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學校現占地140餘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餘萬平方米。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預防醫學、藥學、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市場行銷、法學、套用心理學、統計學、生物技術、英語等16個本科專業;有二級學科碩士點24個,主要招收生理學、免疫學、藥理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麻醉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套用心理學、護理學、口腔臨床醫學、神經病學、腫瘤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急診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自2002年起,學校與山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目前,學校有碩士研究生564人,全日制本專科生13000餘人。學校是同等學力人員在職申請碩士學位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是山東省護理學專業專升本自學考試主考學校。學校現有“泰山學者”設崗學科1個,“十一五”省級重點項目5個,省級學科帶頭人設崗學科2個,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2個,省級研究所(室)8個;有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設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醫學研究實驗中心和實驗動物中心;有功能學、形態學、化學分析、臨床技能等17個綜合或專業實驗室;擁有各類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0000餘台(套),設備總值1億餘元;圖書館各類藏書160餘萬冊;有綜合性附屬醫院12所,教學、實習醫院50餘所,其它教學基地20餘處。學校是《社區醫學雜誌》主編單位,定期出版發行《濰坊醫學院學報》和《濰坊醫學院報》。
濰坊醫學院主樓學校堅持以育人為本,不斷強化教學、科研工作,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在近年的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達30%以上,有的專業達60%,應屆碩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保持在30%-50%。近年來,學校獲科技計畫項目330餘項,其中,國家級11項,省(部)級40餘項,廳局級260項;獲科技成果獎220餘項,其中,省級以上成果40項,廳局級成果150餘項;獲國家專利10餘項,部分科技成果進行了技術轉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00餘人,省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3人,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1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9人;有2名教師分別當選為黨的十五大代表、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有10餘名教師分別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或稱號。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烏克蘭、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家的有關院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校際關係和合作關係。學校常年聘請外國專家任教,還聘請了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蓋蒂謝克博士等多名國際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
學校注重科學管理,著力提高綜合辦學水平,先後被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先進單位、省高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校園、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省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省高校校園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省高校一伙食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厚德、博學、篤行、濟世”是學校的校訓,“嚴謹、求是、勤奮、進取”是學校的校風。建校50餘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碩士研究生和本、專科生4萬餘人,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院系設定
醫學影像系
由影像診斷教研室、影像技術教研室、影像實驗室、
影像研究室和附屬醫院影像中心(放射科、CT室、MR室、特檢科--超聲科、介入放射科)組成。現有各級醫師41人,其中教授(主 任 醫師)6人,副教授(副主 任 醫師)9人,講師(主治醫師)11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碩士學位15人,碩士與博士占46.34%。本學科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1人。 本學科1994年確定為學院重點學科之一;199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批准具為同等學力在職碩士學位授權點;2001年1人被遴選為山 東大學 博士研究生導師;2002年山東省衛生廳批准為山東省在職醫務人員影像醫學繼續教育培訓基地;2003年教育部批准招收影像醫學本科生;2004年評為濰坊市衛生系統A級重點學科。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2007年分子影像學被濰坊市政府確定為“鳶都學者”設崗學科。本中心年診治病人15多萬人次,收入1000多萬元。年收入增加率大於15%以上。每年為各縣市區及教學醫院會診疑難病例4000人次,是濰坊市乃至山東半島影像會診中心;每年為濰坊市公安、法院會診鑑定2000多人次。介入放射科開放床位12張,床位使用率80%以上,在山東省內是開放介入床位最早、最多的單位之一;這些條件完全滿足了影像學本科、碩士研究生的教學、科研工作和臨床能力的培養。
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究方向穩定,近幾年先後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衛生部、山東省科技廳、教育廳、衛生廳等科研課題31項,其中獲省、部、市級優秀科技成果獎17項。
1、肝細胞癌SCT表現特徵與相關基因/因子的關係研究,
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微小肝癌SCT、MRI新技術早期診斷的臨床病理對照研究,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3、肝細胞癌SCT表現特徵與相關基因/因子的關係研究,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學一等獎
4、肝細胞癌SCT表現特徵與相關基因/因子的關係研究,山東省醫學科技三等獎
5、肝臟占位病灶磁共振信號值變化趨勢與病灶性質相關研究,山東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6、肝臟局灶性小占位磁共振定量指標與病灶性質的相關研究,山東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7、微小肝癌SCT、MRI新技術早期診斷的臨床病理對照研究,山東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獎
8、肝癌MR定性與定量分析的實驗研究,山東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三等獎
9、肝癌介入治療對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CT表現的研究,山東省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10、介入治療不同類型肝細胞癌療效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學三等獎
11、腰椎間盤突出解剖影響因素逐步判別研究,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2、剝脫性骨軟骨炎磁共振成像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山東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類三等獎
13、介入性治療食管狹窄臨床套用與術後病例改變研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4、直徑小於 3cm 孤立性肺結節良惡性CT表現與病例對照研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5、接觸性溶栓與血管成形術治療周圍動脈狹阻性病變研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6、肝癌介入治療對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CT表現的研究,濰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7、中藥肝復康配合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肝癌臨床與基礎研究,濰坊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實踐教學部
實踐教學部,是學校實踐教學管理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院黨委和院行政的各項決議、指示。
二、按照學校總體教學計畫,制定各專業學生的實習教學計畫,協調落實各附屬教學醫院相關專業的見習、實習學生數量。
三、負責對實踐教學實行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管理,制定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對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實施全過程監控和評價,評價結果向相關教學單位反饋。
四、負責組織協調臨床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專家組對各附屬教學醫院教學工作的檢查指導。
五、根據學校發展的需要,規劃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遴選實踐教學基地、簽署教學協定、聘任兼職教師,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教學基地的評審。
六、負責定期組織召開臨床教學工作會議,及時總結、推廣各單位好的教學經驗與方法;對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指導。
七、負責協調學校及各系(院)與教學基地之間的關係,促進學校與各教學基地之間的協作與交流。
八、負責與實踐教學工作有關規章制度、條例、辦法的制定、修訂和完善。
九、負責實踐教學及相關費用支出的經費預算及其開支的初審。
十、認真開展實踐教學的理論研究,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內在規律,不斷總結實踐教學的管理經驗,提高實踐教學的管理水平。
十一、完成院黨委和院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護理學院
護理學專業設立於1994年,1999年建立護理學系,2006年
更名為護理學院。目前有護理學碩士、本科和專科三個 層次,已有畢業生11屆,歷屆畢業生年底就業率始終保持在100%。護理學院下設綜合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護理學專業實驗室和護理學基礎、護理教育與管理、內兒科護理學、外婦科護理學4個教研室。專任教師2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名,取得碩士以上學位人員9名,碩士生導師5名,教師的職稱、學歷和年齡結構布局合理。教師們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承擔省級和校級教學研究課題10餘項;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10餘項,獲得省級教學和科研成果10餘項,獲得科研經費160.1萬元;近五年發表教學與科研論文141篇,編寫教材著作20餘部。近五年來在國內外雜誌和會議上公開發表交流論文100餘篇。 護理學專業擁有符合專業教學要求的高水平綜合實驗室,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齊全,進口護理實驗模擬人數量充足,為了保證實驗質量,採用多個實驗同時開放、儘量做到兩人1組。護理學院有省市級教學實踐基地14家,均為三級醫院,有效的保證了學生的教育質量。
護理學院一直重視“內強素質,外塑形象”,自1999年開始護理學係為每一位同學建立素質教育檔案和心理檔案,完整地對學生每個階段的發展情況記入檔案,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學風建設,始終抓緊對學生進行整體素質教育,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基礎課、專業課成績良好,成績高出同年及其他專業。畢業生的英語4、6級通過率分別為98%、65%以上;計算機一級考試通過率100%。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在本專業教師指導下撰寫論文20餘篇,3篇在核心期刊發表,另有於傑、蘇珊珊、孫英梅等同學獲得了大學生“挑戰杯”三等獎,為我院贏得了榮譽。
護理學院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和表彰16項、學科競賽獎30餘項;其中5名同學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59名被評為省級優秀畢業生;2名被評為校級“十佳大學生”;5名被評為省級社會實踐優秀個人。同時獲得各種集體榮譽和獎勵30餘次,共有1200多人次受到表彰獎勵。
護理學院自2006年開始招收護理碩士研究生,學科研究方向一是圍繞社區護理“老年痴呆發病機制”的研究,二是護理教育和臨床護理方向。在專業發展方面,以新世紀對護士素質、能力的要求為主線,竭力研究培養現代高級護理人才的有效方式、方法。護理學專業已逐步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專業。
護理學院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多次安排教師到中國協和醫科大、第二軍醫大、北京大學等高水平的院校進修學習,到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無錫等地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達34人次;派出教師到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留學,請國外護理專家作報告10餘次,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學術水平。
麻醉學系
一、麻醉學專業基本概況
濰坊醫學院麻醉學專業於1990年在山東省率先設定,是國內較早設定麻醉學專業的院校之一,也是山東省麻醉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1996年被批准為“麻醉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 濰坊醫學院
麻醉學專業現設臨床麻醉學、危重病醫學、疼痛診療學、麻醉學基礎四個教研室以及麻醉學專業實驗室和麻醉學研究室。承擔著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層次的專業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任務。
麻醉學專業現有麻醉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同時,聘請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12人作為外聘教授常年來校為麻醉學專業學生授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朝氣蓬勃的專業師資隊伍。
麻醉學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621人,碩士研究生22人,學生來自全國16個省市和山東省17個地市,現已培養本科業生935人。
近年來,學校為麻醉學專業先後投入大量經費,用於添置相關教學設備,新建和改造多媒體實驗室,購置教學軟體、音像、光碟資料,進行實驗、實習基地建設等,以滿足麻醉學專業教學的需要。
二、麻醉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目標、成績與特色
麻醉學是醫學領域中一門新興的、獨立的學
科,是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麻醉學屬二級學科,麻醉科是醫院的一級臨床科室。麻醉學專業本科按臨床的需求,進行臨床麻醉、危重病監測治療、疼痛診療等三個不同亞學科專業方向教育。 麻醉專業的學生既要有豐富全面的跨學科知識,又要有為患者實施麻醉、重症監測治療及急、慢性疼痛性疾病診療的臨床技能。臨床麻醉學的實質是保證病人無痛、安全和舒適下完成手術,突出的是質量與風險意識;危重病醫學是對危重病人進行監測與治療,新項目、新技術多;疼痛診療學是對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診治。
1、麻醉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麻醉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臨床醫學、麻醉學的基本技術,接受麻醉、急救與生命復甦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外科手術的麻醉處理、圍術期併發症防治以及危重病症的監測、判斷與治療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麻醉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麻醉設備學、臨床麻醉學、危重病醫學、疼痛診療學等。
專業主幹課程:臨床麻醉學、危重病醫學、疼痛診療學、麻醉設備學、麻醉解剖學、麻醉藥理學、麻醉生理學。學制:五年(本科)。
學生繼續深造方向:醫學、麻醉學及相關專業研究生教育、出國深造。
2、麻醉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的麻醉科、急診科、急救中心、重症監測治療病房(ICU)、藥物依賴戒斷及疼痛診療等領域從事臨床麻醉、急救和復甦、術後監測、生理機能調控等方面工作的醫學衛生高級專門人才。
3.教學、科研成績優異
近年來,麻醉學專業教師先後承擔多項校級以上各類教學、科研課題,獲校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多項。教師積極參與國家規劃教材的編寫,參編國家面向21世紀課程規劃教材《麻醉解剖學》《麻醉解剖學學習指導和習題集》,組織編寫了簡明扼要、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危重病急救醫學》、《臨床麻醉學》、《麻醉學專業基礎課實驗指導》、《麻醉學專業臨床課實驗指導》和《臨床麻醉學實驗指導》等教材、著作十餘部。
教學管理人員重視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先後獲得省高工委、省高等學校學生教育與管理研究會優秀論文、著作,校級教學成果,校教學管理獎多項,發表教學論文數篇。
4.碩士點建設成果突出
麻醉學學科於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省教委批准成立麻醉學研究室,並被確定為院級重點學科。
碩士點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疼痛診療研究、重症監測治療與復甦研究、臨床麻醉研究。疼痛診療研究方面,麻醉學專業在國內最早提出高滲鹽水硬膜外鎮痛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課題,並且在臨床上加以推廣套用,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重症監測治療與復甦研究方面,承擔國家自然基金課題“低溫腦復甦機制研究”,證明低溫對腦復甦有保護作用,研究了葛根素對於腦缺血、腸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和作用機制,氯胺酮對肺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低溫與常溫對體外循環的不同影響。2006年承擔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鞘內泵入布托啡諾治療大鼠神經源性疼痛形態學及分子生物學機制。在臨床麻醉研究方面,研究異丙酚血藥濃度與腦幹誘發電位相關性,氯胺酮對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異丙酚對交感神經節細胞離子通道影響等。論文發表於Anesthesiology、《中華麻醉學雜誌》、《中國麻醉與鎮痛》等雜誌,有4篇論文被SCI收錄,在國內外產生較大的學術影響。
5.實踐教學特色鮮明
麻醉學專業現有專業實驗室。有麻醉工作站、麻醉監測儀等大型儀器設備。有北京大學醫學院第三醫院(北醫三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等32家三級醫院,共同承擔臨床實習帶教任務,實習基地技術力量雄厚,專業水平高,為培養高素質的麻醉學專業人才提供了優質環境。
6.學生工作成效顯著
在校學生積極開展科研創新活動,先後發表論文多篇,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大賽獲山東省一等獎,並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院組織的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知識競賽、創業設計大賽等活動;參加春季運動會、冬季越野長跑比賽、足球賽、籃球賽、排球賽、拔河比賽、桌球、羽毛球比賽、體操比賽等各種體育活動,參加省、市運動會,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幫助孤寡老人、植樹造林、社區公演、義務獻血等活動;大力開展三下鄉活動和假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先後有9人獲得山東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王豐磊同學獲得省大學生運動會兩枚金牌、兩枚銀牌;2003級張廣蒙同學成為山東省涉外捐獻骨髓第一人。學生綜合素質普遍提高。
成人高等教育
濰坊醫學院成人高等教育始於1960年。四十餘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成人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現已形成了具有專科、本科和專科起點本科三個層次,含臨床醫學、護理學、麻醉學、眼耳鼻喉科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藥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醫藥市場行銷、公共(衛生)事業管理、法學、英語等專業,包括夜大學、自學考試和各種培訓班等培養形式的成人高等醫學教育辦學體系和科學化、規範化的管理體制。我院成人教育以嚴謹、求實、勤奮、進取的優良校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醫學專門人才,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創立於1960年的我院醫科業餘大學招收學員三屆,文革期間停辦,1981年恢復招生,開設醫療專業,學制四年,達到三年制醫療專科水平。1985年開始,夜大學通過全國統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試錄取新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級醫療機構對醫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我院抓住機遇,拓寬教育面,使成人教育跨入了新階段。經過幾年的建設,成人教育專業(含專業方向)總數已達14個,使我院的辦學特色進一步增強,專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2000年,山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確定我院為自學考試護理學(本科段)專業的主考院校,2004年又確定我院為護理學專業專科的主考院校。
幾十年來,我院成人教育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切實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輸送了大批實用型的專門人才。近幾年來,成人教育畢業生先後有60多人考取了碩士、博士研究生。學員學以致用,學有所長,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勤奮進取,有所建樹。有的已成為業務骨幹,晉升了高級職稱;有的學員刻苦鑽研,取得突出的業績,成為科技拔尖人才、省重點學科帶頭人,受到省、市和單位的表彰;有的學員在套用技術方面有所發明創新,獲得國家專利;還有一些同志擔任了各級衛生行政或業務部門的領導職務,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