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畢節縣小壩鎮窩中屯村白馬山麓,一幢木瓦結構的四合院式的房屋掩映在一片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間,那便是60多年後的今天仍讓人難以忘懷的、曾經培養和引導許多進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抗大式學校——鄰里國小。
辦學歷史
1938年10月,生於窩中屯村、由貴州省工委派往延安抗大學習的中共黨員孫煊,因患病受組織安排回到貴陽後,根據省工委的指示回到家鄉——畢節縣小壩,與其叔孫師武一起開展革命活動。在畢節縣工委的領導下,叔侄倆做寨中家族的工作,得到孫氏族長、愛國人士孫壽春的支持,經族中同意,維修孫氏祠堂、招收學生創辦了學校,以革命導師列寧二字的諧音“鄰里”為校名,旨在為革命培養青少年一代,同時作為白色恐怖下的我地下黨組織革命活動聯絡地,以掩護地下黨員和先進分子。學校在當地廣大民眾的積極支持下,於12月開學,孫師武任校長。孫煊任教導主任。學校聘請了共產黨員李一民、邱在陵,愛國進步人士阮家英、吳學敏、葛天回、周樂天、孫定國、孫師禮、孫梓才等為教員,共招收學生6個班300多人。學校創辦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校師生的愛國抗日熱情,校長孫師武從家裡拿出300塊大洋托人從昆明購買了一部德國造的西洋腳踏風琴用於教學,並每年拿出70石穀物(相當於現今的3.5萬斤)用於學校的開支。校長孫師武、教導主任孫煊是不領月薪報酬的,但同樣排有課程。
學術研究
學校開設了時事、語文、數學、歷史、地理、音樂、圖畫、體育等課程,全部採用地下黨員熊蘊竹在貴陽生活書店購進的進步課本,進行抗大式的新型教學。在上時事課時,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革命政治理論的宣傳、愛國主義思想的宣傳及中國抗日形勢的宣傳。這些思想通過學生向其兄弟、朋友、家長傳輸,大家都受到教育。上音樂課時,主要教唱《延水謠》、《黃河頌》、《我們在太行山上》、《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農家樂》等革命歌曲。在農忙季節,孫師武、孫煊經常帶領學校師生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插秧、割谷、栽種包穀,既增強了學生的勞動觀念,又密切了學校同民眾的關係,深受民眾好評。學校還訂閱《新華日報》、《民眾》、《解放》等進步書刊,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校園裡“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高亢、雄壯的歌聲時常在人們的耳邊迴蕩;操場上,籃球在飛,教笛在鳴,汗水在流,活躍著一群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教室里,形勢教育讓大家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消極抗日忿忿不平,對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義憤填膺,恨不得立即奔赴前線抗戰殺敵。鄰里國小的這些課程,是舊學校只知“之乎者也”、主張“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老迂夫子們聞所未聞的。學校師生經過這些新思想、新文化、新觀念的教育和培養,不少人後來成為革命隊伍的領導和骨幹。
文化傳統
鄰里國小用延安精神培養教育進步青年,傳播革命思想,很快為全縣所知。學校雖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也並非是一片淨土,在那血雨腥風的年代,國民黨叫囂“攘外必先安內”,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對鄰里國小他們也沒有放過。1940年,在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時,因畢節縣工委委員葛發聲叛變革命,縣工委書記王芸生、工委委員邱在模、孫煊,進步人士孫師武等相繼被逮捕關進監獄。12月,鄰里國小被畢節縣國民黨當局查封,學校只得停辦。事後不久,在孫壽春的支持下,學校又繼續開辦,一直到畢節解放。
學校領導
秦天真為該校題寫了校名,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主任、原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徐健生作序,以資紀念。2004年5月,中共畢節市委研究並批准鄰里國小為“畢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校園建立紀念碑,以徐健生所寫的序為碑文,旨在對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及革命傳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