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當人類首次向火星進軍的載人太空飛行遭遇了神秘的、災難性的事故時,一支太空救援隊出發前去調查這一悲劇性事件,並且要救回任何可能的倖存者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加里·西尼斯 | 吉姆·麥康奈爾 | |
蒂姆·羅賓斯 | 伍德羅·布萊克 | |
唐·錢德爾 | 盧克·格雷厄姆 | |
康妮·尼爾森 | 特芮·費希爾 | |
Jerry O'Connell | Phil Ohlmyer | |
Peter Outerbridge | Sergei Kirov | |
Kavan Smith | Nicholas Willis | |
Jill Teed | Reneé Coté | |
Elise Neal | Debra Graham | |
金·德萊尼 | Maggie McConnell | |
Marilyn Norry | Louise | |
Freda Perry | NASA Wife | |
Lynda Boyd | NASA Wife | |
Patricia Harras | NASA Wife | |
Robert Bailey Jr. | Bobby Graham | |
Chaynade Knowles | Child at Party | |
Jeff Ballard | Child at Party | |
Anson Woods | Child at Party | |
Britt McKillip | Child at Party(as Britt McKillop) | |
Jillian Marie | Child at Party(as Jillian Hubert) | |
Jody Thompson | Pretty Girl#1 | |
Lucia Walters | Pretty Girl#2 | |
Pamela Diaz | Pretty Girl#3 | |
Sugith Varughese | 2nd Capcom | |
Story Musgrave | 3rd Capcom | |
Mina E. Mina | Ambassador | |
Carlo Rota | Ambassador | |
Dmitry Chepovetsky | Technician | |
Tracy Waterhouse | Sobbing Technician | |
McCanna Anthony Sinise | Young Jim McConnell | |
Chantal Conlin | Young Maggie | |
Jukka Joensuu | Priest | |
Bill Timoney | Computer Voice(voice) | |
Riley Cantner | Child at Party(uncredited) | |
Samantha Cantner | Child at Party(uncredited) | |
Daniel Lederman | Taylor Jones(uncredited) | |
阿明·繆勒-斯塔爾 | Ramier Beck(uncredited) |
職員表
製作人 | 大衛·S·高耶 David S. Goyer、Justis Greene、Jacqueline M. Lopez、山姆·莫西、Chris Soldo、特德·塔利、Jim Wedaa、湯姆·雅各布森 |
導演 | 布萊恩·德·帕爾瑪 |
副導演(助理) | Mark D. Currie、Dave'Foots' Footman、Ed Licht、Tracey Poirier、Chris Soldo、Berengaria Tomkies、John R. Woodward、Paul Barry、Silver Butler、Eric Schwab |
編劇 | Lowell Cannon、格雷厄姆·約斯特、吉姆·托馬斯、約翰·托馬斯 |
攝影 | 史蒂芬·H·布魯姆 |
剪輯 | 保羅·赫希 |
選角導演 | Denise Chamian |
藝術指導 | 艾德·維勒 |
服裝設計 | 桑佳·米爾科維奇·黑斯 |
視覺特效 | Brennan Doyle、Kenneth Jones、約翰·諾爾、Eric Leven、George Murphy、霍伊特·耶特曼 |
布景師 | Lin MacDonald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信息 |
A Heart Beats in Space | |
A Martian | |
A World Which Searches | |
And Afterwards? | |
A Wife Lost | |
Towards the Unknown | |
Ecstasy of Mars | |
Sacrifice of a Hero | |
Where? | 藝人: Ennio Morricone |
An Unexpected Surprise | 唱片公司: Hollywood |
All the Friends | 發行時間: 2000年03月07日 |
幕後花絮
影片段預告絮
•片中占地55英畝的火星表面在溫哥華南部的弗雷澤沙丘打造而成,是影史上最大的布景之一。除了雕刻沙丘之外,美工部門還在地表覆蓋了大量水泥,並用消防水龍噴灑了12萬加侖的紅色環保乳膠漆。
•為打造出火星沙塵暴,影片特效部門製造了10台裝有V8引擎的風機,其最大輸出功率可達350馬力。
•為參與影片拍攝,美國宇航局(NASA)與製片方簽署了《太空行動協定》,雙方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年的密切合作。
•片中太空衣重62磅,在拍攝初期,演員穿上這種太空衣需耗時50分鐘,後來經過技術改進,這一過程縮減為20分鐘。為保持演員呼吸順暢和防止面罩上霜,太空衣的背包內裝有用於向頭盔提供新鮮空氣的冷卻系統。
穿幫鏡頭
•在失重場景中,伍迪的手錶竟從手臂上滑了下來。
•在溫室中人的穿戴,直接摘下面罩,缺乏科學性。火星大氣稀薄且組成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碳,溫度很低。
•蒂姆羅賓斯摘下頭盔的瞬間即被冷凍,雖然太空中的溫度非常低,但熱量的散失需要傳播介質,人體暴露在真空中的時候,由於身邊沒有空氣等導致熱量散失的介質,熱量並不會立刻流失,因此不會出現影片中的急凍場景。
幕後製作
團隊
保持太空行走時間紀錄及服役時間最長的前太空人斯多里·馬斯格雷夫和參與拍攝《絕世天劫》的喬·艾倫任本片技術顧問。參與本片拍攝的其他專家還有曾主管NASA先進項目及未來概念的劉易斯·皮什、國際空間站首席科學家凱茜·克拉克和“火星探險者”計畫的首席科學家馬特·格倫貝克。
場景
對該片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來說,片中的火星地理環境最具挑戰,因為演員周圍的一切都需憑空打造。為此,他使用了電腦動畫軟體和動畫情節串連圖板,以幫助預覽主要動作場景。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試金石影片公司 (美國) | 2. The Jacobson Company | 3. Red Horizon Productions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 | 2000年3月10日 | 中國香港 | 2000年4月13日 |
以色列 | 2000年3月30日 | 義大利 | 2000年5月5日 |
新加坡 | 2000年4月6日 | 中國台灣 | 2000年5月12日 |
紐西蘭 | 2000年4月6日 | 日本 | 2000年5月27日 |
澳大利亞 | 2000年4月6日 | 墨西哥 | 2000年6月2日 |
影片評價
國外評價
布萊恩·德·帕爾馬(Brian De Palma)的科幻 冒險片是一部讓人作嘔、浪費了金錢和人才的作品。 (《紐約郵報》評)
《火星任務》是導演布萊恩·德·帕爾馬用溫柔之手執導的,這是一場足以讓觀眾眼花繚亂的太空探險。 (《達拉斯晨報》、 《芝加哥論壇報》評)
像火星一樣冰冷又遙遠的影片。在深邃太空的問題面前,影片的製作膚淺得驚人。 (《洛杉磯時報》、 《娛樂周刊》評)
影片的特效、布置設計、連續的動作鏡頭和令人眩暈的攝影藝術,彌補了劇情的薄弱之處。 (《丹佛郵報》、 《華盛頓郵報》評)
影片有些多愁善感,傷感而老套,有時又裝模作樣,無法彌補。對一部冒險片而言,《火星任務》在本該緊張的地方驚人地松馳拖沓。 (《波士頓環球報》評)
特效非常之棒,但對白和劇情與《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有所類似,任務沒有完成。 (《娛樂線上》評)
《火星任務》講述的一切,我們都在其他太空影片中見過 。 (《南弗洛里達太陽哨兵報》評)
國內評價
影片擁有華麗的特技和深沉的表演。導演經常用舒緩的長鏡頭來表現緊張的節奏,讓本片充滿著濃烈的文藝氣息,影片自始至終扣人心弦。電影最後,用鏡頭詮釋了什麼叫夢幻,令觀眾神遊其中 。 (騰訊網評)
《火星任務》在遇上火星人的描寫上,欠缺了細緻安排,但這不影響火星人的神秘出現,及地球人原來就是火星人延續的劇情交代。正當有人懷疑美國太空人是否真的登入過月球,是不是一個太空任務笑話的同時,登入火星任務也受挫折,倒令電影《火星任務》的實感欠缺了現實支撐力量。不過,電影始終是電影,創作空間並不那樣受制於現實。能否化假為真,自圓其說,這才最重要。《火星任務》絕對不是失敗之作,且間有神采,整體也不欠劇力,特技成績亦非好萊塢世界之外所能相比 。 (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