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玉麈
玉麈,yù zhǔ,即玉柄麈尾。 麈,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其尾可做拂塵。出自《晉書》卷四十三。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同源典故 運用示例 -
麈尾
麈尾是魏晉清談家經常用來拂穢清暑,顯示身份的一種道具。直到唐代,還在士大夫間流行。宋朝以後逐漸失傳。麈尾,形如樹葉,下部靠柄處則常為平直狀。它有點像現代...
詞目 拼音 引證解釋 相關連結 麈詳細字義 -
揮麈
解釋:揮動麈尾。晉人清談時,常揮動麈尾以為談助。後因稱談論為揮麈
詳細釋義 同源典故 運用示例 -
《谷山筆麈》
《谷山筆塵》是“元明史料筆記叢刊”之一。作者于慎行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尚書,對明萬曆以前諸大事,如典章、人物、兵刑、財賦、禮樂、邊塞等不僅記其始未,且考其...
目錄 作者 簡介 筆麈題辭 筆麈跋 -
談麈
談麈是中國的詞語, 麈,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其尾可做拂塵。談麈,指古人清談時所執的麈尾。泛指清談。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
谷山筆塵
《谷山筆塵》系《谷山筆麈》一書名之誤,原因是“麈”與繁體字“塵”塵頗為相近。它是“元明史料筆記叢刊”之一。作者于慎行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尚書,對明萬曆以前...
谷山筆麈zhu(明)于慎行 筆麈題辭 谷山筆麈卷之一 谷山筆麈卷之二 谷山筆麈卷之三 -
橫曲塵譚
卷首。《吳騷合編》是明騷隱居土所編,故一般認 不為《衡曲麈譚》亦出自騷...》,另撰有《南九宮訂譜》。《衡曲麈譚》凡四章:填詞訓、作家偶評、曲譜辨、情痴...?”作者充分肯定了“情?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性,因而《衡曲麈談》把言情作為作曲...
作者簡介 書籍簡介 版本 -
秦韜玉
秦韜玉,生卒年不詳,字中明,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或雲郃陽(今陝西合陽)人,唐代詩人。出生於尚武世家,父為左軍軍將。少有詞藻,工歌吟,卻累舉不第,後...
詩作成就 歷代評論 代表作品 名作賞析 -
王玉陽
王處一(公元1142--1217)號玉陽子(一說字玉陽,號全陽子,一說號華陽子)。寧海(今山東乳山)人。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師事王重陽,長期隱居...
簡介 史實 故事 生平 思想 -
玉陽真人
王處一(公元1142--1217)號玉陽子(一說字玉陽,號全陽子,一說號華陽子)。寧海(今山東乳山)人。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師事王重陽,長期隱居...
簡介 史實 故事 生平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