身體沉重的肉食龍類...
獸腳類 本項目的分類參考 -
脂類
脂類是人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素之一,供給機體所需的能量、提供機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人體細胞組織的組成成分。人體每天需攝取一定量脂類物質,但攝入過多可導致高...
定義 分類 化學組成 化學結構 功能 -
異
異是一個漢字,讀作yì,本意是指不同的,引申為奇特,與眾不同的,異口同聲,又申引指分開,身首異處。該文字在《廣韻》和《列子·楊朱》等文獻均有記載。
概述 輸入法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 漢英互譯 -
龍類
龍類是中國的一種神話,是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最早出現在5000年前的一座原始社會的墓葬中,現在...
龍的起源 恐龍大致的分類 兇猛的冰棘龍 其它龍類 -
異特龍屬
中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平均身長為8.5米,最長可達9.7米。它們生存於晚侏羅紀的啟莫里階至早提通階,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
簡介 名字來源 存活年代 生活習性 生理特徵 -
異齒龍
異齒龍(Heteroaontosaurus)又稱畸齒龍,意為“長有不同類型牙齒的蜥蜴”,它生活在早侏羅紀的南非,是原始的鳥腳類,同時也是最小的鳥腳類。
基本簡介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與現代哺乳類關係 異齒龍屬 -
《清異錄》
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異錄》,是他雜采隋唐至五代典故所寫的一部隨筆集。書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個門類,共有648條有關內容。保存了中國文化史和社會史...
作者簡介 主要內容 作品價值 寫作特點 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