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甄夢初(1909-1990),又名兆熊,號乾達。廣東省開平縣人,是建國以來廣東省授予的第一批名老中醫之一,德馨粵南北,譽享省港澳。
學術經驗
甄夢初是甄氏醫學的成大業者,先生善於尋求古訓,博採眾方。先生行醫60餘載,長居嶺南之地,瀏覽涉獵中醫各門派著作,尤對嶺南溫病一派研究頗深,熟讀葉天士、吳瑭、王孟英的醫籍,在實踐中靈活套用,他源於古籍,又不拘於古方,更有創新,將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立意新穎,見解獨到。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研究,臨證多取法於葉天士的《臨證指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醫學理論。臨證時,重視四診、八綱,尤重舌脈二診之變化;注重“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治則於臨床的指導;治病重本,善抓主證分析,遣方靈活,用藥配伍嚴謹,藥味少,劑量輕,療效好,且善於採用療效顯著而易得的草藥治療各種疑難雜症。
甄老不但善治溫熱時病、小兒疳積、瘰癧癭瘤等證,而且更精於痹症(及其類證)、癆證(肺結核病)的診治。並形成了一套治療此類病症的理論和經驗。
對於痹症,甄老認為痹者閉也需識清,其致病之因風濕二邪必在,因此治療上重通絡以速祛邪,且要注意酌情調補氣血,並創擬穿海湯一方治療痹症,臨床療效確切。
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於傳統理法的基礎上,基於對“痹”、“癆”諸證之體會而立“痹癆必瘀,瘀去證消”的觀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甄老認為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是各種痹症的共同病機,“久病必瘀”、“久病入絡”是癆者必瘀的理論基礎。故“通”是治療痹症的總的原則和要求,而治癆首先應活血化瘀,再行補肺滋陰。基於傳統理法之上,用“祛瘀通絡法”結合辨證,治療痹癆二證,可取顯效。
甄先生對於溫熱時病的組方又另闢蹊徑。外感熱病,嶺南地區多發,他按照自己的獨特的理論,並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對外感風熱、濕溫等疾病的治療,在組方選藥上善用嶺南本草,在治療上注重固護脾胃之氣,每得良效。
甄夢初先生把畢生精力都投入中醫臨床事業,對後輩注重言傳身教,遺憾的是沒有留下完整的學術專著,僅受當時報刊、雜誌之邀將學術經驗的精華部分刊出而得以留存,其餘信息只能從其讀書筆記、手稿以及繼承者中了解。
成長曆程
甄夢初1909年11月7日出生在廣東省著名的僑鄉台山縣新昌新廣里(今開平市),幼時在鄉私塾及國小讀書,他聰穎好學,悟性甚高,熟讀《論語》、《孟子》等,紮下良好的古文根底。祖父甄銓光從業於中醫藥。父親甄顯松,年青時在家從事經營藥材買賣生意,1921年遠涉重洋羈留英國,1924年得到同宗兄弟的提拔設法由英國轉往美國開設醫藥店鋪,幷兼任中文報紙片編輯。母親李瑞琴出生於中醫藥世家,她祖父更是當地骨傷科名醫,自小跟隨祖父、父親認藥辯藥,精通醫理,擅長用單味中草藥醫治骨外傷及用手法檢查復位,精通碎骨接駁術。在家屋前屋後種中草藥,用祖傳醫術幫助鄉親,不收取分文,惠及慕名而來的病員。甄先生耳濡目染,自小便對中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涉獵一些簡單的醫學入門典籍,隨著醫學知識的積累對醫道漸有所悟,醫學志趣越濃,自此確立了繼承祖業、懸壺濟世的志向。
因老先生之父輩在廣州及香港均有生意買賣,故先生少年時期就於兩地居住,1926-1929年期間分別在廣州培正學校及香港聖約翰學校接受現代教育。1929年就讀於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接受了正規醫學教育。由於學習勤奮、醫道悟性高,甄先生在廣東中醫專門學校還沒畢業時,就得到校長陳任枚的賞識,在廣東中醫院出任主診醫生。畢業後,小小年紀就已經在廣州、香港、澳門一帶開設醫館(各開一間醫藥館,定時去開診)。1935年在廣州惠愛西路(現中山六路)贊壽堂藥店開設分所。抗戰爆發後,1938年秋廣州淪陷,先生舉家北遷輾轉扺達戰時省會韶關,於韶關市曲江東河壩中心路開設醫藥館(可惜1944年被日寇燒毀)。
當時作為臨時省會的韶關病員特別多,對待來醫館診病的病員,不論貧富貴賤,不論身份好壞,不論地位高低,一視同仁,危重病人優先依次診治,有錢者隨意付錢,窮人不收診金還送醫贈藥。1944年韶關的醫藥界已感覺到中醫藥要科學化的工作,先生乃先作宣傳,與當時名醫江濟時、江漢榮、李家任、吳粵昌發起創辦《廣東醫藥旬刊》,並任刊社董事和總務組職務,成為當時頗有影響力的醫學刊物之一。戰時厲疫橫行,韶關發生霍亂,醫院缺乏,無法收治病員,先生又與社會人士倡議籌建廣東方便醫院,並帶頭積極捐款籌備。當時國難當頭,鑒於天職所在,除完成醫館的工作,還義務擔任廣東方便醫院籌備委員會醫務組長、內科醫師。1943年4月兼任該院醫務科長。其時抗日將士缺乏醫療,先生毅然不顧安危擔任韶關抗日醫療救扶隊隊長,行管理診治業務之責。這期間先生因學驗俱豐,醫術精湛,醫德崇高而名噪粵北,活人無數。所謂“醫者之道,仁心第一,仁術第二。急病者之所急,體病者之情傷,務求心德一致,憫恤之心不可因人而異。”甄先生為人治病,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且以不論報酬之厚薄,出診路途之遠近而為病者所稱頌。
抗戰勝利後醫館在韶關民生路復業。1946年12月先生再赴香港九龍荔枝角道執業。翌年秋復回廣州,先後在越華路、惠福路、解放路開設醫館。此時,廣州最駭人聽聞的是“肺癆”病即肺結核,當時的醫藥條件較差,得該病者唯等死。先生獨創“鐵破湯”,以中草藥為主,價錢便宜,治療效果顯著,惠及廣大病員。在解放前數年中,先生不僅治病救人,並熱心於社會活動,先後兼任廣州市人力車行業工會醫務顧問、惠福區醫務主任、廣州市茶居粉麵餅行業工會和廣州市理髮行業工會常年醫席,均是義務出診,奉行“一切為病者服務”宗旨。
新中國成立之初,老先生為使自己的醫術更精、醫理更明,便多次到省、市中醫院進修班及針灸班深造,以致醫理學驗更臻深化。1956年全國實行公私合營,廣東中醫院改名為廣東省中醫實驗醫院、廣東省中醫院。老先生應召入廣東省中醫院內科工作,從此也結束了幾十年的私營醫館生涯。願遂志就,從此便全身心投入祖國中醫藥事業。臨床之餘,首先認真研讀古典醫籍,開卷於《內經》、《傷寒》、《金匱》,繼而於《千金要方》、《本草綱目》,中醫經典爛熟於心,先生常說“學而不思則罔”,學習要善於思考,要把書本與自己思想結合起來,才能文有所解,理有所悟。他既善理論,又重臨床,既重繼承,又強調發展,敢於創新,在理論學術上多有發展。老先生不僅以醫術服人,更以為人謙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深受民眾讚揚和歡迎。在人才培養上,他也甘做人梯,無私的將自己的心得一一傳給年輕的醫生,為醫院培養了一大批醫療骨幹,對醫院的建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1978年甄先生晉升為內科副主任醫師,並榮獲省政府頒發的首批“廣東省名老中醫”的稱號。歷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廣東省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和第四、第五屆省政協委員等社會職務。198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為表彰老先生從事中醫工作五十年並取得了優異成績特發榮譽證書以示嘉獎。
醫學世家
甄夢初出生於三代中醫世家,祖父甄氏金光公,業中醫藥20餘載,年48去世。其父甄顯松為藥業工人,經營中藥材買賣,其母李瑞琴略通醫道,善手法正骨,常為鄉里宗親療疾治病,求醫者眾,甄先生耳濡目染,便對醫學產生了興趣,開始涉獵一些簡單的醫學入門典籍。隨著醫學知識的積累,他對醫道漸有所悟,醫學志趣越濃,自此確立了懸壺濟世的志向。至甄夢初這一代,甄家醫藥業真正得到發揚光大,而聞名於嶺南。 甄夢初先生之父輩在廣州及香港均有生意買賣,故甄先生少年時期就於兩地居住,1926~1929年間,分別在廣州培正學校及香港聖約翰學校接受現代教育。1929年就讀於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接受了正規醫學教育,由於學習勤奮、醫道悟性高,甄先生在廣東中醫專門學校還沒畢業時,就得到校長陳任枚的賞識,在廣東中醫院出任主診醫生。畢業後,小小年紀就已經在廣州、香港、澳門一帶開設醫館。抗戰爆發,甄先生舉家北遷,開業於韶關市。由於學驗俱豐,醫術精湛而名噪粵北,活人無數。所謂“醫者之道,仁心第一,仁術第二。急病者之所急,體病者之情傷,務求心德一致,憫恤之心不可因人而異。”甄先生為人治病,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且以不論報酬之厚薄,出診路途之遠近而為病者所稱頌。雖醫業繁忙,先生仍熱心於公益事業。當時國難當頭,抗日將士、家屬缺醫少藥,鑒於天職所在,遂毅然擔負起韶關市患病官兵及出征家屬醫療服務隊東河區隊長之職,而行管理及義務診治之責,為粵北將士及人民的醫療保障工作做出了貢獻。1940年11月,與江濟時、江漢榮、李家任、吳粵昌等當時的名醫一起發起並組辦了“廣東醫藥旬刊”,成為當時頗具影響力的醫學刊物之一。
抗戰勝利後,甄先生復回廣州執業,為使自己的醫術更精、醫理更明,新中國成立之初便多次到省、市中醫院進修班及針灸班深造,以致醫理學驗更臻深化。先生更熱心公益,關注社會群體,1946~1956年先後兼任廣州市人力手車工會惠福區醫務主任、市茶居工會醫事顧問、市理髮工會醫事顧問等職務。
1956年應召入廣東省中醫院內科工作,願遂志就,從此便全身心投入祖國中醫藥事業。臨床之餘,首先認真研讀古典醫籍,中醫經典爛熟於心,先生常說“學而不思則罔”,學習要善於思考,要把書本與自己思想結合起來,才能文有所解,理有所悟。他既善理論,又重臨床,既重繼承,又強調發展,敢於創新,在理論學術上多有發展,並與當時的其他名醫一起成為嶺南地區中醫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之一。甄先生不僅以醫術服人,更以為人謙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深受民眾讚揚和歡迎。1978年晉升為內科副主任醫師,後又擔任內科主任醫師,並榮獲廣東省名老中醫的稱號。在人才培養上,他也甘做人梯,無私地將自己的心得一一傳給年輕的醫生,為醫院培養了一大批醫療骨幹,對醫院的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甄駕夷(1934-2008),甄夢初之長子,是甄氏醫學的第四代傳人,從醫50餘年,為廣東省中醫院內科主任。甄駕夷幼承庭訓,少年時期隨其父輾轉各地,得其言傳身教,及至年長即在廣東省中醫學院的前身——廣東省中醫專門學校接受正規醫學教育,於閒暇時分潛心鑽研溫病及嶺南雜病,積累的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30歲至其退休以後一直受聘於廣東省中醫院,由於醫德高尚、醫術高超,受病家、民眾歡迎甚多,頗有乃父之風。
甄駕夷在外感高熱、風濕痹症、癭瘤等內科雜症,妊娠嘔吐、產後虛弱以及小兒疳積等方面均有較深的體會,尤其在治療內科雜症上療效顯著,很好地延續和發展了甄夢初先生的醫學理論和經驗。
張忠德,是甄氏醫學的五代傳人,也是甄氏醫學的發展者,為甄夢初先生的孫女婿。中醫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研究生導師,原任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主任,現於廣東省中醫院醫務處擔任處長一職。
張忠德教授198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本科,分配到廣東省中醫院工作,於同年拜甄夢初老先生門下,一心從醫,盡得師傳。張教授在跟隨甄老期間通過反覆實踐,在辨證候,立治法,選方藥等方面耳濡目染,逐漸領悟甄老的學術理論的精義和經驗技術的竅門,師友砥礪,教學相長,最後得到甄老的賞識成為甄家一份子,並在甄老逝世後保留了甄老的一批親筆遺作,反覆學習研究,將甄氏醫學很好的延續和發展下去。
張忠德教授以呼吸內科見長,將甄老的“通瘀”理論廣泛套用於臨床,用於治療肺結核、胸膜炎、胸積水、肺間質纖維化等病取得理想的效果,對外感高熱,以及風濕痹症、癆證、癭瘤瘰癧等內科雜病同樣頗有心得。對甄夢初先生用藥不求名貴,常以尋常之藥救治疑難沉疴,主張用藥簡便廉驗,以減輕患者負擔的醫風尤為尊重,並將其貫徹到自己的醫學實踐中。張教授其人睿智博學、幽默風趣,且得甄家醫學真傳,醫學成就頗高,在病人中同樣享有很高的聲譽。
成就與貢獻
甄夢初在臨床中善於尋求古訓,博採眾方。正如孫思邈云:“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如此方能成為“大醫”。他認為醫者應兼取眾長,補己之短,不宜只固於某家某派;對於現代先進的醫學技術成果一應汲取利用,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求新務實和與時俱進的觀點;應匯中西醫醫理於一爐,結合個人經驗與辨證治療將更能取效於臨床。先生行醫六十餘載,長居嶺南之地,瀏覽涉獵中醫各門派著作,尤對嶺南溫病一派研究頗深,熟讀葉天士、吳塘、王孟英的醫籍,在實踐中靈活套用,他源於古籍,又不拘於古方,更有創新,將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立意新穎,見解獨到。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研究,臨證多取法於葉天士的《臨證指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醫學理論。臨證時,重視四診、八綱,尤重舌脈二診之變化;注重“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治則於臨床的指導;治病重本,善抓主證分析,遣方靈活,用藥配伍嚴謹,藥味少,劑量輕,療效好,且善於採用療效顯著而易得的草藥以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先生用藥不求名貴,常以尋常之藥救治疑難沉屙,主張用藥簡便廉驗,以減輕患者負擔。甄先生擅長內科雜病,不但善治溫熱時病、肝胃等證,而且更精於痹症(及其類證)、癆證(肺結核病)的診治。
甄夢初先生在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研究中,所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獨特的醫學理論,為我國中醫藥學術的繼承、挖掘、發展以及豐富和完善中醫理論體系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學術思想
甄夢初先生主要學術思想,作品包括1964年韶關地區衛生局中醫學術活動的《肺結核的治療體會》,1977年3月《中醫臨床》院刊的《痹症治驗》,《老中醫醫案醫話選》的《痹症治驗》,院內學術活動資料《結核球一例臨床小結》,《中醫臨床》院刊第四期的《鐵破湯臨床套用》,1978年1月的《臨症見解》的《穿海湯治療痹症》(由廣東省中醫院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此書曾獲1979年省科學大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