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漂浮核電站是一種小型可移動式核電站,俄羅斯創建漂浮式核電站主要是為了緩解俄羅斯不同地區的能源缺乏和不均衡現象,也將能幫助遠東國家和地區以及靠近北極的一些國家擺脫能源危機。建設漂浮核電站是因為在不少偏僻地區和環境惡劣的地區,設備運輸和技術人員的配備都比較困難。而漂浮核電站可以在發達地區的海邊建設,利用當地人員、技術、設備等各種便利條件,電站建成之後直接航行到需要供電的地區。這樣不僅大大地增加了核電站的機動靈活性,而且節省了成本。
建造歷史
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自己項目並在聖彼得堡建造“羅蒙諾索夫”號漂浮核電站的國家。
美國是第一個建成漂浮核電站的國家。美國“斯特吉斯”號漂浮核電站曾在60-70年代為巴拿馬運河地區提供能源。後來核電站被關閉,美國再未實施類似項目。
基本構造
漂浮式核電站包括原子動力船、陸地核電站、發電和傳輸裝置等。與陸地上的核電站一樣,漂浮核電站在設計上非常注重安全,能夠經受住其他船隻的撞擊,也能經受住海嘯考驗,運營40年,反應堆將進行更換。
主要特點
漂浮核電站能為邊遠地區提供能源,包括自然災害襲來時。
漂浮核電站不怕地震;它能被派到由於某種原因停電的地區。
像陸地核電站一樣,漂浮核電站的設計需符合安全界限,它們必須抵禦與其它船隻碰撞,並在海嘯事件中倖存下來。服役40年之後,核反應堆將進行置換。
羅蒙諾索夫號
2013年7月,俄羅斯最大造船商——波羅的海造船廠負責人宣稱,這艘獨特的船舶將於2016年聖彼得堡舉辦的國際第六屆海洋展上亮相。這艘船命名為“阿卡德米克-羅蒙諾索夫號”,將成為俄羅斯漂浮核電站艦隊的第一艘船。
它將為大型工廠基地,尤其是港口城市、海上石油和天然氣平台提供能源。這艘船的核電站生產能源能力是基於核反應堆,過去半個世紀俄羅斯破冰船已成功地在冰冷海域船載核反應堆製造能源。
“阿卡德米克-羅蒙諾索夫號”重量為21500噸,可乘載69人,但目前該船尚未配置推進系統,因此需要將這艘船牽引到需要抵達的地點。
船上裝配著兩個改良型KLT-40反應堆,能夠提供供給一座20萬居民的城市供電,反應堆可產生70兆瓦電能,或者300兆瓦熱量。
漂浮核電站將進一步改良,並作為一個大型海水淡化裝置,這意味著這艘船每天可提供24萬立方米的淡水。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漂浮核電站是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動核電站,2016年7月進入試行階段,並將於2017年10月30日完成測試後正式投入使用。 ]
中俄合建
全球共有15個國家表示對啟用海上漂浮核電站感興趣,其中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和阿根廷。
2014年5月,有俄羅斯媒體報導稱,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簽署的檔案中,有一個是《全面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兩國決定將合建漂浮核電站。中國在俄羅斯援助下一旦建成漂浮核電站,本國水面軍艦將第一次擁有專門的核動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