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王承業(1899—1974)原名王耀中,又名王仲良,生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浙江餘姚王家埭(今慈谿市匡堰鎮王家埭村)人。
生平經歷
13歲在鄉間一家銀匠鋪當學徒,16歲至上海裘天寶銀樓當銀匠。在上海金銀業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人劉樵臣的啟發下,他發起組織行業工會。民國16年(1927年)11月任上海金銀業工會常務委員。翌年在同資本家進行鬥爭後遭陷害,被判刑 1年,在獄中加入中國共產黨。刑滿獲釋後,任上海金銀業黨支部書記。民國19年4 月27日奉中共滬中區行動委員會之命,參加“飛行集會”籌備會時被捕,被判刑9 年11個月,轉押南京軍人監獄。一二九運動後,國民黨當局被迫對政治犯減刑。民國25年9 月提前獲釋。回到上海後,先到難民收容所工作,後組織煤炭、人力車工人成立苦力工會,在劉寧一領導下工作。
八一三事變後,蘇南廣大地區相繼被日軍侵占。民國27年5 月,王承業任中共京(寧)滬線工作委員會委員,奉派到無錫重建縣委,任縣委書記。他到無錫後,審慎而又積極地恢復了一批大革命時期脫黨的老同志的組織關係。中共無錫縣委成立後,積極發展黨員,建立中共夾山、八士橋等支部;廣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團結各階層抗日團體,建立了無錫各界抗日聯合會;爭取改造地方游擊武裝強學曾部、陳鳳威部、朱若愚部、嚴公偉部,使之成為黨所掌握的抗日武裝,形成了以梅村為中心的若干游擊基點,為民國28年5 月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東進創造了有利條件。
“江抗”東進後,他領導地方黨組織配合“江抗”部隊參加夜襲滸墅關、擊垮積極反共、消積抗日的錫北“忠救軍”第10支隊的戰鬥,發展了無錫地區的抗日鬥爭形勢。民國29年5月任東路軍政委員會委員,受譚震林之命在無錫地區開展擴軍建政工作。他組建了由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無錫縣常備隊和無錫獨立支隊,控制了錫東、錫南的幾支自衛團,配合江南抗日救國軍(簡稱“新江抗”)進入無錫地區,並建立黨的區級組織,廣泛發展工青婦抗日民眾團體,並在此基礎上籌建抗日民主政權。9月任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主席。次年2月任無錫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他領導縣政府運用政權力量,開展財經、文教、軍事、統戰、公益等各項工作,鞏固和建設抗日游擊根據地。8月, 日偽在無錫開展大規模“清鄉”,他奉命撤離無錫,任浙東區黨委三北地委書記,經歷了艱難曲折的反“清鄉”鬥爭,直到抗日戰爭勝利。解放戰爭開始前夕,他奉命率部北撤。民國37年任華東軍區後勤部衛生部政委。
建國後,王承業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中共上海市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等職。在中科院上海分院任職期間,他擔任國家重點項目“人工合成胰島素”的總指揮,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74年1月在上海病逝,終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