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受之

潘受之,出生於1873年,卒於1962年,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白水村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7歲赴新加坡,隨父學醫。以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對貧苦者贈醫贈藥,在星洲享受盛譽。後開設廣生堂藥房,創製“應急蝠油散”、“仁丹”等成藥,暢銷南洋各地。1907年,受到孫中山先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薰陶,加入中國同盟會後,傾資捐助以助國民革命,同時與鄧慕韓鄧青陽、居正等革命人發動募捐,資助革命。並在坤甸副埠、新加坡、八打威等埠創辦《華僑日報》、《中興日報》、《晨報》等報和圖存學校、德育女子學校以及圖存閱報書社、民峰社劇團等宣傳革命。孫中山對潘氏的革命行動大加讚賞,於1912年專門頒發旌義狀,表彰他對革命的貢獻。又以私人名義贈潘精緻坤甸拐杖,以示情如手足之意。又親筆題寫“節義留芳”四字,刻制坤甸橫匾贈與潘母。1920年,潘在南洋參加抵制日貨運動,被當局驅逐出境。回國後,1921年至1923年在國民黨三水縣黨部任職。後在廣州南洋華僑興業社和海外同志社工作。1962年病逝於廣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