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黃化病毒病

甜菜黃化病病毒,作用於葉部,除能侵染甜菜外,還可侵染菠菜、中亞濱藜、市藜、灰綠藜、水蓼、車前、篇蓄、藜等。常用鑑別寄主有番杏、菠菜、菊葉濱藜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甜菜黃化病毒病
英文名:Beet mild yellow
病原中文名:甜菜黃化病毒
病原拉丁學名:Beet mild yellowing virus簡稱BMYV
病害類型:病毒
主要危害作物:除能侵染甜菜外,還可侵染菠菜、中亞濱藜市藜、灰綠藜、水蓼、車前、篇蓄、藜等。常用鑑別寄主有番杏、菠菜、菊葉濱藜等。
主要為害部位:葉

為害症狀

我國東北、內蒙、甘肅、寧夏、新疆、河北、山西、陝西等省均有發生,一般年份發病率50%~60%,塊根減產20%~25%,含糖量下降2~4度,染病後種子減產30%。初發病時出現零星病株,後擴展連片,嚴重的一片金黃。病株先底層老葉葉尖或葉緣變為橙黃色,漸向葉中心處擴展,致葉脈間出現大小不一、形狀不定的黃色斑塊,後斑塊擴展致全葉變黃,僅葉脈保持綠色。病葉片增厚,變脆易破裂,就全株來說僅心葉保持綠色,外層葉均變黃乾枯。盛夏中午時健葉下垂,病葉直立。有的後期病葉受交鏈孢菌腐生,出現黑褐色霉狀物,葉枯萎捲曲。

病原形態特徵

Beetmildyellowingvirus簡稱BMYV,稱甜菜黃化病毒,屬病毒。病毒粒體絲狀,絲狀體直徑100nm,長1250nm。病毒體外存活期2~3天。52℃經10分鐘致死。稀釋限點10000倍。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母根是主要侵染來源。甜菜種子帶毒率僅0.01%~0.5%,不是主要侵染源。遠離採種區的原料甜菜的雜草,尤其是藜科雜草和冬季菠菜是重要侵染源。主要由桃蚜(myzuspersicae)、豆蚜(Aphisfabae)傳播。汁液摩擦也可傳毒。該病發生流行與毒源、蚜蟲數量及影響蚜蟲活動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內蒙古5月下旬有翅蚜開始活動,7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出現兩次高峰。6月中旬田間出現中心病株,8月中旬大發生,9月10日後新病株不再出現。有翅桃蚜的發生是該病流行重要條件,蚜蟲消長受溫度、濕度、降雨量制約。氣溫25℃、相對濕度40%~60%利其遷飛和繁殖。7月上旬降雨量多能減少有翅蚜發生和遷飛,反之蚜蟲遷飛高峰提前,遷飛量大,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工農2號、內蒙古3號、甜研3號、504等較抗病或耐病品種。
(2)採種母根區與原料甜菜地距離1000m以上,且採種地安排在下風頭。
(3)及時清除雜草,減少蚜蟲發生量和毒源。
(4)在蚜蟲遷入甜菜地之前的6月中旬~7月上旬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
(5)症狀出現時,連續噴灑磷酸二氫鉀或20%毒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0.5%抗毒豐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原抗毒劑1號水劑)250~300倍液、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隔7天1次,促葉片轉綠、舒展,減輕為害。

地理分布

東北、內蒙、甘肅、寧夏、新疆、河北、山西、陝西等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