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絨鼠

尾兩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 眶間區較寬而平坦,中內略凹陷。 齶孔較長,後緣達臼齒齒槽前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甘肅絨鼠
拉丁名:Eothenomys eva(Thomas,1911)
別名:絨鼠、洮州絨鼠

形態特徵

體形中等,體長92-95毫米,尾甚長,通常為體長之半,尾覆毛稀而短,可見環狀鱗片。耳殼較小,略露出被毛之外。四肢細弱,前足個5指,拇指極小,指爪細弱,後足個5趾。軀體毛色自吻端、額部、體背部到臀部呈棕褐色或暗棕褐色,後背和臀部稍染淺赭色,體腹面呈灰褐色。所有被毛的毛基被為深黑灰色,但腹部毛基稍淺而短,呈淡黑灰色。尾兩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前後足上面灰白、污白或淡黃白色。頭骨略扁平,不特別隆凸。眶間區較寬而平坦,中內略凹陷。無眶上脊。顴弓略向外擴展,矢狀脊和人字脊均顯著。齶孔較長,後緣達臼齒齒槽前緣。齶內末端平直,不與翼狀突相聯。聽泡較隆脹面大。上門齒垂直向下,第一上臼齒橫葉後有4個齒環,第二上臼齒橫葉後具3個齒環,第三上臼齒橫葉後有2個齒環及1個似“y”字形小葉,此小葉形狀多不穩定。第一下臼齒的橫葉前方具4個齒環及1個近似“三葉形”的前葉,第二下臼齒的橫葉前方有2個齒環和1保左右貫通齒環,第三下臼齒為左右貫通的3個齒環。

生態環境

棲息于海拔2480米的森林灌叢。以草、嫩樹芽、葉和皮為食。

地理分布

見於我省循化且孟達天池地區。省外分布於陝西、湖北、甘肅、四川等地。是我國特有種。

經濟價值

啃食幼林,但回分布區很狹,危害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