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港北村
港北村宋莊鎮高各莊村民委員會所轄自然村。位於通州區東北14.3公里、本鎮政府駐地7公里處、潮白河西岸。在通縣、順義縣。三河縣交界處。南距高各莊1公里。該村地勢有起伏,海拔22~25.1米。聚落呈方形,占地面積135畝,主街2條呈十字形。冗代已成村。因近潮白河,是漕糧運輸至邊關的必經之地,在此形成一個轉運港口,依港口所在方位曾名港北里(明代土著民編里,遷發民編屯);清光緒初年改稱港北莊;1913年後改稱港北村;1949年稱今名。任(莊)李(遂)路村西,長途汽車在西南0.5公里處設關辛莊站。這裡遠離了城市的喧鬧,多了一份靜謐。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橫路鄉港北村
港北村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橫路鄉東部,距鄉政府約6公里,以位原株林大港北側而得名。全村共412戶,1668人,有13個自然村莊,南臨柘林湖,東北為丘陵,境內有水壠小段,北線公路沿該村梅壠,新咀村邊穿過,還有豐良藝院坐落在該村大林豐良村莊。該村屬庫區移民,現人多田少,有共產黨員46人。
山東省煙臺市海陽留格莊鎮港北村
概況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張、劉兩姓來此定居。數年後形成東、西兩個自然村,因村處辛家港之北,故命村名港北。後來又有李姓來此定居。清朝末年,胡、孫、辛姓自外地遷來定居。1956年,東、西兩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 港北村位於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121°21′,北緯36°45′,乳即一級公路南3公里處。東與小灘村隔山相望,西與霞河頭村為鄰,南與大辛家村接壤,北與窯頭村、潘格莊相連。原隸屬大辛家鎮,2000年12月,大辛家鎮撤銷後,隸屬留格莊鎮。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0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8.6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葡萄等。 2002年全村有325戶,913人,有張、劉、李、胡、孫、辛、姜、江、任、毋、於、隋等12姓,均為漢族,其中張、劉兩姓人口較多。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時,本村設有鹿鳴書館,劉瀟南執教。20世紀30年代,建起港北國小。1979年,村集體出資11187元,建校舍24間。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0人,其中研究生1名。 1980年以來,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組織人員,到外地參觀學習。到2000年,村民有2人獲得農藝師職稱,有10人獲得助理技師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2年,人均糧食230公斤,全村收入4.5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249萬元,人均存款33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43輛、機車93輛、電話200部、彩電244台、電冰櫃117台、洗衣機5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平整,村民住房以低矮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8平方米。1975年以來,村黨支部先後在村南、村北統一規劃了新房區。到2002年,60%的村民住上了新瓦房,人均居住面積50平方米。 集體福利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58年,實行幼兒免費入園。1979年投資6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2年,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日本產彩電1台,供村民看電影及電視。2000年,發動村民出資,安裝了有線電視;有200多戶村民安裝上程控電話,成為電話普及村。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李風崗在南莊經張欽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劉玉辰在梁家村入黨,兩人為港北村第一批黨員,同時成立了黨小組。在黨的領導下,成立了互助組,並開展支前工作,出動擔架18人次,送軍鞋200雙,送軍糧4000公斤。1942-1947年,全村參軍參戰者33人,其中犧牲7人。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19名黨員。2002年,有6個黨小組,52名黨員。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劉玉辰、李鳳崗、劉增慶、張進發、劉淑雲、劉增福、張進發、張興福、劉雲岐、張興祿、張元法、劉增彬、張文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7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李風崗、張德璞、張進法、劉洪進、劉秀辰、劉增福、張興福、張進武、劉雲岐、劉雲祿、張元法、張國芝、劉雲洲、張文嶺。1999年4月,張文嶺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主任。