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雷石

“其一在封州西南錦錢山,石上有巨人跡。 如“歲旱以水濯之則雨”、“金在天為星,在地為石。 屈大均談到黃岐山潛雷石云:“歲旱積水池中,以戛灑峙石。

岐山風景區是揭陽市聞名海內外的旅遊勝地,位於揭陽市人民政府大樓東北4公里處,高度292米,以土色黃岔道多得名。山上名勝古蹟甚多,風景秀麗,環境清幽,為揭陽古八景之一“黃岐夕翠”。山頂端有石塔,塔東側有一巨石,形狀似蛤蟆,俗稱為蛤蟆石,上刻“潛雷石”三大字,其“文字說明”字型較小,由於年代久遠,經長期風雨剝蝕嚴重,字型已經無法辨認。據清乾隆年間劉業勤編的《揭陽縣誌》記:“石下有石湖,長期陰濕,常積水不竭。旱,禱之,戛泉。以驗雨晴。”經筆者查閱揭陽其他方誌書對“潛雷石”的紀載,如《揭陽文物志》、《揭陽地名志》等資料文獻,對“潛雷石”的記述大同小異,只言“石湖常積水”,而未言及“常積水”的原因。黃岐山下鄉民世代相傳,認為巨石形狀似蛤蟆,口向石湖,湖中積水是蛤蟆涎。又有人認為湖底必有泉眼,積水是由地下泉滲透而來的。但周圍土地堅實幹燥,並沒有發現泉眼痕跡。歷來對“潛雷石”有種種神秘的猜測,議論頗多,竟成歷史未解之謎。
據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中《雨之石》篇載:“雨之石有二:其一在揭陽黃岐山,塔邊有一窪地,水數斗,旁有崎石,方厚二丈許,歲旱積水池中,以戛灑峙石。石滋潤即雲蒸而雨,有銘者云:”元氣之核,風雨之胎,我疑腹定有潛雷。邑人因名其石曰潛雷。‘豈亦以巨人足跡耶?“
“其一在封州西南錦錢山,石上有巨人跡。歲旱以水濯之則雨,名聖石。蓋五行金生水,金為水之母,金在天為星,在地為石……而水生致雨,理亦固然。以為神人跡,妄也。”
屈大均(1630~1696),清初文學家、詩人,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少年時從陳邦彥讀書於廣州越秀山麓。永曆元年(1647)參加陳邦彥等組織的反清起義,廣州起事失利後,陳邦彥殉難,屈大均輾轉到肇慶。南明政權亡後,屈大均北走關中、山西,遊覽名山大川,又曾來過揭陽黃岐山,察看形勢,有恢復明室之志。他主張務實,乾實事,反對務虛、空談理論。《雨之石》篇充分表現唯物主義觀點。如“歲旱以水濯之則雨”、“金在天為星,在地為石。星動搖為風雨,石津濕為雨水”等等,對實實在在的物質表示肯定。對認為“潛雷石系巨人足跡”表示懷疑。明確地指出“神人跡”是虛妄的。
屈大均談到黃岐山潛雷石云:“歲旱積水池中,以戛灑峙石。石滋潤即雲蒸而雨。”也一語道破天機,石湖之水是從雨水中來。由於距平地高度292米,深夜露水比平地濃厚,也是石湖之水來源之一。湖石結構嚴密,雨水,或露水,不能滲入湖石之中,而浸漬在湖石表面,這便是“石湖常積水”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