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 一畚的泥土。喻微少。
2. 搬裝泥土。
出處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畚土之基,雖良匠不能成其高。” 元 范梈 《送菊》詩:“凌晨試遣霜根送,畚土之微甚珍重。”
《宋史·蘇軾傳》:“ 軾 遂買地築室, 儋 人運甓畚土以助之。”
畚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ěn tǔ,是指一畚的泥土。
1. 一畚的泥土。喻微少。
2. 搬裝泥土。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畚土之基,雖良匠不能成其高。” 元 范梈 《送菊》詩:“凌晨試遣霜根送,畚土之微甚珍重。”
《宋史·蘇軾傳》:“ 軾 遂買地築室, 儋 人運甓畚土以助之。”
畚 běn。〔~箕〕用木、竹、鐵片做成的撮垃圾、糧食等的器具。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古籍解釋畚鍤,拼音běn chā,是指挖運泥土的用具。
běn 畚斸 畚,盛土器。
箕畚,讀音jī běn,漢語詞語,出自《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篇,指用來盛東西和簸糧食的器具。
畚�� 拼音: 解釋: 1.畚,盛土器。�保�大鋤。泛指清道用具。 ...
語出:《左傳·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獵 城 沂 ,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榦,稱畚築……事三旬而成,不愆於素。” 宋 王安石 《...
基本解釋語出:《左傳·襄公九年》:“火所未至,徹小屋,塗大屋,陳畚局,具綆缶,備水器。” 杜預 註:“畚,簣籠。挶,土轝。”
畚,盛土器;插,起土器。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亦借指土建之事。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語出:《呂氏春秋·不屈》:“惠子曰:‘今之城者,或者操大築乎城上,或負畚而赴乎城下,或操表掇以善睎望。若施者,其操表掇者也。’”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