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澄江原屬清代時期的東廂三堡,即尋烏堡、桂嶺堡和大墩堡地境,因尋烏水中惜出一條澄江河,1949年為澄江鄉,1958年設光明公社,同年復名澄江公社,1984年改設鄉,1988年建澄江鎮。
自然地理
屬武夷山脈邊緣地帶,西北高東南低,尋烏河流經澄江,一直向南注入廣東的珠江。凌富至北亭段素有"小平原"之稱,為河流沖積而成,土地肥沃,多為山地丘陵。
境內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宜於農作物的種植和畜牧業的發展。平均氣溫為19° C,最高氣溫39°C,最低氣溫-5°C。
地下資源有凌富的鎢礦,銅坑嶂的銅礦、鉬礦,周田、族亨的稀土礦,大墩金礦,儲量都很豐富,有較高的開採價值。縱橫交錯的河流不僅為建設小型水電站,全鎮已建有小、微型水電站近百座,可發電190千瓦時,為工農業生產及照明提供了足夠的電力資源。
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5903萬元,比上年增長65.23%;財政總收入582.52萬元。果業總產量達6.1萬噸,比2006年增加1.8萬噸,增長29.7%;果業總產值達13100萬元,比2006年增加26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13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00萬元,年遞增2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99‰以內。
200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83億元,增長12.9%;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50元。
傳統農業正向現代化農業轉化發展。山地資源正被日趨視,並已逐步開發利用。除林木外,果業發展勢頭較好。總面積已達25000多畝。其中柑桔、臍橙
22000畝,產果8千萬斤。品質極佳,遠銷廣東、福建等地;澄江蜜李久負盛名,曾為清朝貢品;張天堂、大墩、北亭綠茶,團豐、凌富香菇,族亨荸薺也都為名貴產品,深受各地商人讚譽。另外,澄江蜜餞廠利用當地果品及姜,冬瓜等加工而成的系列蜜餞,質佳品優,經銷廣東、北京、香港等地。包菜、白薯、姜也都遠銷廣東、福建各地。全鎮工業企業167個,除新建的家具集團公司外,還有鑄鍋廠、紅磚廠、竹木加工廠等,產品遠銷各地。
果業
果業是澄江鎮支柱產業,全鎮果業面積19萬畝,產量達15萬噸,30萬斤以上果品加工企業26家,總產值達2.7億多元。橙鄉橙香橙世界,澄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果業大鎮。有一首順口溜為證:臍橙含稀土,冇酸又冇苦;進口又香甜,化渣不吐口;遠銷港澳台,特貢北京府;美國新奇士,氣得眼鼓鼓。
第三產業
私營經濟方興未艾。開店、擺攤設點的個體戶達320戶。途經該鎮的206國道線延伸各地,貿易遍及廣東、福建、南昌、贛州及北方各地。
鎮政府所在地澄江圩,不僅是該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尋烏北半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澄江圩市場由最初的1200平方米擴大到3萬多平方米的環城街道,每逢農曆"二、五、八"圩日,鄰近鄉鎮的商販都雲集此地。
社會事業
全鎮基礎設施完好,交通便利,206國道橫貫全鎮,瑞尋高速、尋全高速穿境而過,長畲有互通,江貝有出口(尋烏北),是尋烏15個鄉鎮中有兩條高速路的鄉鎮。澄江鎮已全面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標,成為尋烏縣北部交通樞紐。此外,鎮內基礎設施完善,賓館,餐飲業20多家;自來水廠、中心醫院、車站、超市、學校、金融機構等一應俱全。其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讓澄江鎮成為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次中心城鎮和全國重點鎮。
2011年,該鎮立足瑞尋高速公路建設,堅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申報全省“小城鎮建設示範性鄉鎮”作為尋烏次中心城市,實施城鄉統籌發展,輻射帶動周邊鄉鎮。
一是深入推進了圩鎮整治。完成了國道沿線人行道彩磚鋪設和硬化工程,硬化停車道7000平方米,在國道沿線和圩鎮各街道種植樹木200餘株、安裝路燈48盞,新建國道沿線排水溝625米,創造了良好的交通、商業環境。
二是不斷規範圩鎮管理。專門組建了村鎮建設管理監察中隊,面向社會招聘了5名專業隊員,對主要街道進行歸擋管理,規範了攤點經營行為和停車秩序。針對圩鎮垃圾清理和經營秩序混亂問題,投資150餘萬元,在街道兩邊新安裝了60個垃圾桶,新購置2輛垃圾運輸車,並建立了垃圾中轉站和占地50畝的垃圾處理場,硬化了1.5公里進場道路,實現了圩鎮生活垃圾、果品加工廠次品果、爛果早晚的巡迴接收和集中處理。
三是努力完善承載功能。規劃在崗背溪新建一個占地80畝,集商住、物流、休閒為一體的果品批發綜合市場,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征地工作,已徵收果樹2500多株、水田34畝、旱地15畝。
二、突出重點,推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一是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排名前移。積極宣傳人口和計畫生育政策,積極開展“獎勵扶助”、“ 生育關懷、愛心救助”、“陽光助學”工程。積極組織鎮村幹部加大“四術”對象清理力度,強化了計生隊伍建設。讓年輕幹部參與計生專乾工作,實行周業務例會,配備了計生服務車。
2011年,全鎮累計完成環孕檢4215例,結紮177例,二女戶結紮12例,人流引產31例,社會撫養費徵收132萬元(其中一次性足額徵收42人、“非訴執行”徵收8萬元),在全縣排名明顯前移。
二是繼續抓好瑞尋高速公路建設服務,啟動了尋全高速公路征拆的準備工作。認真負責做好瑞尋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的矛盾糾紛的調處工作,共處理各類較大矛盾糾紛約40餘起,較好地保證了高速公路的順利竣工。協調了黃崗村、周田村施工毀壞村道的修復工程,完成了村道修復的工程預算,已與高速辦及項目部協商解決村道修復事宜。
三是大力改善村級交通條件。完成了全程長9.8公里澄江-羅珊(長畲段)通村水泥路的硬化工程及北亭少數民族村1.2公里村道水泥路硬化,全面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標。積極爭取“一事一議”和老建扶貧項目,籌資25萬元在大墩國小出口路段修建了一座橋樑,完成了黃崗、謝屋、凌富老建扶貧項目申報工作。
四是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抓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重點抓了北亭村4個示範點建設,8個非新農村建設清潔工程,動員民眾籌集資金4萬元,拆除空心房、豬牛欄、廁所1200餘平方米,村容村貌、民風民俗已有明顯改觀。
五是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全面落實新農合二次補償政策,發放就醫補償資金360萬元。全面開展了農村低保戶調整工作,重新調整申報農村低保592戶1249人。落實家電下鄉補助62.1萬元。積極宣傳和推進新農保工作,全年收取新農保參保資金125.75萬元。
六是加快教育事業發展。認真抓好校安工程,在澄江中心校各新建了一棟三層的教學樓和宿舍樓,一棟兩層的師生食堂,新增校舍面積3734.6平方米。在澄江中學各新建了一棟教學大樓和宿舍樓,新增校舍面積1800平方米。動工興建了大墩村、汶口村的國小教學樓建設工程,北亭、桂豐國小已動工興建,進一步改善了農村辦學條件。興建了澄江醫院住院大樓687平方米,改善了民眾就醫條件。
旅遊資源
澄江有名勝古蹟多處,仙人橋、藍榮寨及贛閩粵三省的佛教聖地——雲蓋崬,山高水青,古蹟眾多,風景秀麗,每年遊玩或求神拜佛者不下數萬人次。桂嶺的黃畲山是真空教的發祥地,風光優美,泉水清冽,正在興建為旅遊區,設賓館,開採礦泉水。由此往北可到漢仙岩,往南可到青龍巖,都是風景秀麗遊客雲集之處。
贛南客家古村——周田村
客家古村——周田村位於尋烏縣澄江鎮周田村,處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處,是一個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古村落,有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古建築。現有保存完好的古驛道、茶亭、方型客家大院、客家學堂等。周田村的客家古建築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較多(15座)。建築設計合理、各種雕刻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汶口古建築群
位於澄江鎮汶口村。藍氏宗祠,建築規模十分宏大,建築體身上的雕刻精美非常,但大部分毀於1997年的火災;邱氏宗祠,為尋烏少共縣委舊址處,屋內保留有少共縣委各辦事機構舊址,在宗祠牆壁上留存的幾十條紅軍宣傳口號、標語清晰可見,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仙人橋
“仙人橋”位於澄江鎮周田村獅子林山上,是武夷山西片余脈位置的一座丹霞面貌大石山,附近群山的主峰之一。據1995年版的江西贛州市《尋烏縣誌》記載,為江西尋烏縣境內古“十大名山”之一。由於地質運動和風化作用,在山體的懸崖壁上形成一條長約 100 米左右的天然石道,從山腳和遠處看猶如一座通往仙境的仙人橋而得名。沿崖壁往上建有明代的小型寺廟“一心堂”。此山懸崖高聳,怪石嶙峋。登山羊腸小道曲折繞轉,回味無窮。巔峰環顧,心曠神怡。
吊子石
位於澄江周田村,是平地上突兀而起,屬丹霞地貌的單個象形山體,具有一定的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