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獄[阿瑟·米勒創作戲劇]

《薩勒姆的女巫》是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創作的四幕劇,1953年首演。

《薩勒姆的女巫》是阿瑟·米勒根據1692年在北美麻薩諸塞州薩勒姆鎮發生的一樁誣告株連數百人的“逐巫案”而創作的。在政教合一的嚴酷統治之下,清教主義在17世紀那個封閉落後的小鎮上盛行,他們設定種種清規戒律,嚴令禁止任何娛樂活動,排斥異教徒。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這些清教徒們變得狹隘、自私、迷信而冷酷。當幾位少女在夜色的掩護下相約在樹林子裡跳舞時,被當地牧師巴里斯發現,他的女兒受到驚嚇昏迷不醒,於是,巴里斯牧師請來別的教區的“驅巫”高手赫爾牧師來到薩勒姆來調查。為了保護自己,阿碧格首先誣陷女黑奴蒂圖芭,接著這群姑娘跟著阿碧格一起裝神弄鬼、誣陷他人。人們在刑訊之下互相指責,結果竟然造成了四百多人被株連入獄,七十二人被絞死的可怕局面。男主人公普洛克托為了解救妻子伊莉莎白,冒死揭露了阿碧格的陰謀,並交代自己曾與阿碧格有淫亂之事。但是,這並沒有阻止宗教裁判所以上帝的名義進行的這場殺戮。最後,普洛克托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毅然走上了絞刑架。

在《薩勒姆的女巫》中,米勒以古諷今,對當時的壓抑氣氛和政治迫害進行了生動的、深刻地描述,盡力展示強權統治下的人心危殆、人性沉淪,以及人在與邪惡勢力對峙中的失敗和毀滅。與此同時,米勒通過對一些保持尊嚴、坦然面對死亡的正義人士的塑造,表現了他對良心和正義的堅定信仰。 《薩勒姆的女巫》獲得1953年托尼獎的最佳劇本獎。

內容簡介

劇本開頭,薩勒姆地區的牧師巴里斯的女兒貝蒂和夥伴跳舞時受到驚嚇,導致神志恍惚,一病不起。與此同時,鎮上普特南夫婦的女兒蘿絲也病倒了。鄉鎮裡於是謠傳出現了巫術。
巴里斯的侄女阿碧格也是跳舞的姑娘中的一個,她在普洛克托家做女僕,因為勾引男主人,被女主人趕出家門。她對普洛克托大嫂懷恨在心。參與跳舞的姑娘擔心被當成女巫,在阿碧格帶領下,交代說自己看見很多人和魔鬼在一起。遭到誣陷的人都被關進了監獄,那些跳舞的姑娘搖身變成了聖徒,阿碧格更是趁機想要陷害普洛克托大嫂。
後來,遭到誣陷的人被判處絞刑,普洛克托下定決心說出他和阿碧格的私情,試圖以此阻止她的陰謀,卻反而因此害了妻子。普洛克托家的女僕瑪麗·沃倫良心發現,在法庭上翻供,卻在副總督丹佛斯、哈桑法官、巴里斯和阿碧格帶領的姑娘們的共同威嚇下,又收回供詞,反而一口咬定普洛克托給魔鬼幹活。
普洛克托被關進監獄,在生命受到威脅之下,他決定招認自己和魔鬼打交道,但副總督卻強求他公開懺悔,並且供出其他和魔鬼在一起的人。普洛克托無法違背自己的良心,不願以出賣朋友、出賣靈魂為代價換取屈辱的生存,最後毅然走上絞刑架。

創作背景

《薩勒姆的女巫》取材於1692年發生在麻薩諸塞州薩勒姆鎮的“逐巫”案。該鎮一群姑娘深夜來到樹林裡狂歡跳舞、裸體奔跑,結果被一些居心巨測的人咬定是巫術作怪。於是,姑娘們開始了吶喊指控。一場以指控、逼供和株連為特徵的“逐巫”行動在該鎮全面鋪開,眾多心懷鬼胎之人藉此報復鄰里之間的怨恨、羨慕、嫉妒以及過失,從而造成了恐慌、盲從和宗教狂熱的可怕氛圍。在這樣的行動中,許多無辜的村民受到指控,被捕入獄,面臨著絞刑和被剝奪財產的厄運“逐巫”運動中,人人自危,人性沉淪,不少人為了活命,或者被迫承認犯有子虛烏有的罪名,或者陷入歇斯底里轉而指控他人。

薩勒姆逐巫案與美國的清教思想有著直接的關聯。早期的清教徒遷居美洲後,提出“原罪”理論,意即人生而有罪,號召人們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守信等贖罪進而力爭成為上帝的選民。他們不鼓勵娛樂活動,對人們當時由於難以理解某些自然現象而產生的迷信活動一律斥之為巫師行為,重者判以死刑。《薩勒姆的女巫》擱筆於1953年,正是美國“麥卡錫主義”對關國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野蠻迫害到登峰造極之時。麥卡錫是一名國會議員,他的言行是麥卡錫主義的集中體現。他利用他的政治身份放肆地煽動反共輿論,收集共產黨員、民主進步人士和持不同政見者的材料,並對他們進行惡意誹謗和無情迫害。1950年至1954年數以萬計的人被列入“黑名單,”遭到非法拘禁;不少人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深陷囹圄,還有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美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人物介紹

普洛克托

普洛克托正直、善良,不願參與派系鬥爭,是個受人尊重的好人;但是他又不是完美的,他背叛了自己的妻了和宗教信仰,所以即使別人不知道,他自己並不看得起自己。這幾句簡單的描寫,為讀者樹立了一個最普通又最真實的“人”的形象。他的豐富性和多面性,體現在他人前人後的兩種作為:人前是正直的莊稼漢,人後卻是犯了“姦淫罪”的背叛者。

但是,當事情失去控制,他為了拯救妻了和鄰居,決定把自己的醜事公布於眾,如他自己所說:“我給我的名譽製作了一口喪鐘!”“他在自己的名譽和良心中做出了選擇。而對死亡,雖然他的求生本能逼迫他放下驕傲乞求生存,承認一件自己不曾做過的事——因為對他來說,多一件醜事也不會使他的罪孽加深更多,但得知懺悔書要公布於眾時,他憤怒地把它撕毀了。他珍惜自己及朋友的名譽,即使失去生命,也要讓高貴的靈魂如聖徒般體而地走進天堂。

伊莉莎白

普洛克托的妻了伊莉莎白是個虔誠的清教徒。由於她的身體不太好,並受清教徒禁慾主義的影響,她對普洛克托比較冷淡。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講,普洛克托是個正值壯年,精力旺盛的男人。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他們的夫妻生活必定會產生衝突。在發現丈夫的背叛後,伊莉莎白雖然很痛苦,與丈夫疏遠,但是她在關鍵的時候(在法庭上)依然願意為了維護丈夫的名譽而撒謊。這一點也許在現代人眼裡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問題,但是對於一個恪守清教的女人來說,如此的謊言足以讓她在上帝而前轉身落入地獄。

阿碧格

阿碧格是一個十七歲的年輕姑娘,她愛上了自己的僱主普洛克托,並且在一段時間裡與他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當伊莉莎白發現後,她被解僱了。因此她懷恨在心,想讓黑人女傭蒂圖芭詛咒伊莉莎白死亡,並取代她和普洛克托一起生活。隨著逐巫行動開始失控,她看準了村民心中的自私、恐懼和無情並加以利用,誣告伊莉莎白,將她投入監獄。當自己被情人普洛克托當眾無情揭發後,她為了自保,連情人也不放過。

對於普洛克托來說,和阿碧格的私情只是一個男人常犯的錯誤,在他醒悟過來後,他可以毫不猶豫地離開阿碧格。而對於一個生活得並不開心、一心嚮往愛情的孤女來說,抓住愛情似乎成為了她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徑。在清教主義統治的年代,通姦是需要受到嚴懲的。因此,這個失去童貞又被情人拋棄的女子在內心的欲望和恐懼的推動下,一步步開始了瘋狂的報復行動。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薩勒姆的女巫》是一部西方現實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其魅力和價值主要表現在作家對現實生活的黑暗和一切邪惡勢力的無情鞭撻,以及深刻剖析了人物的心靈。阿瑟·米勒的筆就像是一把鋒利的解剖刀,它把人物的心靈,把誣陷、捍造、誹謗、報復、株連這人性中的黑暗一覽無餘地暴露在讀者和觀眾而前,使人們在體味迷惘、壓抑、憤怒、無奈和悲傷的同時,也為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所鼓舞。即將被絞死的普洛克托曾說“上帝死了”,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震驚。因為正是“上帝的名義”這個最高指針,使得薩勒姆鎮上所有“上帝的子民”成為在劫難逃的目標。在一個神權政治占統治地位的時代,普洛克托竟敢宣布上帝死了,說明他看清楚了那些打著上帝的名義表面公正實則為己謀利的那些審判官的真實嘴臉。

劇作所揭示出來的真理是:“謬論”的存在並不只存在於社會政治層面,更深層次的存在於柔弱的人類心靈之中。“女巫”有可能隨時出現在每一個靈魂出殼的人身上,包括普洛克托。普洛克托只是不願出賣朋友,還認為自己是人,還要維護自己的名聲,才拒絕墮落。人之為人的基本信念,使普洛克托的靈魂走出了“神”和“獸”的魔障,回歸了對“人”的認同。所以,做人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既要避免“神”的誘惑,又要警惕“獸”的膨脹。與此相對應的阿碧格就是裝神弄鬼、放縱情慾、受“神”“獸”誘惑而偏離人性基點的人。

當人性被污染腐蝕,“女巫”就出現,“謬論”就蔓延。它有時以“女神”的方式呈現,有時則以“女魔”的面貌示人,都具有對人心的蠱惑性。《薩》劇中天真無邪的小女孩阿碧格、蒂圖芭、貝蒂、瑪麗。沃倫,他們懵懂無知,裝神弄鬼,只是遊戲,他們借上帝的名分,從想像的“女神”被引導著變成了“女魔”。其中瑪麗·沃倫的心理轉變過程是震撼心靈的。與普洛克托、伊莉莎白的相處,有著這樣那樣的矛盾,瑪麗·沃倫希望改變女僕的地位是正當的人性要求,她也不希望用裝神弄鬼來陷害他人,特別是她的善良勤勞的主人。可是,事實是當她希望守住人性的底線時,卻有人一定要把她往魔鬼里推,在“神”與“鬼”的選擇中,她最終選擇了“神”。可就在她放棄人性選擇“神”的時候,她也就戲劇性地變成了失去人性的“魔鬼”。《薩》劇在這裡揭示出來的是“神”和“鬼”本質的一致性,即它們的非人性,這是令人震驚的。

正如人性只有在最嚴厲的拷問下,才能顯示出它的罪惡一樣,人性最光輝的一面也只有在最嚴厲的拷問下才能顯示出來。而生死的抉擇,就是最嚴厲的拷問。在生命與良心面前,很多人都是選擇了生命而違背了自己的良心,而以普羅克托和翠貝卡為代表的人們卻是為了自己的信仰、為了世界的正義而甘願放棄自己的生命。而對死亡的威脅,他們沒有屈服,而是更堅強地站了起來。普羅克托當眾撕毀了所謂的認罪書,高聲朗誦著《聖經》,慷慨赴死。在這裡,普羅克托等人的人性經受住了考驗,走向了永恆。這群人向世界宣告“人”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是戲劇最後的勝利者,人的尊嚴是不可侮辱和戰勝的。

阿瑟·米勒在劇中對普羅克托、翠貝卡以及黑爾牧師的肯定,是對人性光輝的頌揚,而對以艾比蓋爾為首的少女及法官們的批判,則是對人性黑暗的尖銳諷刺。

該劇揭示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人性可能是光輝的,也可能是灰暗的,關鍵就在於而對考驗時你如何選擇;而所謂的誣陷既可以使人性淪陷,同時也能使人性得到升華。

藝術特色

《薩勒姆的女巫》原文名是“The Crucible”,直譯是《坩堝》。坩堝是一種在高溫中熔鍊金屬的一種熔器,作者將其作品取為金屬熔器,意為在逐巫案中人們在精神上所受到的高度折磨如同金屬在高溫下進行熔煉一樣。

該劇一共四幕,以傳統的現實主義風格寫作而成,一幕到四幕對應著發生、發展、高潮、結尾。語言精煉,結構嚴謹,有很強的戲劇性。作品延續了阿瑟·米勒的一貫風格:矛盾衝突強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但是,與其他劇本不同,這部作品在第一幕出現了一些評論性的語言。雖然它在整個劇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效果。它除了交代了人物歷史和故事背景,還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和觀點,最重要的是,它讓讀者帶著思考、帶著態度去觀察這件瘋狂的鬧劇,就像是在閱讀一份歷史檔案。這樣的間離有助於讀者有意識地保持頭腦清醒和客觀,冷靜地參與到事件當中,而不是僅僅把這部戲劇當成一個故事。

《薩勒姆的女巫》取材於歷史,體現出強烈的文本意識,完整地詮釋了新歷史主義關於“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的理論。新歷史主義在思想意向上強調文本與歷史的互文性,使文學重返歷史,拓展開掘了語言結構和歷史結構的想像性和虛構性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本的歷史精神。阿瑟·米勒不是歷史學家,他的終極關懷不是歷史的客觀性,而是用文本來再現審視反思那段歷史。作為嚴肅的劇作家,阿瑟充分認識到他的社會良知和歷史責任,他審視集體意識所產生的破壞性躁狂恐懼,反思恐懼心態是如何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構成所謂的威脅。作為書寫主體,他對歷史題材的描述,儘可能做到忠於歷史真實,而沒有隨意把歷史主體化、道德化、情感化和意志化。

作品影響

這部作品的上演,在當時的美國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以633場的連演記錄成為了百老匯舞台上經久不衰的一部經典作品。

1981年這幕劇在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今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演的時候,為了吸引觀眾,改名為《薩勒姆的女巫》,一連上演了50多場,觀眾們覺得劇中反映的美國歷史上的冤案和“四人幫”造成的許多冤獄很相似。

作品評價

北京外語學院教授、作家沈大力:《薩勒姆的女巫》說的是一則關於人性善惡、魔道衝突的寓言。

演出情況

中國演出
1981年上海人民藝術劇院 上演
2002年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此劇
2004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劇社演出此劇
2011年中央戲劇學院演出此劇
2011年12月中國戲曲學院小劇場演出此劇
2011年12月北京城市學院09表演本科班演出此劇
2012年5月清華大學話劇隊8字班演出此劇
2012年5月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華劇社畢業大戲
2012年12月北大劇社學期大戲
2013年4月浙江師範大學阿西劇社春季劇場演出劇目
2013年12月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劇社年終大戲再次演出此劇
2014年6月廈門大學小火柴戲劇社中文有戲演出季演出劇目
2014年5月30日復旦大學復旦劇社以環境戲劇為舞台演出此劇
2014年12月22日安徽藝術職業學院15屆畢業大戲再次演出此劇

作者簡介

作者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 ),1915年生於紐約,畢業於密西根大學,是美國最重要的戲劇家和劇作家之一,寫出了《推銷員之死》和《代價》等不朽傑作。有《我的兒子們》、《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維希事件》、《代價》、《美國大鐘》等多部戲劇,還寫過兩部小說。1987年米勒寫了回憶錄《時間彎曲》,年過古稀時,還寫了劇本《踏破摩根山》和《末代美國佬》。他的作品針砭時弊、直言不諱,被譽為20世紀良心的代表。其中《推銷員之死》是其最有影響的代表作。阿瑟·米勒一生獲獎無數,包括1949年普利茲獎,兩次紐約戲劇批評家獎,奧利維爾最佳劇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