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永祥

漆永祥

漆永祥,男,漢族,1965年生,甘肅漳縣馬泉鄉紫石村人。1983年-1990年在西北師範大學攻讀歷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9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主管本科生、留學生日常教學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文獻學史、清代學術史、清代考據學與朝鮮《燕行錄》研究等工作。 2012年北京高考語文閱卷領導小組副組長。

主要專著

1.《乾嘉考據學研究》(專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全宋詩》(古籍整理 整理者之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書林清話〉》(署名紫石)(點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4.《千古傳世美文—清代卷》(散文選注),[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9。

5.錢大昕《講筵日記》校錄(古籍整理),[台灣]《書目季刊》第34卷1-2期,2000年版。

6.《漢學師承續記》(古籍整理),清趙之謙撰、漆永祥整理,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編《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約5萬字。P329-378。又見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12輯,台灣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版。P15-80。又見[清]江藩纂、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下冊P892-983。

7.《江藩與〈漢學師承記〉研究》(專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8.清江藩纂、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全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9.清江藩撰、漆永祥整理《江藩集》(古籍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10.清惠周惕、惠士奇、惠棟撰,漆永祥整理《東吳三惠詩文集》(古籍整理),[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

漆永祥 漆永祥
漆永祥 漆永祥
漆永祥 漆永祥

專業領域

擔任過的課程

授課時間  課程名稱 授課對象 

(以下西北師範大學課程)

1.1991-1993 中國歷史文選 歷史系本科生

2.1991-1993 中國古代文化 歷史系本科生

(以下北京大學課程)

1.1997-2006 中國古文獻學史 中文系本科生(每年重複)

2.1998-2005 先秦諸子概況 中文系留學生(每年重複)

3.1999-2000  史學要籍解題 中文系本科生

4.2002-2006 《漢學師承記》研究 中文系碩士生、博士生

5.2009-2010 朝鮮《燕行錄》研究 中文系碩士生、博士生

(以下新加坡東方文化學院課程)

1.1998-1999 中國古籍概論 中文系本科生

2.1998-1999 中國古代文化 中文系本科生

3.1998-1999 《詩經》選讀 中文系本科生

(以下韓國外國語大學課程)

1.2001-2002  中級漢語口語 中文系本科生

2.2001-2002  高級漢語口語 中文系本科生

3.2001-2002  實用漢語口語 中文系本科生

4.2001-2002  漢語會話與寫作技巧 中文系研究生

(以下韓國高麗大學課程)

1.2007-2009 高級漢語口語中語中文科本科生(每學期重複)

2.2007-2009 高級漢語練習中語中文科本科生(每學期重複)

23.2007-2008 中國古文獻學 中語中文科研究生

4.2007-2008 中國古代文化概論中語中文科研究生

5.2007-2008 《詩經》導讀  中語中文科研究生

6.2007-2008 《燕行錄》研究 中語中文科研究生

科研項目

(一)個人獨立承擔項目(共 6 項):

1.1998—2001,《錢大昕研究》,全國高校古委會個人項目。

2.1999—2002,《〈漢學師承記〉箋釋》,北大古文獻中心個人項目。

3.2002-2005,江藩與《漢學師承記》研究,北大古文獻中心個人項目。

4.2002-2005,江藩集,北大古文獻中心個人項目。

5.2003-2006,東吳三惠詩文集,全國高校古委會個人項目。

6.2006-2009,東吳三惠學術研究,全國高校古委會個人項目。

(二)本人主持的重大項目(共 2 項):

1.2005-2009,清人文集篇目分類索引全編,楊忠、漆永祥主持,中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類重大項目(集體項目)。

2.2006-2009,清人文集篇目分類索引全編,安平秋、漆永祥主持,中國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集體項目)。

(三)本人參與的重大項目(共 3 項):

1.1993—1998,《全宋詩》,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集體項目,本人共整理440餘家)。

2.2000—2003,傳世典籍與古代學術研究(以宋代為重點),中國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集體項目)。

3.2002-2005,宋代學術文化研究與宋代典籍整理,中國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集體項目)。

論文

(含書評、外文翻譯等,共72篇):

1.乾嘉學術成因新探,《西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蘭州] 1991年第2期。P53-58。

2.論段、顧之爭對乾嘉校勘學的影響,《古籍整理研究學刊》[吉林]1991年第3期。P13-16

3.讀書的困惑與困惑的讀書,《讀書》[北京]1991年第5期。P102-105。又《新華文摘》1991年第7期全文轉載。P29-210

4.論乾嘉學術走失之癥結,《西北師大學報增刊—歷史教學與研究專輯》[蘭州]1991年版。P107-112

5.惠棟與古籍整理,《古籍整理研究學刊》[吉林]1992年第1期。P39-41

6.論乾嘉時期的漢宋之爭,甘肅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甘肅省歷史學會編《史學論叢》,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P107-117

7.錢大昕校勘學述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吉林]1993年第1期。P39-41

8.刊落浮詞,獨求真解——清代著名學者顧廣圻,《文史知識》[北京]1993年第3期。P94-98

9.日本人與敦煌學,[日本]池田溫撰、漆永祥譯,《絲綢之路》[蘭州]1993年第3期。P60-62

10.段玉裁校勘學述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吉林]1993年第6期。P28-32

11.錢大昕音韻學述論——兼談錢氏對少數民族語言漢譯的研究,《西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蘭州]1993年第6期。P34-38

12.試論乾嘉校勘學家對校勘學理論的貢獻,《歷史文獻研究》(北京新四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P180-190

13.論清代學術史上的漢宋之爭,《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哲社版)1995年第4期。P16-21

14.乾嘉考據學家臧庸,《西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北京]1995年第5期。P14-18

15.論錢大昕考據學成就及其學術地位,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編《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P146-167

16.論西學東漸與乾嘉考據學之關係,《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北京]1998年第2期。P1-17

17.論乾嘉考據學派別之劃分與相關諸問題,《國學研究》[北京]1998年第5卷。P303-330

18.評李清淩著《西北經濟史》,《中國史研究》[北京]1998年第4期。P161-163

19.俞樾《古書疑義舉例》系襲江藩《經解入門》而成,《中國語文》[北京]1999年第1期。P60-61

20.《全宋詩》的編纂及學術價值,《高校古籍工作通報》[北京]總第60期,1999年。P2-10

21.整理古籍豈能忽視標點符號?—點校本《書林清話》標點糾誤,《中國典籍與文化》 [北京]1999年第4期。P123-125

22.論江藩《漢學師承記》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集刊》(第1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P343-369

23.清代起居注官與錢大昕《講筵日記》,《中國典籍與文化》[北京]2000年第3期。P122-124

24.簡論《全宋詩》的編纂特色與學術價值,《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北京]2000年第5期。P7-12

25.《四庫總目提要》惠棟著述糾誤,《文史》[北京]2000年第4期(總第53期)。P315-317

26.論中國傳統經學研究方法——古書通例歸納法,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下),[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出2000年版。P71-108

27.發先賢之幽德,啟後學以梯航——鄭偉章新著《文獻家通考》,[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8月11日第8版。

28.《漢學師承記》史源考辨,祁龍威、林慶彰主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下),[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版。P445-470

29.論中國傳統考據學的現代意義——以清乾嘉時期考據學家的治學與立身精神為例,[韓國]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學研究》第20輯,中國學研究會2001年6月版。P587-605

30.難堪與掙脫:清乾嘉時期義理、考據、詞章之爭中的詞章之學,《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7輯,[韓國]中國語文論譯學會2001年6月版。P123-140

31.清學領域辛勤耕耘的厚重之作——讀王俊義、黃愛平著《清代學術文化史論》,《中國文化研究》[北京]2001年第3期(秋之卷)。P141-145

32.論清代《起居註冊》及其文獻價值,《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集刊》(第2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P 355-377。又載《歷史文獻研究》[總第20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P329-342

33.《大金吊伐錄校補》跋,《中國典籍與文化》[北京]2002年第1期。P96-97

34.亟待建立規範的古籍整理學,《高校古籍通報》[北京]2002年9月版(總第70期)。P23-24

35.從《全宋詩》的編纂看《四庫全書》的文獻價值,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海峽兩岸古典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P 405-447。又載田澍主編《中國古代侃論萃――慶賀歷史學家金寶祥先生九十華誕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464-502

36.趙之謙《漢學師承續記》整理記,台灣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2002年版。P35-48。又載[清]江藩纂、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下冊P984-998

37.讀書不謹的一次教訓――關於拙文《古書疑義舉例系襲江藩經解入門而成》之誤,姚小平主編《馬氏文通與中國語言學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P285-292

38.從趙之謙《論學叢札》看《漢學師承續記》,[北京]《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1期。P90-96。又載[清]江藩纂、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下冊P999-1016

39.惠棟《易》學著述考,[山東]《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P51-57

40.魏建功先生朝鮮授課事略,《炎黃文化研究》第1輯,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P271-277

41.東吳三惠世系考,《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集刊》(第4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P292-305

42.《漢學師承記》考異,《文史》2004年第4期。P205-251

43.《宋人文集編刻流傳叢考》讀後,王兆鵬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年鑑》(2004),武漢出版社2004年版。P307-313

44.東吳三惠著述考,[北京]《國學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P363-427

45.王欣夫先生《松崖讀書記》蠡測,[蘭州]《圖書與情報》2004年第4期。P50-54

46.新發現戴震《江慎修先生七十壽序》佚文一篇,《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1期。P122-123。又《徽州文化研究》第118期轉載,2005年。P13-15

47.《東吳三惠詩文集》整理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3期。P16-20

48.《漢學師承記》版本考述,《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中心研究集刊》第5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版。P237-277

49.清人稀見著述十五種提要,《文獻》2005年第3期。P189-199

50.江藩生平事跡考,張玉春主編《中國古文獻與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文出版社2005年7月版。P264-277

51.讀《宋人文集編刻流傳叢考》,《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2005年第4期。P20-27

52.《中國古文獻學史 系統·全面·立體》,《科學時報》2005年2月24日B2版“教材酷評”欄。

53.別把古籍整理活活掐死――從“蘇圖事件”再談古籍收藏與利用的矛盾及建議,《中華讀書報》2005年6月15日第5版。

54.從《全宋詩》的編纂看宋末元初詩人的斷代問題,安平秋、章培恆主編《中國中世文學研究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5.江藩著述考,彭林主編《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6.《江藩傳記資料選編》,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版《江藩集》本。P294-370

57.《江藩交遊資料彚編》,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版《江藩集》本。P408-499

58.《江藩年譜新編》,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版《江藩與〈漢學師承記〉研究》本。

59.《讀〈漢學師承記〉札記(20則)》,《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0.《喜見高郵二王研究的新成果――王章濤先生〈王念孫王引之年譜〉讀後》,《炎黃文化研究》第5輯,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又見《揚州史志》2006年第4期,第12-14頁)。

61.書篆巨擘 學林新人――從趙之謙《論學叢札》看《漢學師承續記》,《中國典藏》2007年第1期,第37-47頁。

62.論江藩“文無八家氣”之說,台灣成功大學等主辦《清代文學與學術--“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三》,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2007年3月版,第455-470頁。

63.讀《漢學師承記札記》(20則),《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37-253頁。

64.佚名《燕行錄》作者及文學價值考述,韓國高麗大學中國學研究所編《中國學論叢》第21輯,韓國高麗大學中國學研究所2007年3月版,第75-90頁。

65.清代學術拾零(20條),韓國高麗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會編《中國語文論叢》(第33輯),韓國高麗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會2007年6月版,第259-286頁。

66.《沅湘耆舊詩集續編》及其作者小考,《文獻》2007年第4期,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86-189頁。

67.清代學術札記(20則),《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7輯)――中國古文獻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349-367頁。

68.從《漢學師承記》看西學對乾嘉考據學的影響,《西學與清代文化》,中華書局2008年1月版,第306-313頁。

69.書畫之外的趙之謙,《神州國光·金石書畫》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46-54頁。

70.朝鮮燕行使筆下的“神丹”清心丸,李安東主編《漢語教學與研究》(第9輯),韓國首爾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65-81頁。

71.《燕行錄全集》考誤,韓國高麗大學中國學研究所編《中國學論叢》第24輯,韓國高麗大學中國學研究所2008年版。

72.韓語譯註本《乙丙朝天錄》糾誤,韓國高麗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會編《中國語文論叢》(第40輯),韓國高麗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會2009年版。

編著

1.《中國歷史要籍研究資料輯要》,楊緒敏主編,[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撰有《〈明史〉之編著特點與評價》,P429-436;《〈明實錄〉之編著特點與評價》,P437-440;《〈國榷〉之編著特點與評價》,441-445)

2.《甘肅歷代詩文詞曲鑑賞辭典》,匡扶主編,[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撰有《戎昱〈塞下曲〉鑑賞》,P115;《杜甫〈發秦州〉鑑賞》,P144-146;《杜甫〈龍門鎮〉鑑賞》,P146-147;《李嘉祐〈題靈台縣東村主人〉鑑賞》,P166-167;《李端〈胡騰兒〉鑑賞》,P172-173;《皎然〈塞下曲(其二)〉鑑賞》,P175)

3.《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中國古典文獻學部分),陳平原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P 241-260

4.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晉書》部分),[北京]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4年版。

獲獎

1.《全宋詩》,第四屆中國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2000年

2.《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世順獎1998年

3.《論傳統考據學的現代意義》,韓靜遠中流文教基金獎(論文)1998年

4.《中國古文獻學史》,重點課程資助獎(授課人之一) 1998年

5.北京大學教學優秀教師獎 2000年

6.《〈漢學師承記〉箋釋》(上下),第十屆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06年

7.2007年度教學優秀獎――“石塔獎”(韓國高麗大學文學院本科生) 2007年

8.2007年度教學優秀獎――“石塔獎”(韓國高麗大學文學院大學院) 200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