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

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大劇院——珠海大劇院2010年4月28日動工建設,選址位於情侶路野狸島海濱,憑海臨風,選址獨具特色。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投資估算約10.8億元人民幣。2013年12月29日主體結構封頂。2017年元旦,由陳可石教授主創設計的經典文化工程,經過8年精心打造後迎來首場演出。珠海大劇院曾被命名為珠海歌劇院,首演之前,名稱才最終確定為珠海大劇院。

基本信息

項目介紹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位於珠海情侶路野狸島海濱,建設工期為4年左右(2010年起建)。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劃展覽館選址於情侶路與梅華路交會處的文化公園東南角。
珠海市文化館新館坐落在拱北聯安路北側,其設計如一把“珠海豎琴”。
投資10.8億元、日月貝、海島上的大劇院……這些關於珠海大劇院的“關鍵字”珠海人並不陌生,這個1992年就正式立項的項目終於從紙上變為現實。今天,珠海大劇院、珠海市博物館、城市規劃展覽館、珠海市文化館“一院三館”奠基儀式在野狸島舉行,這些重大文化工程建成之後將提升珠海片區資源價值,結束珠海沒有一座大型大劇院的歷史。
2010年4月27日,“一院三館”設計單位與媒體舉行見面會,他們各自闡述了設計理念並回答了各路記者的提問。

投資金額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選址在野狸島,規劃用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 5萬平方米,投資估算約10.8億元人民幣。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劃展覽館項目位於情侶路與梅華路交匯處的文化公園東南角,面朝情侶路,東臨香爐灣,與野狸島隔海灣相望,規劃用地面積約50335.94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6.5億元。珠海市文化館新館項目位於珠海市拱北聯安路北側,項目占地面積951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895平方米,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
據悉,“一院三館”總投資高達18.9億元。

總設計師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日月貝”建築設計是由北京大學教授、中營都市總設計師陳可石教授主持設計。珠海大劇院在2009年由珠海市政府向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吸引了包括北京國家大劇院設計師和國家體育館“鳥巢”設計師在內的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士等國三十餘家著名設計機構以及國內頂尖設計大師的競標。最終,陳可石教授和中營都市設計團隊提出的“日月貝”方案脫穎而出,最終獲勝,確定為最終實施方案。

設計理念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
“日月貝”設計靈感來源於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維納斯這個愛與美的女神是從貝殼裡誕生的,再加上日月貝只有珠三角獨有,所以就有了日月貝這個理念。”
對於該項設計,中標方案設計師陳可石教授的詮釋是:“在宇宙中,日月是最純淨的;在海洋里,貝殼是最美麗的。”他說,珠海大劇院是目前中國唯一建在海島上的大劇院,在一望無際的藍色海面上與鬱鬱蔥蔥的野狸島交相輝映,可以創造出大劇院建築無比崇高的藝術魅力。
大劇院設計方案突出體現了大劇院建築的原創性和藝術價值,它不僅來自 “日月貝”這一獨特的海洋物種,更對“貝殼”的形象加以提煉,用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進一步表現空間的意義。

設計特色

在設計方面,珠海大劇院是一大一小兩組“貝殼”的形體,構成了大劇院的整體形象,珠海市博物館和城市規劃展覽館卻是以海天相連的橫縱式設計取勝,這種橫縱式的設計使兩館成為一個和諧而有機的整體。而珠海市文化館的立面設計取義“豎琴”,建築整體線條流暢、簡潔大氣,設計中以簡約平和的手法組合穿插窗框構件,就像一串串動感極強的音符,形成輕盈舒展的韻律,彰顯了文化館的藝術氛圍。

建築特色 

珠海大劇院
在效果圖上,珠海大劇院就像是一大一小兩組“貝殼”的形體,白天呈現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貝生於珠,珠生於海”,詮釋的是珠海在中國大陸率先擁抱海洋文明、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禮的富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城市精神特質。

容納人數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
珠海大劇院項目將採用世界先進聲、光學設計和舞台工藝設計。大劇場可容納1600人,由前廳、觀眾廳和舞台三部分組成,滿足大型歌舞劇、音樂劇、芭蕾舞劇、話劇、交響樂、大型綜合演出等需要,小劇場可容納500人。

兩館設計

“兩館”設計的海濱花園為東部的入口區,面山花園為西側的休閒區,為訪客提供了輕鬆舒適的休憩環境。將珠海市依山傍海的優越地理特徵融入到兩館綜合體的景觀設計中,充分體現了珠海當地的海濱特色。入口廣場上晶瑩璀璨的“明珠”雕塑出自珠海古老的漁女傳說。
大型展廳在豎直方向由中空相連,中空空間也呈螺鏇狀,與訪客路線相呼應,飄逸而靈動。塔樓內部豎向空間與內向型走廊間有著連續的變化,創造出複雜多樣的空間、光線及朝向的變換。這種靈動的設計原則在塔樓的頂層達到頂峰:訪客透過大玻璃窗可以鳥瞰整個珠海。

文化館設計

珠海市文化館根據國家一級文化館建設標準,建設並結合珠海市文化建設的需要,本項目的功能設定分為市文化館、小劇場、電影城和露天文化廣場等四大部分。

專家訪談 

在當今中國設計界,絕大多數大型公共建築由外國建築師設計,導致有的城市標誌性建築,業主方指明“一定要外國建築師設計”。這是一種文化的不自信和制度的悲哀。迄今為止,陳可石是第一個在國際大劇院建築設計方案競賽中,力挫群雄中標的中國建築師,其艱難可想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因中國本土建築師的崛起,珠海大劇院或將成為中國當代少有的原創性經典建築。
2009年9月,珠海市政府發出中標通知書後,馬上邀請陳可石到珠海演講,向市民講述大劇院方案構思全過程。“我在看完珠海大劇院選址之後,一直在想,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海上的大劇院。”陳可石介紹,大劇院的用地是珠海香洲灣野狸島的北面填海填出的一塊土地。“當時,我站在西邊情侶路上看這塊升起于海面的土地,我就在想,只有什麼樣的形象升出海面最能夠吸引人呢?我首先想到了‘日出東海'。”
陳可石說,他的第一張構思草圖就是“日出東海”。但是後來發現不行,因為大劇院還有一個音樂廳,所以是兩個建築單體,不可能有兩個太陽同時從東海升起,然後又想到了“海上生明月”。他的第二張構思草圖就是“日出東海”加上“海上生明月”。但是,太陽和月亮不會在同一個時間從海面上升起。當時,陳可石在學校的“美學和藝術史高級講座”剛好開課,他講到了藝術大師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美神維納斯站在貝殼上,在海面上升起,於是就聯想到了產於珠江口的“日月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