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情
馬塞,地中海的一顆明珠。可是在這個風光旖旎的地方卻潛伏著一個販毒集團──"法國販毒網"。販毒集團頭子叫夏爾涅,紳士打扮,蓄著山羊鬍子。他獲悉電視明星德布羅將赴紐約聯繫拍片事宜,便想利用他的合法身份進行一大宗海洛因走私。毒品就藏在德布羅專用的林肯牌轎車裡。法國販毒網跟紐約的販毒地區有密切的聯繫。
該市警察局緝毒科兩名探員-吉米和帕蒂兩人在警界人緣極差,尤其是吉米脾氣非常火爆。他們在一次酒吧尋樂時偶然獲得了線索。他們通過努力摸清了整個脈絡,並申請了竊聽電話,知道販毒老手薩爾將同夏爾涅會晤,馬上進行跟蹤,但被老奸巨猾的毒販子甩掉了。據黑市行情,每公斤海洛因賣價八千美元,夏爾涅走私進來60公斤純海洛因,加水稀釋,再賣出去可以賺3200萬美元。
辦案不順,吉米被停止調查。一天,吉米閒逛時在高架鐵橋下,突然兩槍劈頭打來。吉米四下張望,發現兇手正在逃跑,緊追不捨。原來罪犯們已將吉米視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後快。兇手跳上高架列車,吉米驅車追趕,終於在車站將兇手擊斃。經此,警方又拉緊了對毒販活動的搜尋網,甚至把電視明星的轎車拆開,結果什麼也沒有發現。最後帕蒂發現汽車的重量有問題,終於在彎軸蓋板中發現了120磅的毒品。於是警方欲擒故縱,直搗販毒基地-伍德島。正當毒販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時候,警車呼嘯著追來。毒販們紛紛逃進樓房,緊接著是一場激烈的槍戰,雙方互有傷亡。警察施放催淚彈,在煙霧的掩護下,吉米與帕蒂等衝進樓房……
槍聲漸漸平靜了,毒販們舉著雙手走了出來,唯獨夏爾涅不見了,吉米又提槍潛入,良久只聽見一聲槍響,而後是死一般的沉寂……狡猾的夏爾涅漏網了。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1960年代發生在紐約的真實案件改編,是美國60年代後期崛起、到70年代方興未艾的“新電影”運動的代表作。導演突破了好萊塢傳統警匪片的格局,以新穎的手法,賦予影片以明快的視覺風格和現代感極強的節奏。影片也反映了吸毒問題的嚴重性及毒品走私的猖獗。1971年威廉·弗萊德金拍攝此片時,特意把案件的經辦人——兩個紐約緝毒警探請到了拍攝現場,在再現每一個真實細節的同時,也著力捕捉辦案時那種緊張、亢奮的氣場。法國販毒組織藉助電視明星入境美國可以攜帶免檢汽車的機會,將大量海洛因藏在車體內,到達紐約後,被緝毒警探多爾和魯索跟蹤,在警匪角力的過程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貓捉老鼠的好戲。
《法國販毒網》改編自羅賓·摩爾於1969年出版的紀實小說《The French Connection: A True Account of Cops, Narcotics, and International》,講述了兩個英勇果敢的紐約警察設法阻止法國毒品流入國內的驚險經歷。法國販毒網是馬賽黑手黨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精心構建的海洛因走私網,該組織將毒品從土耳其途經法國運往美國,從而為美國的毒品市場提供了大量貨源。
除了兩位主人公外,影片中的很多虛構人物都對應著真實人物,如販毒組織頭目阿蘭·夏尼埃的角色原型就是後來在巴黎被捕的著名毒梟吉恩·傑漢(Jean Jehan)、法國電視明星亨利的角色原型就是曾在美國服刑4年的法國電視演員雅克·安琪文(Jacques Angelvin)。
總體看來,出色的娛樂片一般傾向於採取非寫實的風格,因為寫實往往會削弱情節的戲劇性和視聽的愉悅感,但正是由於寫實手法的這一局限,使得1971年包攬五項奧斯卡的《法國販毒網》脫穎而出,為娛樂片到來了新的形式。弗萊德金曾坦言影片之所以具有著紀錄片式的現實主義風格,是因為深受阿爾及利亞電影《焦點新聞》的影響。
拍攝過程
本片是將世貿中心攝入鏡中的第一部電影。
儘管發生在紐約時代廣場大中央車站的場景僅有數分鐘,但由於沒得到交通局的批准,劇組整整拍攝了兩天。片中的6609號車廂現在被保存在紐約交通博物館中。
2005年,本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美國國家電影登記處列為在文化、歷史和藝術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電影。
出現在第一段酒吧場景中的所有臨時演員都是真警察。
吉米和巴迪的角色原型埃迪·伊根和桑尼·格魯索不但在片中客串了角色,還向劇組提出了爭取拍攝許可的寶貴建議,從而為追車場景的拍攝發揮了重要作用。導演威廉·弗萊德金曾邊聽著名搖滾唱匠桑塔納的歌曲《Black Magic Woman》邊剪輯片中的追車場景。
為體驗警察的生活,吉恩·哈克曼和羅伊·施奈德曾跟隨埃迪·伊格和桑尼·格魯索外出巡邏,哈克曼還曾幫助兩位警察在巡邏車中控制一位嫌疑犯,不過他非但沒有感到過癮,反而擔心自己受到假扮警察的指控。曾有報導稱,有些扮演警察的演員幾乎忽略了劇本中的對白,轉而採納了警察顧問在排練時傳授的術語和習慣用語,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影片劇本居然贏得了奧斯卡獎。
在影片中,列車司機科克因目睹殺手擊斃乘務員而突發心臟病,在現實生活中,扮演科克的列車司機威廉·科克後來確實因心臟病突發而喪生。
羅伯特·米徹姆曾因討厭本片故事而拒絕扮演吉米。
影片開始於馬賽,但主要情節是在紐約展開的。兩個普通警察意外發現了一樁跨國販毒的蛛絲馬跡,於是展開層層追蹤、調查,在此過程中照例遇到來自犯罪一方和警局內部的阻力,但主人公鍥而不捨,最終將罪犯繩之以法。從這個方面看,《法國販毒網》與老套的犯罪偵破片沒有什麼區別,包含的元素也不外乎個性迥異的兩個警察搭檔、槍戰、追車、暴力等,甚至於,導演不但沒有為影片注入更新的元素,反而將這些偵破片的符碼高度簡化成一點,即“追逐”這一母題上。全片至少有四分之三的篇幅用在描寫正協雙方追逐與反追逐的較量上。
影片除了開始的機場起交待作用的戲外,主要是由六場“追逐戲”結構起來的。
雖然影片選角非常成功,但弗萊德金起初曾極力反對吉恩·哈克曼擔綱主演,他眼中的理想人選是保羅·紐曼,卻無力支付與影片拍攝預算持平的高額片酬,隨後他又想到了傑基·格黎森和從未有過表演經歷的紐約專欄作家吉米·布萊斯林,可前者因《冷暖心聲冷暖情》的票房慘敗而被製片方否決,後者拒絕在追車場景中親自駕車。史蒂夫·麥奎因也曾為扮演吉米的人選,但因剛剛完成《警網鐵金剛》而不願再次出演警匪片。在物色扮演法國毒販阿蘭·夏尼埃的演員時,弗萊德金看中了出演過《白日美人》的西班牙演員弗朗西斯科·拉瓦爾,可他當時不知道演員的姓名,選角指導陰差陽錯的與出演過多部路易斯·布努埃爾電影的費爾南多·雷依取得了聯繫。製片方後來找到了拉瓦爾,可他既不會英語也不會法語,於是雷依最終得到了夏尼埃的角色。
片中吉米駕駛龐蒂克勒芒轎車瘋狂追逐高架列車的橋段堪稱影史上最精彩的追車場景之一,出現在畫面中的高架鐵路是途經布魯克林第86街的紐約捷運B線(現今的D線),列車司機和乘務員都是真正的紐約交通局職工,駕車橫衝直撞的著名特技車手比爾·海克曼(Bill Hickman)還在片中扮演了FBI特工莫德里格。由於這段特技過於危險,所以劇組在拍攝之前並未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而且拍攝現場的交通狀況難以控制,特技車手只能依靠安在車頂的警燈和狂按喇嘛才能闖過紅燈、高速穿過路口,在險象環生的拍攝中,由於時機選擇不當,意外的撞車頻頻發生,這些真實的畫面最終都被保留在影片中。為拍到吉米駕車狂奔時的車內情景,弗萊德金親自坐在后座取景,而安全措施只有一個圍在身邊的氣墊。
跟蹤遊戲
用警探道爾自己的話說,“就是個遊戲”,這次跟蹤緣起於他在酒吧盯上了一個義大利人,職業嗅覺使他對這個人產生了懷疑,但同時,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他在酒吧前的廣場輕鬆地啃著麵包,與陌生女人搭訕,他扔給魯索的一頂經常出現於早期警匪片中的草帽,以及那些好似打賭的對白,魯索對這次跟蹤的厭煩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遊戲性,導演的目的也在與此,實際上,他沒有在影片中提出任何道理,而僅僅是遊戲。
在這場戲中,導演採用了兩組鏡頭,對跟蹤者道爾兩人紀錄片式的跟拍,對被跟蹤者義大利人遠景式的偷拍,大量的主視鏡頭產生了一種被侵犯感,然而就同在《放大》中一樣,正是這種偷窺欲導致一次重大發現,與這種某頓相符的是影片採用了壓迫感和切割感都很強的主旋律中加入輕快鋼琴的配樂,暗示著這場遊戲的真正意義。
初次交手
在這場戲中,導演幾乎使用了所有紀錄片的攝影方式,快速變焦、大幅度迅速搖移,跟拍,以及提前放置在高處的攝影機。配樂被去掉,代之以自然的環境音效,鏡頭基本對雙方都保持了客觀的距離,主視鏡頭大量減少,而且與普通遠景鏡頭的界限模糊,因為在這場戲中,勢力雙方處在相似的境地,被跟蹤的阿蘭.夏赫尼爾一方需要擺脫跟蹤,偵探一方同樣不能暴露身份,甚至在這場追逐中,道爾一方反而處於劣勢,所以他們經常被遮擋在其它物品或隱藏在茫茫人群中。拍攝夏赫尼爾的鏡頭也相對比較穩定,他的心理處於優勢。由於這是一次多對多的較量,故而鏡頭的運動和鏡頭內人物的運動都顯得靈活多變,例如在交待警方四個人的方位時,採用了快速橫移的俯拍全景鏡頭,在三個方向上連續運動;而玻璃櫥窗前的一場戲,先是道而站在那裡,接著夏赫尼而從右側轉過來,路過道爾向左,道爾向右前方出畫,鏡頭向右橫搖,將魯索框如畫面,接著魯索向鏡頭方向跑過來,路過鏡頭,攝像機再向左搖。
雙雄爭鋒
這次“追逐”緊張中充斥這一些戲謔的輕鬆成分,這是道爾赫夏赫尼爾之間第一次正面交鋒,也是一場追蹤與反追蹤的好戲。一方要擺脫跟蹤,另一方則要努力不暴露身份。
進入捷運車站之前,鏡頭分別對兩人進行了跟拍,只有兩次為了交待兩人的實際距離,將道爾和夏赫尼爾並置在一個鏡頭內,夏赫尼爾好像是遙遠的地平線,可以看到,但怎么也追不上,特別是在進入捷運前,導演將道爾和夏赫
爾上了捷運有走下來,道爾也跟著下車,兩人同時出現,然而,這一同時出現並不是道爾的順利,相反,原本這種距離雖然給跟蹤造成了麻煩,但不至於讓夏赫尼爾發現自己,這種獨立空間不存在了,夏赫尼爾站在前景靠右的位置,試圖張控局勢,而道而則顯得有點措手不及。接著在道爾打電話的那個鏡頭中,夏赫尼爾主動走到原本只屬於到爾的空間,這是他的第一次挑釁,同時也暗示了他已胸有成竹。
最精彩的部分發生在夏赫尼爾再次登上捷運,道爾也跟了上去,他兩再次被放在一個鏡頭中,道爾處在前景的虛焦點中,夏赫尼爾雖然在後景中顯得很渺小,但焦點卻清楚了給了他,這樣道爾看似主動出擊的行為其實並沒有張控局勢,只是虛幻的勝利,結果,夏赫尼爾再次下車,道爾跟下來,夏赫尼爾上車,道爾上車,夏赫尼爾的手杖抵開車門,下車,道爾下車,夏赫尼爾上車,車門關上,列車開走。夏赫尼爾從車門後對被耍的道爾挑釁的招手,道爾氣氛地跟著車跑,接著,攝影機跟著捷運將道爾遠遠地拋在後面,鐵道的黑暗逐漸吞噬畫面,在這場較量中,老謀深算的夏赫尼爾像魔術師一樣,用一根手杖決定了勝負,黑暗戰勝了正義。這場戲並不是完全寫實的,因為攝影機顯得過於聰明,而且出現了太多含意,除了寫實的打光,寫實的音效外,捷運的這場戲可以說是擁有寫實外形和感覺的表現主義,導演要傳達的娛樂元素已經暗渡陳倉的直擊觀眾心理。
速度與激情
這是全片中最令人激動的段落,也是電影史上經典的一幕追車戲。攝影機重新回到紀實的角度和位置,應當注意到的是,攝影機的角度和位置是這場戲充滿速度與力量的關鍵,除了個別幾個鏡頭,導演基本使用了主視鏡頭,譬如列車車頭,這個位置雖然在影片中沒有確切的觀察者,但這是因為如此,觀眾才很自然的取而代之;此外是道爾車頭的位置,這個位置接近於道爾的主視鏡頭,但由於更貼近地面,而顯得不同尋常,此外還有道而的主視鏡頭,這兩個鏡頭加上火車頭前的機位,將這個段落表現得即真實而且不乏視覺衝擊力。此外還有列車上人群騷亂和列車撞擊時的兩組鏡頭在整個平面的速度衝擊中再掀起層層漣漪,使影片再生激情。
最終,正邪雙方在樓梯口相遇,音樂出現,導演開始採用正反打鏡頭以及風格化的動作設計,給這個寫實性的段落畫上了一個藝術化、易辨認的結尾。而歹徒被槍擊中是那個向外放射狀的動作構圖也為《法國販毒網》貼上了一個獨特的標籤,同時也使得道爾和觀眾在長達7分多鐘的追擊產生的熱血沸騰突然釋放。
埋伏
這場戲沒有追逐,但守株待兔也是追逐的一種形式,場景設計在一條陰暗的、杳無人跡的巷子中,用光和物體造型頗有“黑色電影”的風格,尤其是從煙囪和下水道上冒出的煙霧,一方面使這種黑色風格更加形式化,另一方面給這條安靜的街道增加的幾分不確定性和神秘感。這個場景似乎是導演對傳統警匪片的敬禮。
結束
在這場戲中,道爾已經一種瘋狂的狀態中,在那間陰暗、骯髒,充滿玄機的庫房裡,道爾完全不顧周圍的危險,他的表演與魯索的表演形成了對比,現實了他在整個追逐過程中日益增加的憤怒與仇恨,他不想再一次被夏赫尼爾甩掉,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攝影機靜止在那裡,任憑道爾獨自一人走向畫面深處充滿危險的環境,再此之前,道爾已經誤殺了自己人,這個鏡頭顯然對道爾此時的瘋狂顯得無可奈何,這種任他而去的態度,顯示了道爾在這場較量中已經走的太遠,已經失去了理智。而至於孰是孰非,孰勝孰擺,鏡頭沒有再做任何表現,這使得最後的槍聲顯得格外落寞與無可奈何……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美國]
D'Antoni Productions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 (1971) (USA)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巴西] ..... (????) (Brazil) (DVD)
Abril Vídeo [巴西] ..... (19??) (Brazil) (VHS)
其它公司:
Pacific Title [美國] ..... titles
Solters & Digney ..... publicity
影片段預告絮
穿幫鏡頭
連貫性:汽車/列車追逐四次經過相同的學校,兩次在各自的方向。
連貫性:在追逐場景中的捷運列車車廂是R-42系列的。在與汽車相撞的時候,列車車廂直接掛在Popeye汽車的上面,可以看到是由老式的R-32 車廂組成。
影片評價
《法國販毒網》無疑是不容錯過的電影之一。
——eFilmCriticcom
影片以驚心動魄的追車場景為動作片樹立了新標準。
——《奧斯汀紀事》
即使時日今日,本片仍是最酷的警匪片之一。
——Oscar Guy
影片的內容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在70年代,美國 電影中以警察和刑事案件為題材的影片充斥影壇。而在此之前,出版社也相繼出版了大量警察和刑事案件方面的紀實小說。這些影片和書籍,有不少都揭示了警察內部的腐敗和變化。在充斥著暴力的美國,警察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以暴制暴的工具。警察的行動,也往往大大超越了法律的限制。暴力已成為他們最常採用的執法手段。
《法國販毒網》是一部反映緝毒內容的影片。片中的主人公警探托伊爾被塑造成一位以暴制暴的孤身英雄。他無視執法規則,喜歡用自己的一套來對付販毒者。為此他還被停了職。在片中有著大量的槍戰和暴力鏡頭,結尾部分的槍戰場面尤為激烈。托伊爾擊斃毒販頭目的鏡頭更是給人以驚心動魂之感。影片可謂是開新式警匪動作片之先河的作品。全片情節曲折,懸念迭出。自然音響和剪輯技巧出色運用更是給影片造成了良好的視聽效果,極大的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
在34年後的今天來看,1971年的美國影片《法國販毒網》依然引人入勝,毫不過時。雖然無法與科波拉的《教父》(1972年)比肩,但仍然是上乘之作。亮點有兩個,一個是手持攝影的恰當運用。手持攝影在今天的電影業已被用濫了,但在這部老片子裡在警察追酒吧里跑出來的小嘍羅以及開車追火車的時候,導演克制而放肆地使用手持攝影完美地增加了追逐戲的緊張感和驚險度。尤其是追火車的一段,拍得很棒。另外一點是導演的現實主義角度。演得確實是以剷除販毒團伙為己任的一對紐約警察,但影片塑造的警察形象卻一點也不完美:暴躁、濫用暴力、私生活放蕩,片末還包括誤殺聯邦探員。正是這些不完美,才使得到了21世紀看這部片子仍不覺得乏味。
這部影片能夠在1972年擊敗藝術性超強的《發條橙》,榮膺最佳影片等5項奧斯卡大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揭示了當時愈加泛濫的國際犯罪組織進行跨國毒品交易的現實,主題的時效戰勝了藝術的永恆,這也是在奧斯卡情理中的事情。為了追求影片的真實效果,威廉·弗萊德金採用了類似於紀錄片式的影像風格。據說全片用的都是手提攝影,但並不像的現代手提那般晃,而是時常有輕微的震動,一切以營造現場感為宗旨,沒有炫技的成分。在導演闡述中,威廉·弗萊德金還表示,在他同演員進行排演時攝影師並不在場,而當真正拍攝時,導演要求攝影師自己根據演員的走位來捕捉畫面,以此來呈現紀錄片式的真實場景。因此攝影軌道便被活動更靈活的輪椅所取代。
當然最能體現影片風格的還是其中警匪角力的幾場戲。有一場戲堪稱標準的三角跟蹤示範。多爾、魯索和他們的同行對頭穆德里克一同跟蹤大毒梟查尼爾,三人在街上成三角排列,一人跟蹤疑犯,另外兩人在街對面尾隨,以備隨時交叉替換跟蹤。這場戲的場面調度不遜於如今的大片。大毒梟查尼爾藉助捷運擺脫多爾跟蹤的一場戲已成為跟蹤與反跟蹤場面的樣板,在捷運即將出站的十幾秒時間裡,心知肚明的兩方你來我往、你進我出,不知被後來的電影模仿過多少遍。
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多爾駕車追蹤輕軌中的歹徒一場戲。架設在車內的主觀鏡頭實時傳遞出急速行駛的汽車的危險感,再穿插客觀鏡頭比照汽車與架橋上的輕軌並行的場面,把一場警匪鬥智鬥勇的好戲表現得淋漓盡致。多爾和魯索,這兩個傳奇的警探拍檔在電影中的性格被塑造成一靜一動,一個爆裂一個縝密,一個張揚一個沉默,非常有看頭。當然影片著重表現的還是張揚的那個,也就是給吉恩·哈克曼帶來影帝殊榮的多爾一角。
吉恩·哈克曼的表演不像有些警匪片,把警探的爆裂表現得如同兒戲。他的爆裂是一種生存需要,面對窮凶極惡的毒梟,任何一點軟弱都會導致喪命。他生活的全部意義就在於緝毒,工作之餘漫無目的地跟蹤一個騎腳踏車的女孩,然後把她帶到床上。這種側筆描寫委婉地反映了多爾的內心世界,也讓影片在粗厲之餘有了很多餘味。
影片在藝術創新之外,也有很高的思想成就。多爾的原型埃迪·伊根在影片中飾演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粗暴地對待下屬,這種安排既戲謔又反諷,看後讓人莞爾。影片結束前多爾藉故槍殺了自己厭惡已久的同僚穆德里克,傳神地表達出對這個罪惡世界的控訴。最後的一幕,多爾走向黑暗,槍聲響起,影片結束,毒梟出人意料地逃脫,這種意在言外的留白產生出一種不可名狀的思想張力。
《法國販毒網》對以後的警匪片、槍戰片、動作片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喜歡這一類型的影迷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其中的搭檔設定、警匪追逐、情節安排、場面調度、氣氛營造等都堪稱經典,但遺憾的是,這種影響沒有延續到它的續集當中,枉費了毒梟逃脫的絕妙伏筆。
這部囊獲了1972年奧斯卡5項大獎的電影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平淡,但流暢的劇情、紀錄片式的風格、演員精湛的演技,以及如影史教科書般的追逐場面,還是能激起人們巨大的觀影快感,藉助“波恩”系列復興的硬派動作電影,可以從這部影片中找到發端。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美國 USA 1971年10月7日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remiere)
美國 USA 1971年10月7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美國 USA 1971年10月9日
法國France 1972年1月14日
西德West Germany 1972年1月14日
挪威Norway 1972年2月14日
香港Hong Kong 1972年2月15日
瑞典Sweden 1972年2月28日
阿根廷Argentina 1972年3月8日
芬蘭Finland 1972年3月17日
東德 East Germany 1974年6月28日
匈牙利Hungary 1974年7月11日
獲獎記錄
榮獲第44屆(1972)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
獲獎
最佳影片 Philip D'Antoni
最佳男主角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最佳導演 威廉·弗萊德金 William Friedkin
最佳改編劇本 Ernest Tidyman
最佳電影剪輯 Gerald B. Greenberg
提名
最佳男配角 羅伊·施奈德 Roy Scheider
最佳攝影 Owen Roizman
最佳音響 Theodore Soderberg , Christopher
第29屆(1972)美國金球獎
獲獎
劇情類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威廉·弗萊德金 William Friedkin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提名
最佳編劇 Ernest Tidyman
本片是美國電影分級制度問世以來第一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R級片。
在2007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單上,本片名列第9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