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王星,男,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社會學,社會福利理論,勞工社會學,技能形成。

簡介

王星[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王星[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姓名:王星

性別:男

所屬部門: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

行政職務:

職稱:副教授

學歷:博士

研究方向:經濟社會學,社會政策理論,勞工社會學 ,社會救助

個人履歷

1997 年9 月—2001 年7 月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 本科

2001 年7 月—2003 年1 月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任輔導員

2003 年1 月——2005 年9 月,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任研究生秘書、科研秘書

2003 年9 月——2005 年7 月,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碩士研究生

2005 年9 月,因成績優秀,科研能力突出,被保送攻讀社會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7 年9 月——2008 年9 月,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系聯合培養博士

2009年5月-2011年12月,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講師
2011年12月-至今,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副教授
2014年12月-2015年10月,中加合作交流項目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訪問學者
2014年7月-2016年6月,天津市西青區民政局副局長(掛職)

科研成果

一、譯著:

1、《經濟社會學》(譯著)(第二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2、《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國、英國、美國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經濟學》(譯著)(獨立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3、《解析社會福利運動》(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二、CSSCI論文:

1 《東北地域文化阻滯效應與轉型》, 《求是學刊》,2007年3期;

2、《單位政治研究述評》,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10月號;

3、《調控失靈與社會的生產》, 《社會》,2008年5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1期轉載; 此文入選《中國社會學(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7 月出版);

4、《師徒關係契約化與勞動政治》, 《社會》,2009年4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12期轉載);

5、《勞動安全與技能養成》, 《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5期(人大複印資料 《理論經濟學》,2010年1月轉載);

6、《技術的政治經濟學》, 《社會》,2011年第1期;

7、《制度中的歷史——制度變遷再思》,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年第2期;

8、《1978年以來“國”與“民”關係之歷史演進》,《人文雜誌》,2011年第2期;
9、《勞工品質、勞動保護與跨國資本的空間轉移》,《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勞動經濟與勞動關係》,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10、《西方勞動過程理論及其中國化》,《二十一世紀》,2012年2月號;
11、《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城市基層社會秩序建構》,《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7期轉載;
12、《利益分化與居民參與:轉型期中國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困境及其理論轉向》,《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2期(《東方早報(理論動態版)》摘編,201265);
13、《居站分離實踐與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創新》,《學海》,2012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8期轉載;

三、報紙及一般期刊論文:

1、《經典小城鎮理論的現實困境》,《社會科學評論》,2006年2期;
2、《奢侈消費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北華大學學報》,2006年6期;
3、《農民工形象建構與歧視集中效應》,《學習與實踐》,2006年11期(人大複印資料《體制與改革》,2006年12月全文轉載);
4、《道德科學的不同面向——從韋伯看涂爾幹》,《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12期;
5、《從隔離走向融合:失地農民社群隔離現象的破解》,《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4期(第二作者);
6、《以利益均衡調控地產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8月31日;
7、《空間定位抽樣技術》,《社會工作》,2010年第7期(第二作者);
8、《重回馬克思:勞動政治與技能形成的體制分析(上)》,《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月26日;
9、《重回馬克思:勞動政治與技能形成的體制分析(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2月2日;
10、《跨國資本未必因漲薪而轉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23日;
11、《企業政治與勞動治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12、《階級化與商品化:勞工抗爭政治的兩種模型》,《中國工人》,2012年第2期

獲獎情況

2015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年度好書”獎

2014年7月,天津“131創新型人才”第二層次入選者

2013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2013年3月,獲天津市優秀決策諮詢報告獎

2013年7月,天津“131創新型人才”第三層次入選者

2011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會2011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2010年12月,獲第十二屆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9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1.

2015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年度好書”獎

2.

2014年7月,天津“131創新型人才”第二層次入選者

3.

2013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4.

2013年3月,獲天津市優秀決策諮詢報告獎

5.

2013年7月,天津“131創新型人才”第三層次入選者

6.

2011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會2011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7.

2010年12月,獲第十二屆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8.

2009年7月,獲中國社會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兼職情況

“全國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青年專家委員
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理事
中國社會學會勞動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社會學會經濟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天津市青少年社工事務管理服務中心理事長
天津市河西區青聯委員
南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社會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
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研究成果

一、專著與譯著

《技能形成的社會建構:中國工廠師徒制變遷歷程的社會學分析》(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1月(入選2015年“中國社會學年度好書”;《讀書》2015年第3期刊登書評)

《解析社會福利運動》(譯著)(獨立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國、英國、美國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經濟學》(譯著)(獨立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經濟社會學》(譯著)(第二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1.

《技能形成的社會建構:中國工廠師徒制變遷歷程的社會學分析》(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1月(入選2015年“中國社會學年度好書”;《讀書》2015年第3期刊登書評)

2.

《解析社會福利運動》(譯著)(獨立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3.

《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國、英國、美國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經濟學》(譯著)(獨立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4.

《經濟社會學》(譯著)(第二譯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二、CSSCI論文

《從維護社會穩定走向增進社會質量:中國社會治理創新的取向轉型》,《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

《現代中國早期職業培訓中的學徒制及其工業化轉型》,《北大教育評論》,2016年7月,第14卷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12期轉載)

《外出農民工城市居住選擇過程中的能力與權利》,《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15年第4期

《社會質量建設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對歐洲社會質量理論的本土省思》,《江海學刊》,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5年第7期全文轉載

《技能形成的社會建構:德國學徒制現代化轉型的社會學分析》,《社會》,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市場化與福利化之間》,《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10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體制改革》,2014年第9期轉載)

《市場與政府的雙重失靈:新生代農民工住房問題的政策分析》,《江海學刊》,2013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7期轉載);

《居站分離實踐與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創新》,《學海》,2012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8期轉載;

《利益分化與居民參與:轉型期中國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困境及其理論轉向》,《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2期(《東方早報(理論動態版)》摘編,2012年6月5日)

《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城市基層社會秩序建構》,《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7期轉載;

《西方勞動過程理論及其中國化》,《二十一世紀》,2012年2月號

《勞工品質、勞動保護與跨國資本的空間轉移》,《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勞動經濟與勞動關係》,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1978年以來“國”與“民”關係之歷史演進》,《人文雜誌》,2011年第2期;

《制度中的歷史——制度變遷再思》,《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年第2期;

《技術的政治經濟學》,《社會》,2011年第1期;

《勞動安全與技能養成》,《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5期(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10年1月轉載);

《師徒關係契約化與勞動政治》,《社會》,2009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12期轉載;此文入選《中國社會學(第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調控失靈與社會的生產》,《社會》,2008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1期轉載;此文入選《中國社會學(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單位政治研究述評》,《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10月號;

《東北地域文化阻滯效應與轉型》,《求是學刊》,2007年3期;

1.

《從維護社會穩定走向增進社會質量:中國社會治理創新的取向轉型》,《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

2.

《現代中國早期職業培訓中的學徒制及其工業化轉型》,《北大教育評論》,2016年7月,第14卷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12期轉載)

3.

《外出農民工城市居住選擇過程中的能力與權利》,《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15年第4期

4.

《社會質量建設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對歐洲社會質量理論的本土省思》,《江海學刊》,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5年第7期全文轉載

5.

《技能形成的社會建構:德國學徒制現代化轉型的社會學分析》,《社會》,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6.

《市場化與福利化之間》,《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10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體制改革》,2014年第9期轉載)

7.

《市場與政府的雙重失靈:新生代農民工住房問題的政策分析》,《江海學刊》,2013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7期轉載);

8.

《居站分離實踐與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創新》,《學海》,2012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8期轉載;

9.

《利益分化與居民參與:轉型期中國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困境及其理論轉向》,《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2期(《東方早報(理論動態版)》摘編,2012年6月5日)

10.

《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城市基層社會秩序建構》,《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7期轉載;

11.

《西方勞動過程理論及其中國化》,《二十一世紀》,2012年2月號

12.

《勞工品質、勞動保護與跨國資本的空間轉移》,《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勞動經濟與勞動關係》,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13.

《1978年以來“國”與“民”關係之歷史演進》,《人文雜誌》,2011年第2期;

14.

《制度中的歷史——制度變遷再思》,《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年第2期;

15.

《技術的政治經濟學》,《社會》,2011年第1期;

16.

《勞動安全與技能養成》,《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5期(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10年1月轉載);

17.

《師徒關係契約化與勞動政治》,《社會》,2009年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12期轉載;此文入選《中國社會學(第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18.

《調控失靈與社會的生產》,《社會》,2008年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1期轉載;此文入選《中國社會學(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19.

《單位政治研究述評》,《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7年10月號;

20.

《東北地域文化阻滯效應與轉型》,《求是學刊》,2007年3期;

三、報紙及一般期刊論文

《將質量作為社會治理的核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2月24日

《勞工運動的部門分化:轉型中的加拿大勞動關係簡析》,《中國工人》(特稿),2015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工會工作》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應對社會風險轉型:從單一主體到社會參與》,《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2月5日

《風險社會的當代趨勢及其應對》,《社會安全與管理》,2014年第1期

《落腳“城中村”是農民工實現階層流動的重要環節》,《中國社會科學報》(頭版),2013年8月16日

《階級化與商品化:勞工抗爭政治的兩種模型》,《中國工人》,2012年第2期

《企業政治與勞動治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跨國資本未必因漲薪而轉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23日;

《重回馬克思:勞動政治與技能形成的體制分析(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2月2日;

《重回馬克思:勞動政治與技能形成的體制分析(上)》,《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月26日;

《空間定位抽樣技術》,《社會工作》,2010年第7期(第二作者);

《以利益均衡調控地產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8月31日;

《從隔離走向融合:失地農民社群隔離現象的破解》,《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4期(第二作者);

《道德科學的不同面向——從韋伯看涂爾幹》,《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12期;

《農民工形象建構與歧視集中效應》,《學習與實踐》,2006年11期(人大複印資料《體制與改革》,2006年12月全文轉載);

《奢侈消費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北華大學學報》,2006年6期;

《經典小城鎮理論的現實困境》,《社會科學評論》,2006年2期;

1.

《將質量作為社會治理的核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2月24日

2.

《勞工運動的部門分化:轉型中的加拿大勞動關係簡析》,《中國工人》(特稿),2015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工會工作》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3.

《應對社會風險轉型:從單一主體到社會參與》,《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2月5日

4.

《風險社會的當代趨勢及其應對》,《社會安全與管理》,2014年第1期

5.

《落腳“城中村”是農民工實現階層流動的重要環節》,《中國社會科學報》(頭版),2013年8月16日

6.

《階級化與商品化:勞工抗爭政治的兩種模型》,《中國工人》,2012年第2期

7.

《企業政治與勞動治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8.

《跨國資本未必因漲薪而轉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23日;

9.

《重回馬克思:勞動政治與技能形成的體制分析(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2月2日;

10.

《重回馬克思:勞動政治與技能形成的體制分析(上)》,《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月26日;

11.

《空間定位抽樣技術》,《社會工作》,2010年第7期(第二作者);

12.

《以利益均衡調控地產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8月31日;

13.

《從隔離走向融合:失地農民社群隔離現象的破解》,《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4期(第二作者);

14.

《道德科學的不同面向——從韋伯看涂爾幹》,《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12期;

15.

《農民工形象建構與歧視集中效應》,《學習與實踐》,2006年11期(人大複印資料《體制與改革》,2006年12月全文轉載);

16.

《奢侈消費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北華大學學報》,2006年6期;

17.

《經典小城鎮理論的現實困境》,《社會科學評論》,2006年2期;

研究課題

2016年6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家技能形成體制與勞工社會保護(16BSH068)”

2016年4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大學管理科學數據中心智庫類課題“製造業2025與技能短缺治理(2016SP1)”

2015年10月,主持共青團天津市委委託項目

2014年11月,主持天津市殘聯重點課題

2014年11月,主持共青團天津市委委託項目

2014年10月,主持共青團天津市委委託項目

2014年3月,主持天津市濱海新區殘聯委託

2013年12月,主持亞洲研究中心項目

2013年4月,中方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支持

2012年11月,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2011年7月,中方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支持

2011年4月,主持天津市政府決策諮詢重點課題

2010年7月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2009年10月 主持南開大學人文社科青年項目

2011年8月-至今,主要參與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社會質量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11&ZD148)”

2011年8月-至今,主要參與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當代中國單位制度的形成及變遷研究(11&ZD147)”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
1、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專題;
3、當代社會問題與社會工作專題;
4、社會工作概論(多人合上)
5、專業外語(多人合上)
6、經濟社會學
研究生課程:
1、當代社會政策理論與實踐;
2、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