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臣[北宋學者]

王得臣[北宋學者]
王得臣[北宋學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得臣(1036年-1116年)北宋學者。字彥輔,自號鳳台子。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王昭素之後,幼年師事鄉人鄭懈及泰州胡瑗,又與程頤友善,學問廣博,以文學馳名當時。歷任岳州巴陵令、管幹京西漕司文字、為秘書丞、提舉開封府界常平等事、開封府判官。後出任唐州、鄰州、鄂州、黃州知州,福建轉運副使,卒年81歲。王喜讀書史,至老不倦,紹聖四年(1097年),以目疾管勾崇禧觀。政和六年(1116年)卒。著有《江夏辨疑》一卷、《鳳台子和杜詩》三卷、《江夏古今紀詠集》五卷、《麈史》三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得臣[北宋學者] 王得臣[北宋學者]

王得臣(1036年-1116年)北宋學者。字彥輔,自號鳳台子。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王昭素之後,幼年師事鄉人鄭懈及泰州胡瑗,又與程頤友善,學問廣博,以文學馳名當時。1059年(嘉祜四年)登進士第。歷岳州巴陵令、管幹京西漕司文字、為秘書丞、提舉開封府界常平等事、開封府判官。1087年(元祜二年)後,先後出任唐州、鄰州、鄂州、黃州知州,福建轉運副使。1094年(紹聖元年)回朝任金部郎中、軍器少監、司農少卿。1097年(紹聖四年)9月,以目疾管勾崇禧院致仕,贈太中大夫,卒年81歲。王喜讀書史,至老不倦,紹興四年(1097年),以目疾管勾崇禧觀。政和六年(1116年)卒。著有《江夏辨疑》一卷、《鳳台子和杜詩》三卷、《江夏古今紀詠集》五卷、《麈史》三卷。今僅存《麈史》三卷。

《麈史》

《麈史》是王得臣晚年所整理的筆記,涉及範圍很廣。所記凡二八四事,分四十四門,凡朝廷掌故,耆舊遺聞,耳目所及,鹹登編錄。其間參稽經典,辨別異同,亦深資考證。其寫作目的也十分明確,即“自朝廷至州里,有可訓、可法、可鑑、可誡者無不載”,發揚了以史為鑑的優秀傳統。同時,他的寫作態度也非常嚴肅,自稱“出夫實錄”,因而書中保存了不少第一手文史資料,其中尤以宋代典章制度為詳。由於作者是安陸人,因此書中記載了大量安陸的人物、地理、風俗情況,為後世編修地方志提供了不少可作為參考的資料。如《占驗》門中關於安陸種植稻穀的記載,對於我們了解宋代安陸農作物的生產情況仍有價值。王得臣所到之處,時時留心對於古蹟的考核。如關於安陸白兆山得名的考證,糾正了時人的錯誤之見。宋人令狐揆在《請善先長老住白兆寺書》中雲白兆山得名於唐代,而王得臣則引《周書·於翼傳》,認為早在南北朝時,即已有白兆山之名。王得臣對於資料的鑑別能力極強,如書中所載老杜游明月峽的逸詩,可補《全唐詩》之缺;所記韓愈《讀皇甫湜*****園池書其後》脫文,補正了《全唐詩》之誤。

王得臣對於詩詞素有研究,《鳳台子和杜詩》(王明清《揮麈後錄》作《注和杜少陵詩》)當是他的詩歌集,可惜今不傳。《麈史》中專列《詩話》門,比較深刻地反映了他的詩歌理論和詩詞修養。《八瓊室金石補正》載有他元豐七年(1084)遊覽少林寺所寫的一首詩,詩中頗見中唐詩人風格:

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青。

靜中深有境,險外絕無鄰。

宦牒嬰污色,禪關脫世塵。

安心無覓處,斷臂為何人。

《麈史》目錄

卷上

睿謨 國政

朝制官制

國用 任人

禮儀 音樂

台議 忠讜

惠政 利疚

卷中

賢德 志氣

度量 知人

不遇 治家

場屋 神授

體分 學術

經義 詩話

論文 碑碣

書畫 辨誤

明義

卷下

姓氏 古器

風俗 奇異

盛事 戒殺

鑑戒 真偽

讒謗 占驗

語讖 博弈

諧謔 雜誌

乖謬

夏敬觀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