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予巽

清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布政使,代理陝甘總督。 道光帝死後,受朝中權貴排擠而被解職。 他為報答道光帝的恩寵,在任所自盡以殉。

溫予巽(1783~? )字東川。陝西漢陰人。清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布政使,代理陝甘總督。
溫自幼隨父在祖父溫穎任知縣的山東德平(今分屬山東德州市和平原縣、樂陵市)居住。祖父押餉進京途中被劫,緝盜未果遂為掛吏。不久其父病逝,葬後貧困潦倒。為了生活,溫開館講學,供養老母。因收入微薄,仍難以餬口,但他心存大志,刻苦讀書,嘉慶二十一年(1816)拔貢朝考合格,派充甘肅敦煌教諭。道光十三年(1833)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應召闡述治國方略,得道光帝賞識,特旨授江南揚州知府。由於善理行政,升任為湖北荊宜施道道員,歷遷廣東鹽運使、江西按察使、直隸布政使、甘肅布政使。
溫為人能慎獨自處,不攀附權貴。調任甘肅布政使時,恰遇陝甘總督被褫職,道光帝特旨命他代理陝甘總督。道光帝死後,受朝中權貴排擠而被解職。他為報答道光帝的恩寵,在任所自盡以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