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有著為求學,他睡過牛棚;他曾是一名軍人,這使他練就了堅毅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曾是一名青年幹部,可謂仕途無量,而當他毅然選擇下海。並承諾“把創業的艱辛留給自己,把成功的喜悅奉獻給黎民百姓”,追求了多少年的他,終於找到了人生更高的目標,並在以後的創業和奉獻中廣播愛的種子,飽嘗著覺悟人生的快樂。
1978年讀高中2年,1980年時高考未能考取大學,在家務農一年,1981年參軍(鐵道兵),1983年考入軍校石家莊鐵道兵工程學院,1985年畢業分配到鐵道部十三局,1987年底調到長春市房地局,1991年5月調至省物資局,1991年末調至省計經委某處副處長(27歲),1992年省人民銀行某處處長(28歲,時年為吉林省人民銀行系統內最年輕處長),1992年4月下海經商(從裝修工程開始),至2012年10月資產總值近10億元。
榮譽稱號
1998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長春市特等勞動模範;
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吉林省勞動模範;
2005年度被評為感動吉林八大人物;
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大學德育教授;
吉林大學、東北師大客座教授;
石家莊鐵道學院名譽院長;
長春市實驗中學德育校長;
長春市玉琨扶貧大市場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長春市玉琨實驗學校法人;
玉琨幼稚園法人;
慈善事業
◇1994年12月先後5次為特困職工送大米85噸;
◇1994年年底至今,無嘗資助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多所院校560多名特困大學生完成學業;
◇1995年興辦免費書法美術學校,800名學生畢業,每年捐資35萬元;
◇1996年為家鄉建一所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國小校,捐資38.6萬元;
◇1997年成立扶貧市場,為下崗職工就業創造條件,安排2000餘人就業;
◇為吉林省松原市修建文明村捐資56萬元,修路、水塔、上自來水;
◇2003年8月份創辦了公益性國學玉琨幼稚園,收費標準80元/月,每年補貼50萬元;
◇2007年5月份創辦了公益性中華國學經典學校—長春市玉琨實驗學校,收食宿費200元/月,每年補貼60萬元。
◇截至2012年10月已累計免費至全國各地公益講課1000餘場次。
十餘年來,為慈善事業捐款3500餘萬元。
個人評價
我是一位農民的兒子,深深地熱愛我的祖國和勤勞善良的人民,把創業的艱辛永遠地留給自己,把成功的喜悅永遠地奉獻給黎民百姓,自己永遠在艱辛中飽償人生 的快樂,全心全意地為覺悟人生的事業奉獻終生,這是一生的追求。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要將盈餘的相當一部分利潤存入扶貧教育基金,資助教育、改善教育、完善教育體制,培育出一代代聖賢的子孫,在有生之年要健全各種道德、法律機制,將市場無償地奉獻給造福人民、覺悟人民的偉大事業,以此回報祖宗的傳承之恩,父母的生育之恩,老師的培育之恩,友人的鞭策之恩、聖賢的開化之恩,祖國的養育之恩和天地萬物的承載之恩,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
●媒體評價:
在沒有內衣穿的時候,他就立志扶貧;在企業剛起步的時候,他資助了貧困學生;他購買了一塊地皮,建起了扶貧市場,3年裡免攤位費、水電費;他建了一座幼稚園,每年賠50多萬。
他堪稱富翁,卻過著平民生活;他是一介布衣,卻為政府做起扶貧工程;他是一名商人,卻四處講學宣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他不吸菸、不喝酒、不進大酒店,但捐資行善卻動輒幾萬;他每餐只吃一飯、一菜,惟一一套西裝穿了三年,卻興辦起扶貧大市場和低價高質幼稚園。他就是王竑錡,我省民營企業家、慈善家、教育家、省勞動模範、長春市特等勞動模範。
------- 華商網-新文化報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決定以後再也不與母親鬥嘴吵架。懷著一顆熱愛母親的心我決定以後再也不會煩母親嘮叨,而是從心底接納這一個個愛心小天使,不讓它們流向遠方。”這是吉大附中的一名學生在聽完王竑錡的報告後寫的,從1994年開始,王竑錡開始免費為各學校學生、家長做報告,他用自己的經歷和實際行動去做報告,用他的話說,他是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每一名學生。十幾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在城市、鄉村、學校、礦山、軍營、醫院、幼稚園、孤兒學校等地。在他的辦公桌上,整齊地擺放著聽完他報告後的學生寫的感言,他正一份一份的閱讀,然後認真的回覆著,字裡行間,記者看到的是,他用心血去澆灌孩子們的心靈,而孩子們也在報告中開始頓悟,懂得了愛與被愛,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 雨後池塘
王竑錡講說時,從不看稿,且常用最簡單的事物來告訴我們一些道理,語言風趣幽默,聽後讓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