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運輸服務的種類
運輸服務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等不同運輸方式,各種運輸方式提供的運輸服務各有其特點。各種運輸方式之間既存在著競爭的關係,也有著互補的協作關係。1.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從1825年在英國第一條鐵路誕生之日起,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發展成為各經濟已開發國家陸上貨物運輸的主力軍。鐵路運輸具有載運量大、速度較高、運價低、受氣候季節變化影響小、安全可靠、污染小、耗能少等突出優點。缺點是機動性差,除非企業自備專用線,不能做到“門到門”服務。因此,鐵路適合於煤炭、礦石、鋼鐵、石油、木材、水泥、棉糧、化肥農藥等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
截止到2005年底,我國鐵路現有營業里程73000多公里,其中雙線率為30%以上,電氣化鐵路為20000多公里,占27.4%。預計到201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90000公里以上,雙線和電氣化率均達到45%以上。新中國成立以來,鐵路一直是我國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幹。在全國總貨運量中,鐵路約占50%;而在總貨物周轉量中則占70%左右。我國幅員遼闊,東西相距5200多公里,南北跨度5500多公里,擁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各地區工礦企業和城鄉之間的貨物交流與運輸,主要依靠鐵路來承擔。所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鐵路在我國運輸業中,仍將起著主力的作用。
2.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的空間活動靈活性大。截止到2005年底,我國有公路總里程193多萬公里,99.8%以上的鄉鎮都通公路,可以利用汽車運輸貨物。汽車運輸的突出優點是提供貨物的“門到門”運輸服務。同時,汽車運輸與鐵路運輸不同,貨物在運送過程中一般無須中轉,從發站直接裝運至到站卸貨。但是,汽車運輸的載運量小,運價也較高,主要適用於小、中批量貨物的中、短距離運輸,為鐵路、水運等運輸幹線集散貨物。此外,對不通鐵路的中小城鎮、邊遠地區承擔長距離貨物運輸。隨著高速公路和重載卡車的發展,汽車貨物運輸的送達速度和載運量將大大提高,並有利於向長途運輸方向發展。
3.船舶運輸
利用內陸自然或人工開挖的河流和沿海水域,以輪船、駁船運輸貨物,具有投資省、占地少、費用低、載運量大等優點,適合於大宗、散裝貨物的長途運輸。但船舶運輸速度緩慢,並易受自然條件和水情變化(如冬季冰凍或枯水期)的影響而運輸中斷。我國南有珠江,中有長江、錢塘江、黃河、淮河,北有海河、松花江、黑龍江,並有京杭運河貫通南北,共有內河航道12.33萬多公里。此外,連線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近海航線約1.8萬多海里,為便利東西和南北貨物交流,分擔鐵路一部分貨流、節約社會勞動,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防城,中經秦皇島、大連、青島、連雲港等主要港口的煤炭、石油運輸大動脈,運量逐年增加。
4.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是後起之秀。它具有運輸速度最快,時間效益好,對貨物包裝要求比較簡單等優點。缺點是載運量小,運費高。因此,只適用於運量不大、對時間要求特別敏感的一些高價商品。在國外,隨著大型客運飛機和貨物專用運輸機的出現,航空運輸取代一部分鐵路、公路和海洋貨物運輸,有很大的發展。我國航空貨物運輸雖然發展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現有民用機場130餘個,貨物運輸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
5.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利用由油田採油集中地點至各煉油廠及由煉油廠至各中心城市鋪設的管道,以輸送原油和石油產品。此外在城市之間也用管道輸送天然氣。管道運輸的優點是不受自然條件影響,不占用耕地,安全可靠,費用低廉。缺點是投資大,機動性差,不能運輸其他貨物。至2003年底,我國油氣管道累計長度45865公里,管道長度居世界第6位。其中,原油管道15915公里,天然氣管道21299公里,成品油管道6525公里,海底管道2126公里。鋪設的第一條原油管道是1959年1月開始運行的由克拉瑪依至獨山子的管道長146.7公里,年輸油能為53萬餘噸。
除油、氣管道外,國外還利用管道運送煤炭等塊狀產品。先是將煤炭磨碎為粉粒,與水混合後通過管道以每小時四英里的運輸速度使煤水混合物在懸浮狀態中輸送。上述運輸速度要求始終保持不變,以防止速度過高會使煤炭粉粒像砂紙一樣摩擦管道內壁,加速損耗;而速度過低又會使煤炭粉粒失去懸浮狀態,沉澱在管道底部。煤水混合物抵達終點站後,利用離心裝置,再將煤與水分離,煤漿管道的最大缺點是需要耗用大量的水力資源。
6.聯合運輸
聯合運輸是兩種或多種運輸方式聯合為一體,各取所長,協調一致,綜合運用它們的運輸工具和設施,使貨主只需辦理一次託運,貨物即從其始發地通過多次不問斷地連續接運和換裝,直達到目的地,實現“門到門”的運輸服務。
聯合運輸有各種形式,如鐵路與汽車運輸聯合經營的貨櫃運輸和馱背運輸;鐵路與船舶運輸聯合組織的由東北、華北地區經秦皇島、大連港至華東、華南地區的一條龍水陸聯運,以及東起太平洋西岸我國的連雲港、西到大西洋東岸荷蘭鹿特丹、橫貫歐亞大陸的“陸橋”運輸。
多種運輸方式的聯合運輸不僅可以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方便了用戶,加速了物流的流通。
除上述各種運輸方式外,各種組織形式的運輸中間商如捷運公司、運輸公司等,在組織和促進物流運輸中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它們一方面上門取貨,受理貨物運輸;另一方面將小件拼裝為大件,通過鐵路等運輸業運送,貨物到達目的地後,提供送貨服務。運輸中間商通過收取一定的費用或從整零運輸差價中取得一定的收益。
物流運輸服務的原則
指導運輸管理和營運的兩條基本原理是規模經濟與距離經濟。規模經濟的特點是隨裝運規模的增長,使單位重量的運輸成本降低,例如整車的每單位成本低於零擔貨物運輸。也就是說,諸如鐵路和水路之類的運輸能力較大的運輸工具,它每單位的費用要低於汽車和飛機等運輸能力較小的運輸工具。運輸規模經濟的存在是因為與轉移一批貨物有關的固定費用可以按整批貨物的重量分攤,所以一批貨物越重就越能分攤費用。距離經濟是指每單位距離的運輸成本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少,如800公里的一次裝運成本要低於400公里的兩次裝運成本。運輸的距離經濟也指遞減原理,因為費率或費用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少。運輸工具裝卸所發生的固定費用必須分攤到每單位距離的變動費用中,距離越長每單位支付的費用越低。運輸工作要遵循“及時、準確、安全、經濟”的原則,做到加速流通,降低流通費用,提高貨運質量,多快好省地完成運輸任務。(一)及時
及時,就是要求按照客戶需要的時間把商品運往消費地,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要。
(二)準確
準確,就是要防止商品發生差錯事故,保證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把商品準確無誤地送到消費者手中。商業經營的特點是商品品種繁多、規格不一,一件商品從工廠交貨到送達消費者手中,中間要經過不少環節,稍有疏忽,就容易發生差錯。運輸商品不僅要件數準確,規格也不能出錯。
(三)安全
安全,就是在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要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如果商品因運輸或裝卸不當而失去使用價值,那就成為無用之物。商品在運輸中的安全包括:一是要注意運輸、裝卸過程中的震動和衝擊等外力的作用,防止商品的破損;二是要防止商品由於物理、化學或生物學變化等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商品減量和商品變質。尤其對石油、化學危險品、鮮活、易腐商品、易碎流質等商品,加強安全運輸十分重要。
(四)經濟
經濟,就是以經濟合理的方法調運商品,降低運輸成本。降低運輸成本的主要方法是開展合理運輸,即選擇經濟合理的運輸線路和運輸方式,儘可能減少運輸環節,縮短運輸里程,力求花最少的費用,把商品運到消費地。此外,還應提高運輸設備和運輸工具的利用率,加強對運輸設備和運輸工具保養,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物流運輸服務的地位
運輸對發展經濟、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現代的生產和消費,就是靠運輸事業發展來實現的。只要對比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就可看出運輸在創造高水平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在開發中國家,生產和消費通常在空間上非常接近,大量勞動力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只占總人口的很小一部分。隨著廉價、便利的運輸服務的出現,整個經濟結構逐步朝著已開發國家的結構演變。人口向城市中心轉移,導致大城市的產生,生產的地域限制、產品的種類限制逐步清除,居民的物資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更具體地說,就是高效、廉價的運輸系統促使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生產中更多的規模經濟效益以及產品價格的下降。(一)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按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的物理性運動,這種運動不但改變了“物”的時間狀態,也改變了“物”的空間狀態。運輸承擔了改變空間狀態的主要任務。運輸是改變空間狀態的主要手段,運輸再配以搬運、配送等活動,就能圓滿完成改變空間狀態的全部任務。在現代物流觀念未誕生之前,甚至就在今天,仍有不少人將運輸等同於物流,其原因是物流中很大一部分責任是由運輸擔任的,是物流的主要部分,因而出現上述認識。
(二)運輸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之一
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先行。馬克思將運輸稱為“第四個物質生產部門”,是將運輸看成生產過程的繼續。這個繼續雖然以生產過程為前提,但如果沒有這個繼續,生產過程就不能最後完成。所以,雖然運輸的這種生產活動和一般生產活動不同,它不創造新的物質產品,不增加社會產品數量,不賦予產品以新的使用價值,而只變動其所在的空間位置,但這一變動卻使生產能繼續下去,使社會再生產不斷推進,所以將其看成一種物質生產部門。
運輸作為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表現在以下兩方面:①在生產過程中,運輸是生產的直接組成部分,沒有運輸,生產內部的各環節就無法聯結;②在社會上,運輸是生產過程的繼續,這一活動聯結生產與再生產,生產與消費的環節,聯結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聯結著城鄉,聯結著不同國家和地區。
(三)運輸可以創造“場所效用”
場所效用的含義是:同種“物”由於空間場所不同,其使用價值的實現程度不同,其效益的實現也不同。由於改變場所而最大程度地發揮使用價值,最大限度提高了產出投入比,這就稱之為“場所效用”。通過運輸,將“物”運到場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發揮“物”的潛力,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從這個意義來講,也相當於通過運輸提高了“物”的使用價值。
(四)運輸是“第三個利潤源”的主要源泉
第一,運輸是運動中的活動,它和靜止的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動力消耗才能實現這一活動,而運輸又承擔大跨度空間轉移任務,所以活動的時間長、距離長、消耗也大。消耗的絕對數量大,其節約的潛力也就大。第二,從運費來看,運費在全部物流費用中占最高的比例,一般綜合分析計算社會物流費用,運輸費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產品運費高於產品的生產費。所以節約的潛力是巨大的。第三,由於運輸總里程大,運輸總量巨大,通過體制改革和運輸合理化可大大縮短運輸噸公里數,從而獲得比較大的節約。
物流運輸服務的人員構成
物流運輸服務的人員構成包括參與者和提供者。(一)物流運輸服務的參與者
運輸服務與一般的服務不同,一般要受到託運人(起始地)、收貨人(目的地)、承運人、政府機構和公眾五方的影響,它們都是運輸服務的參與者。
1.託運人和收貨人
託運人和收貨人作為運輸契約的一方,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以最低的成本將貨物從起始地運送到目的地。運輸服務應包括具體的提取貨物和交付貨物的時間,預計運輸時間,貨物損失率以及精確和適時地交換裝運信息和簽發憑證等。
2.承運人
承運人作為中間環節,他期望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所要完成的運輸任務,同時獲得最大的運輸收益。因此,承運人希望以託運人(或收貨人)願意支付的最高費率收取運費,力爭使運送貨物所需的勞動力、燃料和運輸工具成本達到最低,並期望在提取和交付時間上有靈活性,以便能夠使個別裝運整合成批量經濟運輸。
承運人可以分為自營承運人、公共承運人和契約承運人。公共承運人在經營權範圍內運輸貨物,並有責任以非歧視價格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契約承運人僅向與其訂有契約的客戶提供契約規定的運輸服務,且可以按契約向不同的客戶索取不同運價:自營承運人是自己擁有運輸工具運輸自己產品的企業。
3.政府機構
由於運輸是一種經濟行業,所以政府要維持交易中的高效率。政府期望形成穩定而有效率的運輸環境,促使經濟持續增長,使產品有效地轉移到各個市場,並以合理的成本獲得產品。為此,政府比一般企業要更多地干預了承運人的活動,這種干預往往採取規章制度、政策促進、擁有承運人等形式。政府通過限制承運人所能服務的市場或確定他們所能收取的價格來規範他們的行為;通過支持研究開發或提供諸如公路或航空交通控制系統之類的通行權來促進承運人發展。目前,世界許多國家的運輸設施仍然是主要由政府提供,一些公共運輸的經營也由政府負責。
4.公眾
公眾關注運輸的可達性、費用和效果,以及環境上和安全上的標準。公眾按合理價格產生對周圍商品的需求並最終確定運輸需求。儘管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對於消費者來說是重要的,但與環境和安全標準有關的交易代價也需加以考慮。儘管目前在降低污染和消費安全方面已有了重大進展,但空氣污染等產生的影響仍是運輸的一個重大問題。既然要把降低環境風險或運輸工具事故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么他們必然會共同參與對運輸的安全作出判斷和決策。總的來看,公眾對運輸的影響都是間接的,但其影響力卻不容忽視。
以上各方的參與使運輸服務變得很複雜。這種複雜性要求物流運輸管理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顧及多方面的利益。
(二)物流運輸服務的提供者
物流運輸服務是由各類提供者共同提供的,主要包括單一方式經營人、專業承運人、聯運經營人和非作業性質的中間商。
1.單一方式經營人
最基本的承運人類型是僅利用一種運輸方式提供服務的單一方式經營人,這種集中程度使承運人高度專業化,有足夠的能力和高效率。如航空公司就是單一方式的貨運承運人,他們只提供機場至機場的服務,託運人須自己前往機場和離開機場。
2.專業承運人
由於小批量貨物裝運和交付在運輸中存在很多問題,公共承運人很難提供價格合理的小批量裝運服務,且服務質量較低;於是那些提供專門化服務的公司就乘機進入小批量裝運服務市場或包裹遞送服務市場,如中國郵政、EMS和一些快遞公司等。
3.聯運經營人
聯運經營人使用多種運輸方式,利用各自的內在經濟性以最低的成本條件提供綜合性服務,組成託運人眼中的“一站式”服務。對於每一種多式聯運的組合,其目的都是要綜合各種運輸方式的優點,以實現最最佳化績效。現在人們愈來愈強烈地意識到多式聯運將成為提供高效運輸服務的一種重要手段。
4.中間商
運輸服務的中問商通常不擁有運輸沒備,但向其他廠商提供經紀服務,他們的職能多少類似於行銷渠道中的批發商。中問商通常向託運人提供的費率在相同的裝運批量上低於專業承運人的費率。中間商的利潤是向託運人收取的費用和向承運人購買的運輸服務成本之間的差額。貨運中間商可以使託運人和承運人有機結合起來,既方便了小型託運人的託運活動,同時也簡化了承運人的作業行為,並且可以通過合理安排運輸方式,避免物流運輸的浪費。運輸服務中問商主要有貨運代理人、經紀人以及託運人協會等。
物流運輸服務的選擇
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種運輸方式各有不相同的特性,也各有其不同的適用範圍。根據不同的運輸要求,合理地選擇運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是物流運輸服務最終目標——運輸合理化的基本要求。物流運輸服務的選擇,主要考慮三個方面:選擇運輸方式、選擇運送路線和發貨批量。
運輸方式的選擇主要考慮送貨速度、送貨頻率、送貨可靠性、運載能力和運輸費用以及不同運輸方式的可用性。
選擇運送路線主要考慮運輸路線能保證把貨物及時運輸給客戶,做到準時交貨,縮短訂貨周期,減少庫存短缺情況的發生,達到較高的服務質量;減少製造商的運輸費用;保證大用戶得到較好的服務。
發貨批量主要考慮運輸成本的降低,一般來說,用戶是歡迎分批少量發貨的,而製造商則願意成批大量發貨,因為這樣做可以取得運價上的折讓,如鐵路運輸整車運貨的運價較低,公路運輸也是滿載運貨運價較低,並且成批大量發貨還可以節省倉庫儲存面積,節約存儲費用。
1.物流運輸服務的原理
物流運輸服務的原理是指導運輸管理和運營的最基本原理,它包括規模原理、距離原理和速度原理。
規模原理是指隨著每次裝載量的增大,使每單位重量的運輸成本下降。在運輸工具的承載量一定的情況下,低密度的物體可能會無法達到運輸工具的額定載重量,那么,每單位成本就高。
可見,當運輸距離=0時,成本不為0,這是因為存在貨物提取費用和交付費用。成本和距離表現為遞減原理,這是因為固定費用被逐漸分攤到運輸成本中去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運輸時間越短,其效力價值越高。這是因為一方面運輸時間越少,固定費用分攤到單位運費上的費用減少,另一方面,貨物停滯時間減少,也降低了庫存和存儲等費用。
2.物流運輸服務選擇的影響因素
選擇物流運輸服務,除了考慮企業自身的狀況,還要綜合考慮以下幾種因素:
(1)運輸距離:在運輸過程中,運輸時間、運輸費用等一系列因素都與運輸距離有一定的關係。距離的長短是選擇何種運輸方式的基本影響因素。一般情況是,汽車適合短途運輸;火車適合中長途運輸;船舶適合長途運輸,國際間物流常採用海洋、航空或複合運輸。
(2)運輸時間:在全部物流過程中,運輸占據了絕大多數時間。因此,縮短運輸時間也就相當於縮短了整個物流時間。運輸時間的快慢一般與運程和運輸工具有關。掌握了各種運輸方式的速度和運距,就能夠很輕鬆地計算出所需時間。
(3)運輸成本:運輸費用在全部物流費用中占很大比例。運費的高低取決於貨物的種類、重量、體積、運距、運輸工具等因素。在考慮運輸成本的時候,必須從全局出發,兼顧考慮其他物流環節的費用,各個環節相互關聯,最終由物流全部環節的總成本來決定。
(4)運輸環節:每增加一次運輸,不但會增加運費,而且還會增加諸如裝卸、包裝、設施使用等費用,同時也增加了運輸時間。所以,在考慮運輸方式的時候應以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運輸環節為前提,尤其是使用同類運輸工具的運輸環節。
(5)產品密度:產品的密度與運輸工具的容積息息相關。產品密度越大,越能夠更好地利用裝載空間的容積,從而裝載更多的貨物。同時,大批量的運輸成本較低,應該儘可能將小批貨物組成大批貨物組合,充分利用空間。選擇適合的運輸工具,以達到裝載空間的最大容量,降低運輸成本。
3.不同運輸方式的選擇組合
運輸方式的選擇不僅僅局限於單一的運輸手段。多種運輸方式合理地結合起來承擔物流運輸的任務,比單一的運輸方式提供的服務更快、風險更小。這種組合方式成為“多聯運輸”。最為廣泛地被企業和個人使用的組合為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的組合;其次是公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組合。
這樣的“聯運”方式能夠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減少運輸成本,使整個運輸體系中各個環節配合協調,有條不紊,實現運輸合理化的目標。
物流運輸服務的發展方向
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已經意識到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五種方式必須協調發展,必須注重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合作。隨著運輸行業的迅速發展,電子科技的進步,人們需求標準的提高,物流運輸服務也在迅速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交通運輸智慧型化: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自20世界90年代以來得到迅速發展。中國1995年開始加入歐盟ITS的研究,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改善交通安全以及減少由於交通運輸帶來的環境污染等方面有著顯著的成績。鐵路運輸系統智慧型化主要體現在列車運行管理系統和列車運行調度系統上。水陸運輸系統的智慧型化包括岸上支持系統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統智慧型化。航空運輸系統智慧型化包括對衛星的通信、導航、監視體制的改進。
(2)交通運輸的高速化和重載化:隨著高速、重載和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突破性發展,物流運輸服務也逐漸由傳統向現代化發展。高速鐵路技術和鐵路重載運輸技術的發展,提高了鐵路線路輸送能力和運輸效率。公路運輸方面,各國先後建立了完善的公路網和高速公路網。並且貨車的車型出現了更多的重型化、專用化、快速化貨車,加上公路保養、車輛管理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得公路運輸效率大大提高。水路運輸方面,大型化、專業化船舶越來越發揮它的優勢,油輪和貨櫃船尤其受到重視;船舶高速化的發展,在短途的海灣、海島區域的優勢也是其他運輸方式難以企及的。隨著通信、導航等設備的發展和高速運輸飛機的廣泛套用,航空運輸也走向一個新的階段。
(3)“綠色”運輸:運輸工具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排氣造成的大氣污染;二是噪音污染。因此為了減少環境污染,新的運輸工具、新的燃料相繼面世,如:電力汽車、甲醇、天然氣等代替汽油、柴油等,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普及。綠色環保物流運輸將是一種持久、長遠的任務。
物流運輸服務的作業管理
下面介紹物流運輸服務的管理特點和作業流程管理。(一)物流運輸服務管理的特點
物流運輸服務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1.專業化
物流運輸服務管理需要具有專業化的運輸管理人員、專業的設施設備、專業的服務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及時高效地完成運輸服務,樹立良好的形象,創造競爭優勢,從而開發更多的客戶。
2.系統性
在進行第三方物流運輸管理時,要從系統的高度合理運用運輸工具,提高運輸效能;通過運輸信息系統對運輸源、客戶及其需求、服務項目和運輸單證等進行綜合管理,以求效益最大化。
3.信息化
信息系統水平是物流現代化的標誌。第三方物流企業通常會同時承接多個運輸任務,為了有效地進行管理和控制,必須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通過運輸信息系統,及時把握市場信息,有效合理使用運力,做出最經濟、最合理的運輸方案。
(二)物流運輸服務的作業流程管理
運輸服務的一般作業流程包括接單、發運、到站和簽收四個環節,另外還有在發運和到站中可能存在的短駁和中轉。
1.物流運輸服務的接單管理
接單管理中,要了解客戶的來源以及真正的需求,為爭取主動創造有利的條件。應根據訂單利潤空間的大小,確定是否接受訂單,如接單則需合理配置資源,並優先滿足關鍵客戶,並不斷超越他們的期望,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物流服務中一項重要服務內容就是提供配送、拆裝等增值業務,為了保證在進行貨物運送時不丟失、不混亂,就必須弄清楚貨物的詳細信息。因此,在接單環節,除了一般的貨運信息外,還應提供貨物明細信息的維護功能。
2.物流運輸服務的發運管理
發運業務是指按照交通運輸部門規定,根據運輸計畫安排,通過一定的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把貨物從生產地(或起運地)運到銷地(或收貨地)的第一道環節,是運輸業務的開始。
由於這項工作是整個運輸工作的第一道業務環節,因此,對整個運輸過程中的時間、運量、質量、費用及安全性等運輸經濟指標起著決定作用,是保證第三方物流運輸服務質量的基礎。
由於各類貨物需要的運輸方式不同,其流轉手續、操作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發運作業可分為以下工作流程。
1)貨物的組配
貨物的組配就是根據貨源、運力的情況,將待運的各種貨物按照性質、重量、體積、包裝、形狀、運價等因素合理地配裝在一定容器的運輸工具里。組配是一項技術性很高的工作,直接關係到運輸工具的利用程度、運費的高低和貨物的安全。組配是發運業務的第一道環節,直接影響運輸的質量。
2)制單
制單主要是商品運單和運輸交接單。商品運單是辦理託運和承運手續的依據,也是物流企業安排運力、辦理商品交接和計費的原始憑證,它一經簽訂便具有契約性質。運輸交接單是企業與接運方或中轉方之問商品交接的憑證,也是收貨方掌握在途商品情況及承付貨款的依據。
3)辦理託運手續
交由其他運輸企業運輸的商品,要根據制好的單據辦理託運手續,其受理後,即可根據指定的時問和貨位送貨,辦理交接手續。送貨時,必須保證商品包裝完整,標誌清楚,以防止錯串。
4)送單
領貨憑證、付費收據、運輸交接單、商品調撥供應單、補運單、商品供應憑證等隨貨物同行的單據,應在辦完託運手續後及時發給接收方,以便其收貨時清點驗收。例如鐵路整車發運一般採取單貨同行的方式,而水運由於其速度較慢所以多採用郵寄方式。
5)通知
商品發運後應立即向收貨方通報發站、到站、發運車號、運單號、件數、重量、發運日期等情況,以便收貨方及時作好接收商品準備工作,或中轉方充分做好接轉商品的銜接工作。
6)結算
在商品發運後,根據不同的發運方式,發貨方向收貨方或承運方核算和收付代墊運雜費和其他費用。
3.物流運輸服務的接運管理
貨物接運是指貨物從發運地到達收貨地後,收貨單位根據到達的站、港通知,同物流企業辦理的貨物點驗接收工作。接運關係到運輸時間、貨物質量和能否及時入庫和銷售,直接關係到運輸服務的質量和在運輸過程中的責任分擔,從而對客戶接受的運輸服務的滿意度產生直接的影響。
4.物流運輸服務的中轉管理
商品中轉運輸,是指商品在從發地到收地的運輸過程中,由於受購銷數量、自然地理位置和交通線路等影響不能直達,必須經兩種(項)或兩種(項)以上的運輸工具換裝,才能運達目的地的運輸業務。由於中轉運輸連線著收貨方和發貨方,在運輸過程中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所以,中轉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商品運送時間的長短、費用的高低、商品的安全和運輸的經濟效益。
物流運輸服務的定價
運輸價格,是指單位運輸生產量的營運收入,是運輸勞務的銷售價格,是運輸勞務價值的貨幣表現。運輸價格是國民經濟價格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運價的構成
運輸價格主要由運輸成本、稅金和利潤三個部分組成。
1.運輸成本
運輸成本是指運輸經營者完成運輸生產任務所耗費的全部活化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它是運價的主要組成部分。運輸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運輸勞務價值量的大小。準確核算運輸成本是制定運價的重要依據。運輸成本主要由基礎設施成本、運轉設備成本、營運成本和作業成本4項內容構成。包括工資、附加工資、燃料費、折舊費、維修費、養路費、通行費、運輸管理費、事故損失費和管理費等項目。
2.稅金
稅金是經營者從事運輸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中的一部分。
3.利潤
利潤是經營者從事運輸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中的另一部分,是經營者投資和從事運輸活動所產生的收益。對運輸業戶而言,一定時期內所獲利潤額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其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二)運輸價格形式
運輸服務項目繁多,成本消耗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制定和核計運輸服務價格,應根據具體服務內容的不同,以基價加附加價的形式進行。
根據運價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影響程度,運輸價格可分為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經營者定價三種價格形式。
1.政府定價
政府定價指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按照運輸價格管理許可權制定的運輸統一價格。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放,政府定價的職能正在逐漸淡化。
2.政府指導價
政府指導價指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按照運輸價格管理許可權制定的運輸中準價格、浮動幅度及最低保護價。政府指導價體現了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允許經營者在規定範圍和幅度內調價。
3.經營者定價
經營者定價指經營者在運輸價格法規規定的範圍內,根據運輸生產成本、平均利潤水平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制定的運輸價格。
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應根據當地的物價總水平、運輸的平均成本及市場供需狀況,考慮到不同運輸方式的比價關係,綜合制定。經營者因經營活動的需要,可在規定的定價範圍內或在政府指導價規定的幅度範圍內自行制定、調整運輸價格。經營者根據有關規定自行定價或調價後,應向當地交通主管部門備案,建立內部運價管理制度,加強運輸價格內部管理。
物流運輸服務要素管理
1.物流運輸成本管理運輸成本是指為完成運輸活動所發生的一切相關費用,包括支付的運輸費用及與運輸行政管理和維護運輸工具有天的費用。
1)物流運輸成本構成
運輸服務涉及許多成本,這些成本包括人為地劃分成隨服務量或運量變化的變動成本和不隨服務量或運量變化的固定成本。如果考察的時期足夠長,運量足夠大.所有成本都是可變的。但為了對運輸方式進行定價,指在承運人“正常”範圍內沒有變化的成本視為固定成本,其他視為變動成本。線路運費有兩個重要決定因素:運距和運量。變動成奉和固定成本的劃分視情況而定。
(1)變動成本。變動成本中包括與承運人運輸每一票貨物有關的直接費用,這類費用通常按照每千米、海里或每單位質量成本來衡量。在這類成本構成中還包括勞動成本、燃料費用和維修保養費用等。
(2)固定成本。對於運輸公司來說,固定成本構成中包括端點站、通道、信息系統和運輸工具等設施與設備費用。
(3)聯合成本。指為提供某種特定的運輸服務而產生的不可避免的費用。例如,當承運人決定將一卡車貨物從A地運往B地時,意味著這項決定中已產生了從地點B至地點A的回程運輸的“聯合”成本,於是這種聯合成本要么必須由最初從地點A至地點B的運輸彌補,要么必須找一位有回程貨的託運人以得到彌補。聯合成本對於運輸收費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承運人索要的運價中必須包含隱含的聯合成本,或者這種回程運輸由原先的託運人來彌補。
(4)公共成本。是承運人代表所有的託運人或某個分市場託運人支付的費用。諸如端點站或管理部門之類的費用,具有企業一般管理費用的特徵,通常是按照活動水平,如裝運處理(如遞送約定)的數目之類分攤給託運人來承擔。
2)影響運輸成本的因素
運輸成本通常受7個因素的影響,它們分別是輸送距離、載貨量、貨物的疏密度、裝載能力、裝卸搬運、承擔責任的程度以及運輸供需因素等。一般來說,上述的順序也反映了每一個因素的重要程度。
3)運輸成本控制
①控制運輸成本的一般方法是選擇合理的運輸工具、擁有適當的車輛、最佳化倉庫布局和開展集運方式、推行直運方式。
②物流運輸成本控制的定量方法有線性規劃法、表上作業法、網路分析法等。
2.物流運輸質量管理
運輸質量管理主要是制定道路貨物運輸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和方法,組織、指導、考核、監督全行業運輸質量管理工作,處理運輸質量糾紛,使全行業的貨物運輸達到安全優質、準確及時、經濟方便、熱情周到、完好送達、用戶滿意的目的。
運輸質量的優劣不僅關係到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和經濟效益,而且對全社會有重人影響。因此,加強運輸質量管理,杜絕重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對提高運輸質量具有重人意義和作用。其主要表現為: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提高企業信譽、有利於穩定職工情緒。
運輸質量管理的衡量指標一般為運輸事故次數、運輸事故頻率、貨損率、貨差率、運輸事故賠償率、完成運量及時率等。
3.物流運輸服務增值
物流過程中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投入,增加了物品的效用,具體表現為增加了物品的空間效用、時間效用、品種效用、批量效用、信息效用、風險效用和信用效用等。
(1)空間效用:表現為通過物品流通過程中的勞動克服物品生產和消費在地理空間上的分離。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生產優勢和生產織構,而物品的消費卻可能遍布在另外的地區甚至是全國、全世界。所以正是物品流通所耗勞動創造的空間效用使人們可以享受瑞士生產的咖啡,購買法國的時裝,使用微軟公司的產品。
(2)時間效用:表現為通過物品流通過程中的勞動克服了物品生產和消費時間上的不一致。這種不一致,表現為多種情況,時間差表現為物品生產與消費的時間矛盾。物品流通過程如儲存、保管等投入的勞動恰好可以解決這種矛盾,表現為物品時間效用的增加。
(3)品種效用:表現為通過物品流通過程中的勞動克服物品生產和消費品種方面的不一致。因為無論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消費者需要的是多種多樣的物品,而專業化生產使某一廠家所提供的物品具有單一性。物品流通則可以集中多家生產商的物品提供給消費者,這方面的勞動投入表現為物品品種效用的增加。
(4)批量效用:表現為通過物品流通過程中的勞動克服生產和消費批量的不一致。社會化大生產的一種重要方式是生產的專業化和規模化,而很多時候消費的需求量都是很有限的。物品流通中所消耗勞動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將生產的大批量分割成最終的小批量需求,在此表現為由整到散的分流過程;反過來的情況也同樣存在。
(5)信息效用:表現為專業物流企業收集大量的信息,如買賣雙方的信息、產品說明和使用情況、發展情況、用戶的意見、供求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等,並對這些信息進行過濾、篩選、整理、分析,總結規律,發現問題。同時指導自己的工作,也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供求雙方,形成一種知識學習的作用。
(6)風險效用:表現為在物品流通過程中存在和隱藏著許多風險,如質量風險、信貸風險、政策風險、匯率風險、財務風險等,讓物流雙方準來承擔這些風險責任可能都會是一種討價還價的“扯皮”過程,會極大地加大交易費用甚至阻礙物流的真正完成。而由專業物流企業來承擔這些風險無疑會極大地提高供求雙方的信心,同時加快流通和再生產的過程。
(7)信用效用:表現為物流企業利用自身第三方的角色,在支付額度、支付周期、物流速度、物流量等方面都有著信用放大和信用保證的作用。同時這種專業化分丁對社會產業結構最佳化、吸收就業、改變流通困境、創造社會效益也有著深刻的意義。
物流運輸增值在於物流企業的專業化和規模化降低了物流運作成本,同時又提供了其他增值服務。這也是物流企業生存的基本點,又是贏取客戶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