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zhà zhá
注音:ㄓㄚˋ ㄓㄚˊ
部首:火,部外筆畫:5,總筆畫:9
五筆86&98:OTHF
倉頡:FOS
鄭碼:UOMI
筆順編號:433431211
四角號碼:98811
UniCode:CJK
炸zhà
基本字義
1、突然破裂:爆~。~藥。~彈。~響。
2、用炸藥或炸彈爆破:轟~。
3、發怒:他一聽就~了。
詳細字義
〈動〉
1、指物體突然破裂 [burst;split;explode]。
[粗磁碟子]不拿薑汁子和醬預先抹在底子上烤過,一經了火是要炸的。——《紅樓夢》
2、又如:瓶子炸了;爆炸。
3、用炸藥、炸彈爆破 [blow up;blast;bomb;explode]。如:炸碉堡;炸橋;炸丸(即炸彈);炸坑(爆炸後形成的土坑);炸裂彈(即炸彈)。
4、〈方〉:因受驚而四處亂逃 [scamper;flee in terror]。如:炸眼(馬、驢等牲畜突然見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東西而驚恐嘶鳴或狂奔)。
5、 因某事而激烈發作 [fly into a rage]。如:炸毛(方言。發脾氣;發怒);炸呼(亂喊叫;吆喝)。
6、另見 zhá 。
常用詞組
◎ 炸彈 zhàdàn [bomb] 一種爆炸武器,通常是鐵殼內裝入炸藥而成。一般由飛機投擲。
投下的少數炸彈沒有擊中。
◎ 炸點 zhàdiǎn
[burst point] 射彈的爆炸點。
◎ 炸鍋 zhàguō
[complain and quarrel loudly] 鍋里的食物向鍋外四散迸濺。比喻人群中發生吵鬧動亂。
聽見球賽失利的訊息,一些人就炸了鍋了。
炸zhá
基本字義
1、把食物放在煮沸的油中弄熟:~醬。~糕。~魚。油~。
詳細字義
〈動〉
1、把食物放在滾沸的油鍋中熬熟 [fry]。如:炸供(油炸供神用的食品)。
2、〈方〉:焯 [scald]。如:把菠菜炸一下。
3、將舊金屬器物加工,使重現光澤 [forge]。
妹妹的項圈我瞧瞧,只怕該炸一炸去了。——《紅樓夢》
4、另見 zhà
常用詞組
◎ 炸丸子 zháwánzi
[croquette] 在油中炸熟的圓形食品。
◎ 炸油餅 zháyóubǐng
[doughboy] 把發過的面加明礬做成一個一個圓形薄片然後放在滾油鍋中炸熟的一種食品。
◎ 炸子雞 zházǐjī
[chicken cacciatore] 在橄欖油中炸好的雛雞,用芳香藥草加香,並在番茄和白葡萄酒中煮濃。
烹飪專業語
炸是用旺火加熱,以食油為傳熱介質的烹調方法,特點是旺火、用油量多(一般比原料多幾倍,飲食業稱“大油鍋”)。用這種方法加熱的原料大部分要間隔炸兩次。用於炸的的原料在加熱前一般須用調味品浸漬,加熱後往往隨帶輔助調味品(如椒鹽、番茄沙司、辣椒油等)上席,炸制菜餚的特點是香、酥、脆、嫩。由於所用原料的質地及製品的要求不同,炸可分為清炸、乾炸、軟炸、酥炸、卷包炸和特殊炸等。
清炸
是原料不經掛糊上漿,用調料拌漬後投入油鍋用旺火加熱的方法。
乾炸
是先將原料用調味品拌漬,再經拍粉或掛糊,然後下油鍋炸熟的一種烹調方法。成品里外酥透,顏色褐黃。
軟炸
將質嫩而形狀小(小塊、薄片、長方條)的原料先以調味品拌和,再掛上蛋粉糊,然後投入五成熱的油鍋炸,叫做軟炸。
酥炸
在煮酥或蒸酥的原料外面掛上全蛋糊(也有不掛糊的)下油鍋炸,叫做酥炸。
卷炸、包炸
加工成片形、條狀或茸狀的無骨原料用調料拌和後,再用其它原料卷裹起來,拖上蛋粉糊(紙包炸不掛糊)入油鍋炸,叫做卷包炸。
古音和方言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韻部細分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炸 | 乍 | 暮 | 0 | 吒 | ʔr'aːɡs | 灹晚起字 |
炸 | 乍 | 盍 | 2 | zreːb | 手冊作煠今字 |
•粵語:[廣州音]zaa3;[順德音]zaa3;[梧州音]zaa3;[肇慶音]zaa3;[平南音]zhaa3;[南寧音]zaa3;[北海音]zaa3;[欽州音]zaa3;[廉州話]zhoa3;[新會音]zaa3;[玉林話]zhoa3;[蒼梧石橋鎮]zhaa3;[蒙山話]zhaa3;[封開開建話]zaa3
•客家話:[梅縣腔] za5 [寶安腔] za5 [客英字典] za5 [海陸豐腔] za5 cap7 [台灣四縣腔] za5 cap7 [客語拼音字彙] za4 [東莞腔] za5 [梅縣腔] za5
•潮州話:za3 zan3(tsà tsàⁿ) zah8(tsâh)
•吳語:tso3
•朝: 작, 찰
•越: tạc, trác
•日吳: (しゃく) 日漢: さく 日訓: さけ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