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簡介
溫州越劇團,也稱“溫州市越劇團”。始建於 1951年,是越劇界頗有影響的浙江省一級劇團。歷代曾湧現出許多著名演員和編創人員。至2003年底劇團有國家一級藝術人員8人;二級13人;中級藝術人員20餘人。
建團 50多年來,創作、改編、移植《蛟龍扇》、《啼笑因緣》、《浮生恨》、《天要下雨娘要嫁》、《漢宮怨》、《麗人劫》、《寒江雪》、《斬經堂》、《拜月記》、《荊釵記》,《白兔記》等二百餘部保留劇目。在全國及省、市各類匯演中共獲一百餘項獎。其中有十多部優秀劇目分別錄製成錄像,唱片、錄音磁帶、光碟在國內外發行。
1995年還出訪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國進行文化交流。尤其從1997年以來,連續成功地創作了越劇新編南戲《荊釵記》和《白兔記》兩部精品劇目,在國內外產生很大影響。
組織機構
(一)團長室
團長:主持劇團全面工作,對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分管人事、財務工作。
副團長(業務):協助團長分管劇團藝術建設、藝術生產、藝術培訓。
副團長(行政):協助團長分管劇團黨群工作、物業(三產)管理工作、消防、治安、計畫生育工作。
(二)辦公室
負責劇團日常行政內勤工作。人事、財務、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督促、匯總各類行政統計報表;
負責劇團的會計工作:編報預算,決算以及監督預算計畫的執行。財務報表、統計工作。提供財務信息、成本核算、契約經濟條款審查;
負責劇團出納事務:劇團演出、租賃等業務的財務結算工作。各類現金的收付及憑證的報銷工作;工資、津貼等演職員酬薪的編報、核發;
負責劇團國有資產的管理事務:一般消耗品及專用物品、設備的購置、審查、管理;固定資產的定期盤存管理工作;
負責劇團的三產、消防、治安、計畫生育、環境衛生、工會、後勤等工作事項;
負責劇團車輛的使用、保管、維護等工作職責;
負責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三)藝術創作室(藝術委員會)
負責劇團藝術建設、藝術生產、藝術培訓、人才建設的計畫和實施工作;
根據演出市場需求,完成新編劇目、傳統劇目、保留劇目的篩選、論證、編創、排演工作;
根據演出業務需求,安排、落實演出劇目,做好演出前的排練工作,並組織管理舞台演出的工作秩序;
組織實施業務考核,促進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技能的提高;
負責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四)演出部
負責劇團演出業務、項目經營的策劃、宣傳、行銷工作;
負責演出宣傳、交通運輸、食宿生活等後勤工作的安排、落實;
負責劇團演出經營與設備租賃業務的聯絡、接洽、落實、開拓工作,確保完成演出場次任務;
負責演出與設備租賃業務的有關統計報表的匯總、上報工作;
負責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五)物業管理部
負責劇團租賃單位的日常管理工作;
負責對各租賃單位的水、電、空調、衛生、消防、治安方面的監督管理和定期檢查工作,確保劇團人身安全和國有資產的安全;
負責劇團演員宿舍、公房等物業的日常管理工作;
負責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六)演員隊
承擔劇團劇(節)目創作演出和排練工作中人物的塑造和角色的表演任務;
勤學苦練,努力學習,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知識的積累,努力提高創作水平和表演技能;
負責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七)樂隊
承擔劇團劇(節)目創作演出和排練工作中音樂伴奏、演奏任務;
勤學苦練,努力學習,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知識的積累,努力提高創作水平和演奏技能;
負責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八)舞美隊
承擔劇團劇(節)目創作演出和排練中的舞美工作任務;
承擔設備租賃業務、影樓拍攝業務的舞美工作任務;
承擔劇團燈光、音響、服裝、道具、裝置、化妝等固定資產的分散保管工作;
勤學苦練,努力學習,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知識的積累,努力提高舞美工作水平;
負責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服務內容
一、戲曲演出:
詳情查看 劇目介紹
二、器材出租:
本團擁有各類型舞台用燈光器材(電腦燈、成像燈、回光燈等),調音台、音響、話筒,各種民族、西洋樂器、打擊樂等,品種齊全,並可由專人提供安裝和操作服務。
三、錄音棚:
團內設有由專業設備組成、設施完備的錄音棚,為我市音樂愛好者提供高質量的錄音服務。
四、舞美製作:
本團擁有一批業務精湛,經驗豐富的舞美製作人員,能為各種形式的演出、晚會的舞美布景、道具等提供設計和製作服務。
主要成就
南戲是中國最早真正完整的戲劇,發源於南宋時期溫州。其代表作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簡稱“荊、劉、拜、殺”和《瑟琶記》、《張協狀元》、《洗馬橋》等,被公認為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愧寶。
1997年該團成功改編排演的新編南戲《荊釵記》獲省、市戲劇節劇目演出和編劇、導演、作曲、舞美設計、演員表演等全部優秀獎後,於1998年10月赴北京演出轟動京城。受到在京專家一致認為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的精品佳作”。中央領導尉健行、錢其琛、陳俊生、萬國權、陳錦華和文化部常務副部長李援朝觀看了演出並接見劇組的主創人員和主要演員。李源朝部長還稱讚“這個戲編得美、演得美、音樂美、舞台美,和我過去看的越劇不同,節奏和時代很合拍,真是美不勝收。”此後,《荊釵記》接連榮獲了“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等10項優秀獎”“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獎”“曹禺戲劇獎·劇本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優秀劇目獎”“文化部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等六項文華獎”;及其他各類獎共40餘項。
由於《荊釵記》取得成功,還引發了一項列入“溫州文化升位計畫”的重大文化工程--"南戲新編系列工程"。既溫州市文化主管部門,組織溫州的戲劇家,用現代人的視角將南戲名劇重新改編排演,形成系列推向社會。並於2000年8月由溫州市人民政府會同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戲劇家協會、和浙江省文化廳聯合舉辦了"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溫州南戲新編劇目展演"。這次展演中,溫州越劇團又成功地推出新編南戲《白兔記》,與《荊釵記》一起獻演,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這兩部戲也成為劇團久演不衰的精品劇目。如《荊釵記》至今已演出140餘場,所到之處,無不轟動。國內外還有劇團移植演出。該劇並已拍攝製作成vcd光碟在國內外發行。
溫州越劇團擁有占地8 .03畝的多功能團部排練場,開發多種經營,並在積極探索內部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多次被評為省、市文化先進單位。中央、北京、上海、浙江、溫州等地電視台曾多次作專題介紹。
獲得榮譽
在全國、華東、省、市各類匯演(戲劇節)中共獲一百餘項獎勵。1997年以來,溫州市越劇團由於成功地改編創作排演了這四大名著中的《荊釵記》和《白兔記》,在國內外戲劇界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其中《荊釵記》榮獲“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獎”,“曹禺戲劇獎·劇本獎”和第六屆中國戲劇節編劇、導演、作曲、舞美、演員表演等十項優秀獎;文化部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和導演、舞美、表演等六項文華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優秀劇目獎”等項國家級戲劇大獎。2000年新編南戲《白兔記》,在溫州舉行的南戲國際研討會上,與《荊釵記》同時上演,受到與會的國內外戲劇專家的肯定和好評。劇中兩名主演並雙雙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目前劇團有國家一級藝術職稱5人,二級藝術職稱12人,中級藝術職稱4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