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Odum E.P.是20世紀生態學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生態學基礎》(Fundamentls of Ecology )在出版後的50年內,始終是首選的教學參考書,它影響了全世界幾代生態學家。
本版(第五版)堅持了經典的整體論方法,強調基於等級理論的多層次方法,注重將生態學原理用於解釋人類面臨的問題。主要內容包括: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的發展歷史,生態系統概念與系統能量學,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調節因素與過程,種群、群落、景觀、區域、全球生態學,生態系統發育,生態學專業學生的統計學思維。
作者簡介
Eugene P.Odum (E P.奧德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動物學博士(1939),曾任紐約州Rensselaerville的Edmundc Nilesc Huyck禁獵區常駐博物學家,於1940年到喬治亞大學任教直至去逝,曾兼任美國生態學會主席(1964-1965)。建立了薩瓦納河生態實驗室,創建了Sapelo海洋生物實驗室和生態研究所。出版著作12部,發表論文200餘篇。 1970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獲美國生態學會卓越生態學家獎(1974)、生態學界的最高榮譽——泰勒獎(為環境學成就設立的世界級獎項,1975)、 I'Institut de la Vie獎(法國政府頒發,1975)和Crafoord獎(生態學界內相當於諾貝爾獎的獎項,1987)。
Garv W.Barrett,美國喬治亞大學生態研究所教授。喬治亞大學動物學/生態學博士(1967)。曾任邁阿密大學生態學特聘教授(一1994),喬治亞大學生態研究所主任(1994-1996)。兼任美國科學基金會生態學項目主任(1981-1983),美國科學促進會資深會員(1990),國際景觀學會(IALE)美國分會主席(1988-1990),美國生態系統研究組織主席(1995-1996)及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所主席(1998)。創建了邁阿密環境科學研究所和生態研究中心。 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160餘篇。獲AIBS傑出領導獎(2000)、IALE美國分會傑出景觀生態學家獎(2001)。
編輯推薦
在這部史無前例的生態科學教學參考書第五版中,Odum 和Barrett 將進化和系統生態學整合在經典的整體論方法中。通過探索生態足跡、全球氣候變化、土壤和火生態、複合種群動態、種群遺傳學、生物多樣性、中性理論和景觀可持續性等主題,您將在生態學領域裡獲得更為完整的視野。通過真實世界的實例,您還將學會如何將生態學原理套用到資源管理、保護生物學、生態毒理學、生態系統健康、景觀生態學和恢復生態學等領域。《生態學基礎(第5版)》既具有時代意義,又引人入勝,使您在21世紀的生態學研究更加思路清晰!
前言
《生態學基礎》是生物學領域中一部標誌性的教科書——以閱讀本書進入生態學領域並成為研究者和教師的學生數量為依據,本書是最有影響力的。這本經典著作的新版與前面的版本相比,有很大的修改,但仍沿用先前的書名
即使在20世紀早期,生態學被認為不過是對自然歷史的描繪和思想派系,它也已經具備了作為一門學科的必然性。生態學一直都是關於生物群體的最高和最複雜層次的學科。生態學始終研究整體論和湧現論,是一門自上而下研究生命特性的科學。即使是在實驗室工作的倔強的科學家們,他們關注最簡單的(更易接近的)分子和細胞層次,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深知生物學家最終還是要到達生態學這個層次。為了徹底理解生態學,就要了解生物學的所有方面,而要做一個徹底的生物學家就是做一名生態學家。但在《生態學基礎》出第一版的時候,生態學還是最受冷落的學科,被封圍在一個知識的角落裡,除了一些分散碎片外,難以進行描述。Odum這本書猶如一張地圖,讓我們得以辨明方向。我們仍需要它來學習生態學的範疇和主要特徵。2002年,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所對《生態學基礎》早期幾個版本的效果進行了一項調查,表明本書引導了最多的專業人士進入個體和環境生物學領域(Barrett和Mabry,2002)
與第一版相比,第五版展現了我們在有關複雜的理論和模型方面實質性的進步和實驗研究進展。最初的基本主題——生態系統分析、能量和物質循環、種群動態、競爭、生物多樣性等——已經成為學科分支。它們相互之間以及與個體生物學的相關性不斷增強
此外,生態學如今被認為不只是一門生物科學,還是一門人類科學。人這個物種的未來取決於我們對其的理解程度,以及我們利用生態學來明智管理自然資源的程度。我們以市場經濟(我們的日常福利所必需)為生,同時也以自然經濟為生,後者是我們的長遠福利(甚至關乎我們的生存)所必需的。可以說對公共健康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態學的一個套用。這絲毫沒什麼令人吃驚的。畢竟我們是生態系統里的一個物種,適應這個星球表面特有的條件,和其他生物物種遵循相同的生態學原理。
這一版《生態學基礎》提供了生物組織較高層次間的一個平衡方法。它可以作為大學主修課的一個基礎生態學課本——不僅是生態學和普通生物學,還包括保育生物學和自然資源管理等新專業。
目錄
序
前言
致謝
第1章 生態學的範疇
1.1 生態學的歷史及與人類的關係
1.2 生物組織層次
1.3 湧現性原理
1.4 超越性功能和控制過程
1.5 生態交叉學科
1.6 生態學模型
1.7 學科還原論到跨學科整體論
第2章 生態系統
2.1 生態系統和生態系統管理的概念
2.2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2.3 梯度和生態交錯帶
2.4 生態系統實例
2.5 生態系統多樣性
2.6 生態系統的研究
2.7 地球化學環境的生物控制:蓋亞假說
2.8 全球生產和分解
2.9 微宇宙.中宇宙和宏宇宙
2.10 生態系統控制論
2.11 人類技術生態系統
2.12 生態足跡的概念
2.13 生態系統分類
第3章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
3.1 與能量相關的基本概念:熱力學定律
3.2 太陽輻射和能量環境
3.3 生產力的概念
3.4 食物鏈及食物網中的能量分配
3.5 能質:能值
3.6 新陳代謝和個體大小:3/4冪法則
3.7 複雜性理論.能量學的尺度及收益遞減規律
3.8 承載力及可持續性的概念
3.9 淨能的概念
3.10 以能量為基礎的生態系統分類
3.11 能量的未來
3.12 能量和金錢
第4章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4.1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基本類型
4.2 氮循環
4.3 磷循環
4.4 硫循環
4.5 碳循環
4.6 水循環
4.7 周轉與滯留時間
4.8 流域生物地球化學
4.9 非必需元素的循環
4.10 熱帶的營養循環
4.11 循環途徑:循環指數
4.12 全球氣候變化
第5章 限制與調節因子
5.1 限制因子的概念: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5.2 因子補償作用與生態型
5.3 作為調節因子的生存條件
5.4 土壤:陸地生態系統的組分
5.5 火生態
5.6 其他物理限制因子
5.7 毒性物質的生物放大
5.8 人為脅迫是工業社會的限制因子
第6章 種群生態學
6.1 種群的特性
6.2 有關率的基本概念
6.3 內稟自然增長率
6.4 環境承載力的概念
6.5 種群波動和周期性振盪
6.6 種群調節的密度制約和非密度制約機制
6.7 種群分布格局
6.8 群聚的阿利氏規律與庇護
6.9 巢區和領域性
6.10 複合種群動態
6.11 能量分配和最佳化:r-選擇和K-選擇
6.12 種群遺傳學
6.13 生活史特性和策略
第7章 群落生態學
7.1 兩個物種間相互作用的類型
7.2 協同進化
7.3 共同進化:群體選擇
7.4 種間競爭與共存
7.5 正/負相互作用:捕食.食草.寄生和化感作用
7.6 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7.7 棲息地.生態位和同資源種團的概念
7.8 生物多樣性
7.9 古生態學:古代群落結構
7.10 從種群和群落到生態系統和景觀
第8章 生態系統發育
8.1 生態系統發育的策略
8.2 頂極的概念
8.3 生物圈的進化
8.4 與巨觀進化.人工選擇和基因工程相比的微進化
8.5 生態系統發育與人類生態學的相關性
第9章 景觀生態學
9.1 景觀生態學的定義及其與組織水平概念的關係
9.2 景觀要素
9.3 群落和景觀水平上的生物多樣性
9.4 島嶼生物地理學
9.5 中性理論
9.6 時空尺度
9.7 景觀幾何學
9.8 景觀可持續性的概念
9.9 人類主導的景觀
第10章 區域生態學:主要生態系統類型與生物群區
10.1 海洋生態系統
10.2 淡水生態系統
10.3 陸地生物群區
10.4 人類設計和管理的系統
第11章 全球生態學
11.1 從年輕到成熟的過渡:走向可持續文明
11.2 生態-社會差距
11.3 全球可持續發展能力
11.4 情景方案
11.5 長期轉變
第12章 面向生態學專業學生的統計學思維
12.1 生態系統和尺度
12.2 理論.知識和研究設計
12.3 生態學研究單元
12.4 推理方法及可靠性
12.5 生態學實驗與觀測方法的比較
12.6 生態學中的統計學思維
12.7 證據的性質
12.8 證據與假說的檢驗
12.9 正確問題的明確表述
12.10 出版還是“出家”?
12.11 證據導向的選擇
12.12 兩條發現之路
12.13 證據力範式
術語表
參考文獻
鳴謝
索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