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予

王均予

王均予,抗戰時期曾任中共廣東省西江特委書記、中共廣東省委秘書長、中共粵南省委組織部部長。建國後歷任湖北人民革命大學教育長、中南總工會秘書長、廣東省勞動局局長、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副院長等職。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均予,1905年生,湖北省宜昌人。又名王大權,曾用名王達夫。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王均予 王均予

個人簡歷

早年經歷

出身貧苦,15歲喪父,17歲喪母。曾任國小教員。1923年在二七大罷工的影響下開始追求革命。參加反日愛國運動。1924年任宜昌北鄉第六國小教員。1926年 6月任宜昌國民黨市黨部(地下)宣傳部代部長。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任宜昌市總工會秘書長。6月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特派員。11月任中共宜昌市委秘書長。大革命失敗後,1928年3月至4月任中共湖北宜都縣委臨時書記。後與黨失去聯繫,輾轉流亡重慶,任回明國小教員。1931年7月到上海尋找黨組織。1932年通過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的外圍組織聯繫,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任中共臨時中央局出版部第三科科長,主辦地下刊物《時代文化》,從事黨的秘密刊物的發行工作。1934年《時代文化》停刊後,經黨組織同意,將上海《時代文化》讀者會改為中國青年同盟。1935年7月因中共上海臨時工作局遭到破壞,轉移到廣州。同廣州《時代文化》讀者會負責人取得聯繫,重新組織秘密革命民眾團體“中國青年同盟”,宣傳馬列主義和黨的政治主張,團結廣州大、中學進步青年參加抗日愛國活動。1935年7月至1936年12月任中國青年同盟負責人。1935年12月參與領導和發動三次廣州青年學生抗日集會和示威遊行,聲援北平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6年5月到天津,與中共中央北方局取得聯繫,恢復了組織關係。6月底回到廣州建立黨組織。按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將中國青年同盟改名為中國青年抗日同盟,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傳,並以中青年為基礎發展中共黨員。9月開始用廣東工作委員會的名義,在廣州及東莞、中山、新會、南海、高要等縣發展黨員和黨組織。1936年12月至1937年11月擔任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兼外縣工委書記。1937年上半年經天津去延安,參加黨的白區工作會議。會後留延安工作。

抗戰時期

1937年12月任延安解放社發行科科長。1938年4月在延安馬列學院學習。1939年初回廣東工作。 3月至9月任中共廣東省西江特委書記。同年8月至1940年12月任中共廣東省委秘書長。1940年12月至1942年6月任中共粵南省委委員。1942 年2月至4月任中共粵南省委組織部部長。1943年到延安參加整風運動。1944年先後在中共中央黨校二部、一部學習。1945年4月至6月作為大後方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11月至1947年9月任中共冀魯豫區運西(第二)地方委員會副書記。參加領導當地的土地改革運動。 1947年9月至1948年4月任中共冀魯豫區第九(濮范)地方委員會書記。北平解放後,1949年3月任中共北平市委東北分委書記。南下後,7月任湖北人民革命大學教育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0年7月任中南總工會秘書長。1954年10月任廣東省勞動局副局長。1957年8月至1958年8月任廣東省勞動局局長、黨組書記。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1966年受到錯誤的處理,被停止工作。1978年7月17日因病在廣州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