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進化論

珠寶進化論

首飾是指佩戴在人體上的裝飾品。現在廣泛指以貴重金屬、寶石等加工而成的雀釵、耳環、項鍊、戒指、手鐲等。具有表現社會地位、顯示財富意義。經過長久發展,逐漸形成了集時尚性、收藏價值和科技體驗於一身的現代珠寶。

首飾是指佩戴在人體上的裝飾品。現在廣泛指以貴重金屬、寶石等加工而成的雀釵、耳環、項鍊、戒指、手鐲等。具有表現社會地位、顯示財富意義。經過長久發展,逐漸形成了集時尚性、收藏價值和科技體驗於一身的現代珠寶。
萌芽期
最早的首飾是3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項鍊。人們用經過工藝加工的鑽孔礫石、善牙、魚骨、蛤殼等組合穿綴成串飾,佩在項間。有的魚骨還留下紅顏色的染色痕跡。原始裝飾的出現,也是先民征服自然和狩獵生活的反映。
緊接著是造型古拙,顏色絢麗的古埃及首飾,最早是用來辟邪護身用的,以大量象徵宗教性的紋樣出現:太陽、蛇、聖甲蟲等。埃及人認為黃金是太陽神的賜物,黃金飾品是權利與生命的象徵。古埃及人是色彩大師,也是鑲嵌工藝大師。他們將彩色寶石、玻璃、陶料非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可以說他們在首飾上取得最大的成就就是色彩創意和諧的組合。古埃及婦女戴著發環、發卡、項鍊、手鐲,在腰下圍著狹長的珍珠飾帶。指環上經常是一個聖甲蟲,它用一根小繩系在指上,這是戒指的前身。新王朝(前1573-1085)時期埃及出現了兼顧裝飾和實用功能的圖章戒指。
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首飾,寶石和玻璃人造寶石的運用漸漸增多,也有用珍珠、青金、綠玉髓精緻編成。古羅馬還盛行一種浮雕寶石飾品,稱為“卡米奧’。那是用瑪瑙琢成的橢圓形片,它利用寶石上下不同層面的不同色彩,將浮雕部分與底子部分區分開來,例如在黑色或棕色底子上刻有白色的浮雕。
在技術方面,8至10世紀出現了“失蠟澆鑄’技術。先用蠟做一個模型,外面做一個鑄模。將蠟溶化,灌入熔化的金屬,等到冷卻後去掉鑄模,產品便製成了。這種飾品鍍錫或金,再用寶石或琺瑯裝飾。
這一時期的珠寶首飾款式簡單,多為貴族佩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在皇室貴族的影響下,珠寶首飾開始大範圍盛行。
繽紛期(混亂期)
隨著西羅馬帝國滅亡,人類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基督教會開始了長達1000年禁錮思想文明的漫長統治。歐洲13世紀開始了限制平民佩戴首飾的法律,這是當時統治階級希望用首飾區分等級的心態。這之後的兩百年,開啟了顯貴的皇室珠寶首飾時代,出現了很多造型別致的皇冠。
中世紀首飾以宗教題材為主,選材主要是金銀、琺瑯彩。寶石用的並不多。首飾在當時不是用來裝扮的,而是用來參加重要慶典活動的。因為“不能露出脖子和肩膀”的規定,項鍊、手鍊、項圈等飾品在當時幾乎消失了。
16世紀後期,由義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席捲歐洲,首飾的裝飾藝術也進入了以身體、服裝和飾品三者和諧統一的時期。當時的人們認為,首飾應該勾勒烘托出人體的自然美,於是出現了凸顯人體自然曲線的優雅風格。
隨著人體的解禁,人們露出優雅的脖頸,佩戴裝飾珍珠鑽石的項鍊,散去包裹的長髮,配以羽毛、寶石製成的美麗頭飾和耳環。
從這個時期開始,首飾佩戴逐漸開始了性別趨向,而少了階級象徵。女人佩戴耳環、胸針、項鍊等美麗首飾,而男人僅僅佩戴腰帶、戒指和手鍊。這一時期被稱為珠寶的嘉年華一點也不為過。
1725年在巴西發現了鑽石礦,這極大的刺激和發展了歐洲人對鑽石打磨琢型的研究。在這之前人們認為最珍貴的材質是珍珠和黃金,鑽石只能素麵朝天地在一旁作點綴。隨著寶石的玫瑰琢型法的成熟,紅藍寶石終於開始露出他們的“廬山真面目”,一躍成為價值千金的名貴寶石。
在17世紀,具象斷飾不再流行,人們把對塗琺瑯的黃金的熱情轉向了寶石。隨著切割技術高度發展,出現一大批各式各樣的切割方式。
17世紀未至18世紀、人們的興趣轉向欣賞首飾的光芒。切割技術更為完美,鑽石切割技術發明於7700年,到18世紀初一顆鑽石最多可以切割出58個面。鑽石在寶石中占統治地位,次等是水品,最次的是白鐵礦石。
現代商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珠寶首飾逐漸普及,20世紀以後首飾的主流是時裝首飾。它一般是在金屬架上嵌玻璃、白鐵礦石或其它仿製品。它與時裝配套,流行周期短暫,已沒有任何保值價值,只具裝飾價值。珠寶首飾由早起的權貴私享發展至現代的大眾化、同質化、多元化,珠寶首飾市場被不斷細分,品種極大豐富,內在質量也有所提高。黃金、鉑金、鑽石飾品及各類有色寶石、玉石、白銀飾品各領風騷。
珠寶首飾業進入了一段相對平穩的發展期,隨後伴隨珠寶品牌的全球化崛起和地方品牌的惡性競爭,使得珠寶首飾的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消費者亦由物質需求轉變為精神需求,傳統的裝飾型珠寶已難以滿足大眾。
科技人文結合期
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使得網際網路遍布整個商業領域,珠寶行業亦迎來了新的大發展時期,珠寶首飾+網際網路,未來將有無限可能。
據市場調研公司Juniper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市場範圍內的可穿戴設備創造出的價值可達8億美元,而2014年這一數字可達15億美元以上,到2018年將達到190億美元。面對如此大的市場空間,珠寶行業掀起了智慧型化的浪潮,眾多品牌相繼推出了以健康、情感、運動等為主題的智慧型珠寶產品。
作為穿戴在身體各個部位的智慧型珠寶,精緻時尚的外觀造型對於消費者的購買力已經毋庸置疑。智慧型珠寶向時尚、奢華方向發展,是必然趨勢,2015年已有很多科技公司涉入珠寶領域,為珠寶首飾帶來更多酷炫、精緻的時尚元素,完全可作為時尚的日常配飾,對於女性用戶極具吸引力。
時尚與科技聯姻,智慧型珠寶大放異彩,智慧珠寶創始人段元喆表示未來珠寶將實現證明身份和專屬首飾的打造,用科技記錄珠寶故事與歷史,讓情感可視,珠寶將懂得更多。預計10年後,珠寶將實現萬物互聯,擁有更強大的功能,成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珠寶首飾。

CTX模式案例圖解CTX模式案例圖解

科技的引入促進“網際網路+智慧型穿戴”新經濟的發展,推動傳統珠寶行業的轉型升級,以科技創新與時尚為融合,提高生活質量,搭建珠寶行業全產業鏈運作模式,共同迎接珠寶行業的健康智慧型穿戴時代的來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