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正倫。徐州(今江蘇徐州)人,一說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西)人。五代十國時南唐建立者。
少年時為孤兒,被五代吳國武帝楊行密收養,後被吳國大臣徐溫收為養子,改姓徐,名知誥。後梁貞明三年(917)為潤州(今江蘇鎮江)團練使。四年十二月,徐溫之子知訓在與朱瑾衝突中被殺,知誥從潤州渡江至揚州,撫定軍府,任參知政事,執掌吳國朝政。執政期間,他改革舊習,選用廉潔能幹的官吏,推行“免欠稅,除丁口錢,賦稅均收谷帛”等賦稅改革措施,發展農桑,逐漸成為吳國最強的一股勢力。徐溫死後,他於楊吳大和三年(931)出鎮金陵(今南京),留子徐景通在揚州輔政。大和七年十月,徐知誥任吳國大元帥,封齊王。大和九年,徐知誥改名誥。同年十月,徐誥廢吳國睿帝楊溥而稱帝,改國號為大齊,建年號為“升元”,定都金陵,3年後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升元三年(939),徐誥複姓李,改名昪(一說上年)。
王昪稱帝後,對外堅持弭兵休戰,以保境安民。昪元五年,吳越國遭受自然災害,群臣勸他趁機攻滅吳越國,他卻堅決拒絕,並派使者帶禮物去吳越國慰問。對內堅持興利除弊,實行改革。他按土地肥瘠定出應交的稅錢。翌年,修訂、頒布南唐法典《升元條》。由此,保持了南唐的安寧局面,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他本人生活節儉,不愛聲色,專心國政。晚年信奉長生道術。?
?升元七年(943)三月,李昪因服用丹石中毒,在金陵逝世,終年55歲。葬於欽陵(今南京南郊祖堂山),封廟號為烈祖,又稱先主。
相關詞條
-
李昪
李昪(888年-943年),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誥,是南吳大將徐溫養子,曾任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後掌握南吳朝...
簡介 人物身世 人物籍貫 忠厚的少年 人物生平 -
李昪[南唐烈祖]
李昪(889年1月7日 -943年3月30日 ),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建立者。 李昪(昪音biàn)原姓李,父...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甘昪
甘昪,男,宋朝人物,內侍省押班澤之子。
簡介 -
南唐前主李昪(888~943)
唐玄宗子永王璘(一雲唐憲宗子建王恪)之裔,複姓李,改名昪,國號大唐,史稱南唐。 李昪自管理吳國政事以來,興利除害,又與吳越約和,休兵息戈...南唐前主李昪(888~943) 正文南唐國的建立者。字正倫...
南唐前主李昪(888~943)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李昪[朝鮮哲宗]
李昪(朝鮮語:이변,1831年—1864年),朝鮮王朝第25代君主(1849年—1864年在位)。字道升,號大勇齋,曾用名李元范,本貫全州李氏(王族),...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家族關係 後世評價 個人作品 -
《吉祥寺舊名永壽初李昪為徐溫養子徐知訓不能》
《吉祥寺舊名永壽初李昪為徐溫養子徐知訓不能》是宋代詩人李呂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江都王
江都王劉非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劉非是景帝的愛子,吳楚之亂以後,所置王國皆一郡之地,唯江都國例外。江都王劉非在位27年。武帝即位後,因劉非是帝兄,素驕好勇...
劉非 劉建 李緒 楊璉 -
江都王[中國古代王爵]
江都王,中國古代王爵。歷朝封江都王者僅四人:劉非、劉建、李緒、楊璉。
劉非 劉建 李緒 楊璉 -
王延羲
王延羲(?―944年),本名王延義,後改名王延羲、王曦(又作王羲),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少子 ,閩嗣主王延翰和閩太宗王延鈞之弟,閩康宗...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家庭成員 史書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