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他借鑑國外鐵路運輸組織經驗,先後撰寫了大量有關改進、改革、發展我國鐵路運輸組織的論著。他在套用和發展調車理論、改進駝峰設計和作業、加強貨流車流組織和發展直達運輸、變革編組站工作組織和調度指揮體制,提高鐵路設備綜合能力、保障行車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光華,原名朱承堅,又名朱松茂,貝裕德,1924年8月8日出生於上海,祖籍系江蘇省吳縣市洞庭東山屯灣村。其父朱穰丞,是我國革命戲劇運動先驅和風雲人物之一。1930年衝破國民黨蔣介石的黑暗統治和白色恐怖,赴法國、比利時、蘇聯從事革命活動,是中共兼法共黨員,在巴黎時擔任國際反帝大同盟旅法華僑支部書記。1933年去蘇聯,1938年在蘇聯大清洗運動中不幸遭難被捕,1943年1月冤死於西伯利亞勞動營。1989年1月蘇聯最高蘇維埃為其恢復名譽。其母王季鳳,早年獻身革命,不顧風險將自己家作為上海地下黨的一個工作點,掩護過上海地下黨一大批革命同志,被稱為“革命媽媽”。王光華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受革命思想的薰陶,學生時代就嚮往共產主義,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投身革命活動。
1939年他才15歲即以火熱的愛國之心,團結同學,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和反對漢奸汪精衛偽政權妄圖控制上海各校的正義鬥爭。1940年6月參加了上海地下黨領導的“上海學生界抗日救亡協會”,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江蘇省立上海中學分支部書記、上海交通大學支部委員、上海交通電信區委書記、上海中學區委書記、上海國立大學區委常委、副書記等職。在此期間,他先後負責上海中學和同濟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音專3所國立大專院校的地下黨組織工作。他堅定地貫徹黨的白區工作方針,深入實際,密切聯繫民眾和發動民眾,嚴守紀律,勇敢無畏,機智沉著地開展對敵鬥爭,參加發起和領導了上海學生界爭取和平、抗議暴行以及著名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和爭取民主權利的愛國民主運動。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為形成和發展“第二條戰線”的革命鬥爭,為發展和壯大黨的組織,推動進步學生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8年7月,國民黨反動派到處搜捕他。8月,經組織安排,赴華中解放區工作。就在那時,由吳學謙同志給他改名為王光華,以後一直沿用此名。在華中解放區,王光華任上海市委駐華中工委會委員,參與領導了撤退轉移到華中解放區的上海地下黨黨員幹部的培訓工作。同年12月,王光華參加了軍事接管蚌埠和上海鐵路局的工作。歷任蚌埠軍管會鐵道車務組組長兼會計室主任、上海軍管會鐵道處上海站軍事副代表、上海鐵路局團委副書記兼工會青工部長等職。在當時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王光華深入班組、車間、廣泛發動民眾和依靠民眾,為恢復鐵路運輸生產,支援前線,恢復和發展經濟,穩定社會,鞏固政權而忘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