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於一七八四年的《熱河日記》,本文是這樣開始的:
「後三庚子,我 聖上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辛未,朝小雨,終日乍灑乍止,午後渡鴨綠江……」
但是本文之前有個前言,前言的一開頭,卻先解釋為什麼在「我 聖上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之前要先加一個「後三庚子」。
朴趾源是這么說的:「曷三庚子?崇禎紀元後三周庚子也。」接著他解釋:「明室亡於今百三十餘年,曷至今稱之?清人入主中國,而先王之制度變而為胡。環東土數千里,畫江而為國,獨守先王之制度,是明室猶存於鴨水以東也。雖力不足以攘除戎狄,肅清中原以光復先王之舊,然皆能尊崇禎以存中國也。」然後,在前言的結尾處,他又毫不避諱,甚至驕傲地題上了:「崇禎百五十六年,癸卯,洌上外史題」。
從明清之戰開始就一直站在明朝這邊的朝鮮,明亡之後根本就以正統中國文化的繼承者自居,因此雖然感嘆自己「力不足以攘除戎狄,肅清中原以光復先王之舊」,但是「環東土數千里,畫江而為國,獨守先王之制度,是明室猶存於鴨水以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