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高台

甘谷高台,甘肅省甘谷縣流傳著一種演變於900多年前軍隊習慣的古老民間社火――“高台”。

簡要介紹

甘肅省甘谷縣流傳著一種演變於900多年前軍隊習慣的古老民間社火――“高台”。今年的正月十四,周邊村鎮搭起的“高台”照例將進城表演,屆時這個小縣城會萬人空巷。

歷史典故

“高台最初的形成是源於戰爭,當時宋朝和西夏打仗,宋朝大將楊文廣駐守甘谷安遠鎮,每次勝仗,士兵們都要把將領拋向空中,以此表達慶賀。”甘谷縣文化館館長牛勃向記者這樣解釋“高台”的來由。後來戰爭結束,但人們為了慶賀勝利和喜悅,將向“空中拋人”的方式保留了下來。斗轉星移,“空中拋人”逐漸演變為將5歲以下的孩童固定在鐵架子上面,但表現的卻依舊是老百姓所熟悉的那些故事――《楊家將》《西廂記》《西遊記》……
起先,“高台”應該叫“高抬”。被固定在鐵架子上的孩童畫上戲妝,穿好戲服,周圍被裝飾成相符的環境,造型奇特,生動傳神。然後眾人將鑲入石塊的鐵架子抬起移動,故名“高抬”。隨著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高抬”不再用眾人以力相搏,而是被搬上了農機車輛,但鐵架子下保持穩定的石頭在車廂內形成一個石台,名字也就被叫作“高台”了。

節日表演

在甘谷,正月十四“高台”進城表演已經成了每年春節的一個固定節目,似乎看不上“高台”當地人的這個年過的就不怎么像年了。長期以來,當地流傳著安遠鎮和盤安鎮的兩種風格的“高台”。牛勃說,由於盤安鎮屬於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所以這裡“高台”的風格受長安文化的薰陶,多以《西廂記》《西遊記》《八仙過海》等文戲為主。而安遠鎮則是大宋和西夏展開拉鋸戰的必爭之地,所以“高台”造型偏向《楊家將》《隋唐演義》等武戲。
“今年的‘高台’,我們從臘月十八就和各村的村支書開會研究了,匠人已經找好了。”甘谷縣安遠鎮的黨委副書記李旭輝說的“匠人”,其實就是會搭“高台”的人,這些人的手藝都是老輩人代代相傳所得。鄉親們的經濟條件一年比一年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選中,全家人過節一塊高興。
“我們今年的‘高台’要表現一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農村變化,國家的惠農政策,還有我們的土特產。”安遠鎮南城村的村支書李向陽的一番話透露了這留在後面的一手。
現在的農民不光懂得了科學發展農業,也知道了如何外向型地發展自己,而藉助文化傳播的東風揚自身發展的帆,也給“高台”這樣一個民間社火的活化石賦予了新的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