濼源回民小區

濼源回民小區

濼源回民小區位於濟南市中心地帶,與著名的趵突泉公園相鄰,地屬市中區濼源街道。小區占地34公頃,共有63座居民樓,總戶數11648戶,總人口31303人,其中回族人口11989人,占38.3%。是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回族聚居區,也是山東省比較集中的城市回族居住區和生活區。

歷史沿革

清真寺 清真寺

濼源回民小區原為濟南老城西關地區,有城頂街、永長街、石棚街、舊新街、盛唐巷、禮拜寺巷、倉巷等老街巷。1992年拆除街巷民居,改建小區,1996年建成居民開始回遷。後定名為濼源回民小區。

名勝古蹟

自元代始,此地即已成為回族聚居區。先後建有清真南大寺、北大寺、永長街女寺、穆家車門清真寺、飲虎池清真寺、城頂清真寺等。20世紀20年代,著名阿訇馬松亭等人曾在此創辦成達師範學校,開設阿拉伯文、漢文、史地、數學等課程,受到當時國內外穆斯林的關注。迄今,清真南寺、北寺和清真女寺仍坐落在該小區內。

清真南大寺

坐落於原禮拜寺巷南首,今小區永長街47號,是我國伊斯蘭教早期著名清真寺之一。是濟南市最古老、最宏大、最完整的清真寺古建築群,山東省重點文物保 護單位。占地面積6630平方米,建築面積2830平方米,大殿面積1200餘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200餘人做禮拜。

南大寺始建於元朝元貞元年(1295年),由原歷山頂烏滿喇巷遷址於此。初有楹殿數間。明正統元年濟南人陳禮任掌教,增建禮殿,南大寺始具規模。明弘治七年(1492年),陳璽任掌教,又一次擴建,形成具有中國伊斯蘭建築特色的建築群體。此後歷經多次修繕擴建,日臻完美,始有今日山東第一寺的宏大規模。

寺院坐西朝東,沿東西中軸線呈對稱布局。建於13級石階高台上的望月樓,將整個寺院分成前後兩個四合院。前後兩院的南北兩側建有廂房,分別為沐浴室、學習室和講堂。前院東為宣禮樓,又稱邦克樓,後院高出前院近兩米。禮拜大殿坐落於高19米的台基上,由卷棚式抱廈和前殿、後殿三部分組成。殿內大木隔扇12個,巨型圓窗4個,均為木雕透欞的《古蘭經》文,屬罕見的中國伊斯蘭藝術珍品。抱廈內名人扁額和各類碑刻諸多,其中明弘治碑是山東伊斯蘭教保存最為完好、最早的一塊碑刻,來復銘碑是中國伊斯蘭教著名文化遺存,是伊斯蘭教哲學與中國傳統思想融合的典範作品。

清真北大寺

是全國著名清真寺之一。始建年代說法有二,一說為明弘治年間,另一說為清乾隆初年。清道光、嘉慶、光緒及民國初年至今均有修葺,歷史悠久,被列為濟南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北大寺坐落在濼源回民小區北首,建築規模宏偉,布局完整,風格獨具。全寺占地面積8.1畝,建築面積 2252.23平方米,坐西朝東,由低到高拾級而上,主體建築大門、二門、禮拜 大殿、望月樓、配殿等,排列在一條東西中軸線上;有二進院落,南北講堂對稱,其建築格式均為中國宮殿式古典建築形式。禮拜大殿面積893.23平方米,可容納近千人禮拜。其建築為磚木結構,大木起脊,重檐歇山三勾連搭式,斗拱屋頂,飛檐翹角。殿中心為亭閣式望月樓,由殿內登梯而上,與眾不同。院內古柏蒼翠,數通古碑聳立,與古建築相映生輝,渾然一體,給人以幽深肅穆之感。大殿抱廈上方懸清光緒直隸總督李鴻章手書的“清真古教”匾額,寺內立有“成達師範”創始人一穆公華庭懿行紀念碑等。

清真女寺始建於清鹹豐年間,名飲虎池女寺。1991年因濼源大街拓寬,被拆除。結合回民小區建設,在位於清真南大寺和北大寺中間,另擇址新建清真女寺。1994年落成,為阿拉伯風格建築。女寺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它由穹頂式禮拜大殿為主體建築,周圍建有教長室、辦公室、接待室、會議室、沐浴室等。禮拜殿頂飾為大拱形綠色圓頂,上有新月標誌,還有兩個象徵性的尖尖的班克樓,構成了一個完整和諧的建築整體,總體印象氣勢恢宏,配以淡綠色的清淡色彩,別致清新,另具特色。大殿能容納400多人禮拜,成為濟南城建中的一顆“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